满唐春_o34 琴声悠扬(求收藏)_全本全文免费阅读 美酒、美食、各式的瓜果摆满了一张张桌子,唐朝初具规模的造船业己经造出了能载几百的船楼,在船上,摆了二十多桌,过百人可以同时开宴,在船头的位置,还有珠帘和屏风隔开,看不到里面。
估计是搞一些歌舞表演之类的场地。
听到苏老先生招呼大家入席后,刘远特地挑了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和一些衣着普通,好像不是很得志的才子坐在一起。
树大招大,在很多士子的眼里,自己只是一个充满铜臭之气的商贾,就是坐在这里,也有二个自命清高的才子故意无视自己,幸好刚才和自己聊“徐九斗”的瘦高个兄台也在,二人不时说上二句,倒也显得尴尬。
首席?
别想了,那是刺史、司马、苏老先生还有徐鸿济他们一行人坐的,刘远也不想坐,他现在盘算的是,怎么把带来的首饰显示一番,让金玉世家的名头在这些士子、达官贵人中更加响亮。
“好酒,好酒~~天府香,好酒啊,就是太贵了,舍不得多喝。”
“对,对,对,这酒有劲头十足,好像越喝越香醇了,今天可要喝个够本了。”
众人一坐下,就不客气夹菜、喝酒起来,古人好酒,特别是文人豪客,认为酒能让他们更豪迈、灵感更多,不少人一坐下,第一件事就是拿起酒壶就往自己的杯子倒酒,一边倒一边赞叹。
穷书生,可没那么多享受的机会。
刘远的酒量一般,一边不紧不慢地夹着菜,一边那个和自己最合得来的瘦高个聊天,得知他叫秦朗,他家也是经商的,难怪两人这么惺惺相惜,原来都有被那些自命清高的家伙看的经历。
一秒记住https://m.xswang.com
谈得深一点,秦朗无意中透露到,他家是赎盐的,不是用牛车拉用毛驴驮,人家是用船运,得,在这里还碰上一个大盐商的儿子,名副其实的富二代。
放二十一世纪,凭他的样貌、身材还有家底,那绝对是高师富。
“秦兄,你这么风流倜党,平时肯定很多美女爱慕吧,要是方便的话,也给小弟介绍一个哦。”二人熟悉络了,刘远开玩笑道。
秦朗不动声息的笑了笑:“哪里啊,刘兄弟你开玩笑了。”
“真的,我能看得出,如果你说不受欢迎,除非~~~”
“除非什么?”秦朗好奇地问道。
刘远一脸狡黠地分析道:“男人要吸引美女,有三个条件很重要的,潘安的貌、邓通的财,还有驴大的货,我看秦兄玉树临风、相貌堂堂,家里又是富可敌国的大盐商,如果这样都不能吸引美女,莫非~~~~嘿”
“什么~?”秦朗回味了一下刘远的话,楞了一下,以他的聪慧,马上就听出,那是刘远拐着弯笑自己那方面不行吗?这话说得还真有水平,说得粗鄙却又富有哲理。
男人,怎么能说自己不行。
秦朗苦笑着说:“刘兄你真是太会说笑了,只是~~唉,门户的问题。”
“怎么,官家女子,看不起秦兄这一表人才?”
“非也非也”秦朗凑近刘远的耳边说:“不满刘兄弟,小弟喜欢的,是清倌人。”
什么?这秦朗喜欢这调调?以他的条件,大家闺秀、千金小姐、小家碧玉可以挑着来,没想到他竟然兴趣这么奇特,喜欢青楼的女子。
家花不如野花香?
“要是你家人不同意的话,来个金屋藏娇啊,到时有了孩子,大的小的一起往家里领,小孩子叫长辈,我就不相信,还有不爱自己后辈的老人”刘远做起了狗头军师帮他支招道。
秦朗摇了摇头说:“不是家父不同意,其实家父很开明,就是那女子节气很高,唉~~”
刘远刚想问那位清倌人这么有个性,放着这么一位“高帅富”不要,贪青楼好玩吗的时候,一个声音响起,打断了两人的交流>
“各位,各位,今天是我们扬州一年一度大日子,让我们先敬我们的父母官,崔刺史、杨司马等百忙之中抽空到这里指导,来,都满上,我们先敬我们的父母官。”
酒过三巡,作为组织者的苏老先生,拿起杯号召大家给崔刺史那几个官员敬上一杯,这个也是惯例,毕竟哪行那业的发展,离不开官府的支持。
众人闻言,纷纷拿起酒杯站起来,一起要敬几位大人。
“好好好,你们是扬州之精英,也是我大唐的栋梁之材,还望诸位齐心协力,让扬州更安定繁荣,我崔子善敬大家一杯,都干了。”崔刺史心情大好,代表几位官员发了言,然后一仰首,把怀中美酒一饮而尽。
喝完后,还把自己的酒杯向下,以示自己杯到酒干,绝无酒品不好之说。
“好,干了。”
“大人好酒量。”
“好酒。”
众人拿起酒一饮而尽,然后学着崔雄的样子把酒杯向下倒一下,然后相互哈哈大笑。
苏老先生站起来,举着那酒说:“来者都是客,孔夫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各位,这第二杯,就敬远道而来的徐鸿济才子,感谢他这次的光临。”
“不敢,不敢,苏老先生,你真是太客气了。”徐鸿济难得谦虚了一下。
“干~~”
有酒喝,当然是好,那个徐鸿济是高傲,但他胆子毕竟有才学,在士子如林的北方被公认为北方才子之首,那才华绝对横溢,也值得敬上一杯。
“第三杯,就敬在座的诸位,你们都是我扬州骄傲,今天在这里相聚,也是一种缘分,来,干了。”
“好,干!”
众人哄然应好,再一次举杯,痛痛快快喝干杯中的美酒。
连喝了三杯,再加上互动,聚会终于热闹了起来,最起码,大家的兴致高了很多,说话互动什么的也多了起来,把气氛推到了一个小高潮。
“大家有没有觉得,我们这里少了点什么?”一个中年人站了起来,笑容满面的问道。
经秦朗介绍,刘远这才知道,这个人扬州乡绅,姓洪名矶,是一名饱满正直之士,担任苏老先生的副手,负责统筹诗会的准备工作。
 
; 差点什么?美食、美酒、美景、还有站在船上不停望船楼一众才子抛媚眼的美女,还差什么的呢?众人都在苦思着。
“对了,有形无声,这么好的环境,怎么能不让人弹上一曲,让悠扬的丝竹为大家助兴呢?”人群里有人醒悟得快,马上指了出来。
“对,来一曲。”
“难怪有点不自然,原来没有丝竹伴耳呢。”
一人提出,众人纷纷响应。
洪矶笑着说:“诗会这等美事,哪里能少得了这等雅事的,一早准备好了,大家今天有耳福,我们有幸邀请杜三娘为大家抚上一曲,下面有请三娘,请大家鼓掌!”
“什么?杜三娘?”
“太厉害了,连三娘都请来了,今天没白来了。”
“又能再一次目睹三娘的芳容,天啊,太激动啦。”
“今晚我得好好表现,说不定三娘一高兴,招我做入幕之宾,那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对对对,杜三娘一向卖艺不卖身,不知有那个有先拨头筹、一亲芳泽的运气。”
。。。。。。。
众人一边卖力鼓掌,一边把头伸得长长的,有的都己经站起来张望了。
“噔~~咚~~噔~~~”
是古筝!
随着屏风有人拨动了琴弦,发出几声清脆悦耳之音,整个大厅马上就变得一片寂静,大家都在屏气凝神地听着里面的人弹琴。
那琴声悠扬、曲折婉约、时而像是在闲庭散步,时而像高山流水、时而又像百鸟归巢,那心情好像也跟着琴声高低起伏,说不出的动听,说不出的感人。
刘远想起了一句形容琴音的话:大珠小珠落玉盘。
而坐在刘远旁边的“高富帅”秦朗,更是听得如痴如醉,杯中的酒倒泄了也不知道,整个人就像木头一个坐着,那眼睛都有点迷离了。。。。。。。满唐春_o35 无耻之徒_全本全文免费阅读 古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传说,刘远一直以为只是夸张地手法。
现在看来,此事很有可能是真的。
老实说,刘远的音乐细胞不多,就是前世喝歌,也是看着歌词吼的主,对这些古代的声乐更是一窍不通,连弹什么都一无所知,只觉得琴声错落有致,每一个音符都像落在自己的心坎上,听得自己有一种心境平静、心驰神往的感觉。
杜三娘一曲抚完,那琴声还在脑海里回味不己。
“好!”
“好,真是太好了,真是天籁之音,把那沁园春都给弹神啦。”
“真不愧是琴绝扬淮的杜三娘,好像那琴技,还有精进了。”
“你错了,那是色艺双绝。”
“再一次听到三娘的琴声,此行无悔矣~~”
不知哪个先回过神来,赞了一句,于是大家醒悟过来后都跟着赞叹,一时间掌声雷动、好评如潮。
等到掌声稍落,里面有人忽然轻拍三下手掌,外面的才子一听,马上停下议论,不少人都屏住呼吸、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死死地盯着那珠帘处。
果然,随着那清脆的三下击掌,有两个丫环先是把里面的屏风搬开,接着一左一右把珠帘托起,让众才子可以看清里面的人。
好美!
珠帘一托起,马上看到有一个大约十七八岁的女子坐在一架古筝后面,只见她发如乌丝、螓首蛾眉、明眸皓齿,那双大眼睛极为灵动,顾盼神飞,有一种见之忘俗的感觉。
美女、大美女、绝色大美女!
刘远心里暗暗称赞,难怪这么多人老是说杜三娘、杜三娘,人家的确有那个资本,原来刘远还以为她是徐娘半老的女人呢,没想到她还是一个美少女。
一看到这个号称艳绝扬州杜三娘,不少所谓的才子、文人眼都睁大了,而刘远旁边那个“高富帅”秦朗,激动得一下子站了起来,口水都流出来了。
杜三娘好像以这些情形见怪不怪,盈盈站了起来,双手合拢放在小腹之上,向众人行了一个万福,这才柔声道:“今晚是扬州诗会,小女子能为各位才子弹琴,真是三生有幸,不过琴艺不精,还请各位多有担待。”
人光人长得漂亮,连声音也像出谷的黄莺,婉转动人。
“三娘真是客气了。”
“能听到你的琴声,是我们的荣幸才对。”
“要说你的琴艺术不精,那么我看扬州都没人敢弹琴了。”
“对对对,这话我同意。”
席间只有苏老先生还有崔刺史那几个自持身份,只是微笑不语,一众才子一个个摇头晃脑地赞美着,连那个嚣张的徐鸿济,也看着杜三娘久久不说话,那白玉扇不停在手中又弹开,又合拢,好像思索着什么一样。
这年头,养个小妾、逛逛青楼,闲在青楼唱,醉在花人才子心中的雅事,要是没点这方面的谈资,别人还以为你不够洒脱呢,才子也有孟浪的,有个别开始有点露骨的挑逗杜三娘了。
“秦兄,秦兄,先坐下,别站着丢人。”刘远把秦朗拉着坐了下来,目光转了转,笑着问道:“要是我猜得不错的话,秦兄喜欢的,就是眼前的杜三娘吧?”
秦朗面色微微一红,不过也不否认:“是啊,要是得到三娘,我此生都无憾了。”
“想获得三娘对你的好感吗?”
“那当然,只不过三娘向来对我没什么好感,唉~~~”
刘远拍了拍他的肩膀,神秘一笑,在他耳边俏声说道:“秦兄,记得,你欠我一个人情。”
秦朗听得一头雾水,刚想问一下怎么就欠他一个情了,没想到刘远己经起身向船走的位置走去了。
不少人看着刘远,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刘远也不理他们的目光,径直走到珠帘前,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木盒。
不能再前进了,那道小小的珠帘就等于一个门坎,自己不请自入的,那就是轻浮,不光大家看不起,说不定还让人说他调戏妇女,还是当着刺史大人的面调戏,罪加一等。
 
; 刘远打开木盒,拿出一枝金光灿灿的玫瑰花,侧着身子,双手奉在前面,朗声地说:“杜三娘琴艺精湛,秦朗公子深受感动,特在我金玉世家订造黄金玫瑰花一支,正所谓琴声觅知音,鲜花赠美人,还请三娘不要推辞。”
双手举高,侧着身子,动作有点怪,不过主要是为了帮金玉世家做广告宣传,让大家都看到那花的精美,在说到金玉世家时,刘远也故意拖长了一下音调。
其实刘远一早就猜出到有这些节目,提前打造了一朵玫瑰花,这花做得栩栩如生,工艺非常复杂,幸好前世流行情人节,那些现实的女生收厌了鲜花,对这黄金做的花非常喜欢,毕竟又漂亮又值钱嘛,刘远试过连续加班做了二天二夜赶工,熟练得,好像闭着眼睛也能做出来一样,原想以自己名义送出去,不过一看到秦朗的表情,心里马上改变主意。
虽说用的是薄如纸的金箔,不过那也是银子,要一个美名,还不如把这费用转嫁在“高帅富”秦朗的身上,就算他不识做,没把银子还给自己,让一个大盐商的儿子欠自己一个人情,这也是不亏本的买卖啊。
坐在珠帘里的杜三娘先是一楞,一开始就想拒绝,不过一听到金玉世家,就犹豫了一下,再看到那朵金灿灿,栩栩如生的的黄金玫瑰时,那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一瓣瓣花瓣,有枝有叶有花忒,好像迎着太阳盛放,做工极为细致,要不是刘远说那是黄金打造的,杜三娘还以为真有那么一种金色的鲜花。
漂亮得,让人砰然心动。
杜三娘一下子就站了起来,一边盯着那黄金玫瑰花,一边小碎步踱到刘远面前,亲自拿起了那朵花放在手心中赏玩,越看越爱不释手。
“三娘为众才子抚琴,这是我的幸荣,原绝无打算收众位才子的礼物,不过这花太漂亮了,让我爱不释手,秦公子,谢谢你的美意了。”
说完,三娘朝那个被刘远弄得一楞一楞的秦朗微微一笑,盈盈行了个万福,以示感谢。
这一笑,好像千朵、万朵鲜花在秦朗的心海开放,把他美得差点连自己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了,好在他见惯大场面,马上稳下心神笑着对三娘说>
“鲜花虽好,不过一春一秋,三娘在我心里,就像这朵永不凋零的玫瑰花,永远都是那么美、那么动人,鲜花赚佳人,这是我应做的。”
才子不愧是才子,秦朗不但马上接受是自己订造饰物的“好意”,还说了一番轰轰烈烈的爱情宣言,今夜过后,不管杜三娘有没有心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扬州又成就了一段美丽的爱情佳话。
“好,真是太好了,秦兄真是太有情趣了。”
“唉,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好一句~永不凋零的玫瑰花,高雅,高雅啊”
“秦兄,要是今晚抱得美人归,别望请客啊”
“三娘笑了,太动人了,可惜并不是对我笑。”
。。。。。。。。
刘远这一招玩得太漂亮了,所有人都觉得秦朗太有情调了,这么绝妙的想法都想得到,真是太浪漫了,有几个有幸跟随来的女子一时看看风流倜傥的秦朗,一时妒忌地看着三娘还有那精美得让人心动的黄金玫瑰花,心里暗想着:要是那花送给自己的多好,不过那花做得也太精美、太漂亮了。
坐在首席苏老先生不觉什么,只是笑笑,不过在官场上打滚多年,都能揣摩透人心思的崔刺史哪里看不出刘远是借机给他的金玉世家做广告,心里笑骂>
真是一个无耻之徒,还真会找时机,在诗会这等高雅的场合,硬是把他的铜臭之气带进来,可恶、可怒也。满唐春_o36章 老曲作词_全本全文免费阅读 等一个插曲过后,这次诗会的组织者苏老先生站了起来,双手摆了一下,让众人先安静下来。
“各位,我今天来的目的,是以文会友,互相促进,我一直都在想,找个什么样的题材,不过想起三娘跟我抱怨,说沁园春这词牌最近都没什么新词,旧词都弹到烂了,今天,我们就以沁园春为题,来一个老牌换新词,各位,文房四宝都准备好了,就等你们大展拳脚。”
苏老先生指了指四周:“那些听众,等大伙的佳作等了很久啦。”
话一说完,就有仆人搬了很多文案一字排开,上面放置了很多文房四宝,谁一有新作,马上就可以到哪里书写。
“没想到苏老先生这样看重三娘,给众位才子添麻烦了。”杜三娘那婉转的声音,珠帘子后面响起。
词牌就是曲,那曲是固定的,就是填不同的词,沁园春初唐很有名的的一个词牌,很多人都作过,可以说作出来来不难,但做得好,却也不易,因为是老词牌,很多人己经做过,也有很多佳作流了下来。
刘远知道,这诗会正式开始了。
经过打听,刘远得知,这诗会通常有三个步骤,先是命题,让大家在固定的命题下做诗词,就像苏老生让以老词牌沁园春为题,然后就是自由发展,让众才子把最近自己作的好诗词当众诵读,相互交流。
而最后一个流程,则就是斗,斗诗、斗词、斗对子,让那几个文采飞扬、互不服气的才子当众斗法,这个斗法是非常激烈,为了增加刺激性还有竞争性,通常还带有一些赌约和彩头的,赵安打听到,有一年有个才子输了,脱光衣服跳下瘦西湖,游水游回岸边,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笑柄。
这读书人不使坏还罢了,一使坏,那可是一肚子的坏水呢。
“刘兄,这次太感激你了,你放心,他日必有重报。”刘远一回到座位,秦朗连忙小声对他表示感谢。
“好说,好说。”刘远笑嘻嘻地说。
这大盐商,富可敌国的,拨根毛也比自己的腰还粗吧。
秦朗说完后,就开始低头苦苦思索,并不和刘远聊天了,刘远知道,他的“女神”在这里,旧时女士最爱慕男人有才华、满腹经纶的,要是一炮打响,说不定原来那二分的把握又多增几分了。
抬头望去,虽然屏风没有再摆上,不过珠帘己垂下,估计是怕那些才子分心吧。
杜三娘并没有离去,一会有新的词、好的佳作,她还是会抚琴助兴的。
原来谈笑风生才子文人,一个个都在抓耳挠腮想着新词,对他们来说,作出新词不难,难的就是作到一鸣惊人的佳句。
这可是一个可以一鸣惊人的大舞台啊,
那些才子都低头着,在酝酿着,在酝酿着~~~~
“哈哈,有了。”偌静的大厅突然响起一句,大家扭头一看,脸色稍变。
是徐鸿济,这个号称“九斗”的狂人,北方的才子之首的风流人物,果然是才思敏捷,半盏茶的功夫,那新词就想好了,看他一脸自信的样子,看得作得不错。
只见徐鸿济走到文房四宝前,拿起一枝狼毫就龙飞凤舞起来,那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的样子洒脱极了。
很快,徐鸿济把笔一掷,“唰”的一声把纸扇打开,轻轻扇着那些还没干透的墨汁。
“好,好,徐大才子率先完成,就让我们拜读大下你的大作吧。”苏老先生站起来笑着对徐鸿济说道。
没想到,徐鸿济却把写好的新词折了起来摇摇头拒绝说:“不,不,不,客随主便,但客不能代替主,还是让扬州的才子先来,我怕会影响众位仁兄的思路。”
“这个~~~也好,就那等一会,再欣赏徐大才子的佳作了。”苏老先生楞了一下,马上又笑着说。
崔刺史站了起来,给大家鼓起说:“我们的客人己经作好了,我扬州的才子,也得抓紧啊,莫让客人见笑了。”
众才子低声应了,不过眼里都有了怒火。
这话说得好听,说什么客不能抢主的风头、影响思路什么的,他的潜台词是:你们写得太慢了,估计质量也不好,我的一读出,你们还好意思再交上父的拙作吗?
的确,听到一篇比自己好太多佳作,作得不好的,的确也拿不出手,苏老先生估计也知道这个徐鸿济的才学,于是变相地忍让,不再坚持。
苏老先生能忍,可是作为扬言的父母官崔刺史却不能忍,站起来给扬州的才子打气,要是对方一人,力压扬州这么多人,那脸都丢到姥姥家了。
幸好,扬州还有不少饱学之士,徐鸿济嚣张不到一刻钟,一个扬州的才子走到摆放着文房四宝的文案上,唰刷写完,一恭恭敬敬送到苏老先生面前:“学生己作完,请诸位前辈点评。”
“嗯,是子豪啊,不错不错,你是我扬州第一个完成的。”苏老先生高兴地接了过来,对他不免嘉奖二句。
第一个交卷的人叫林子豪,在扬州年轻一代的中也算是个中翘楚。
苏老先生纸摊开,开始看了看林子豪作的词,看完后,半眯着眼,轻轻点一下头,转手把他递给一旁的崔刺史。
“不错不错,还算上乘之作,司马,你看看。”
林子豪新作的词接下几个评委都感到不错,最后苏老先生一点头,那老管家就拿着那份新作去船尾大声诵读了。
“铛~~~”
挂在船尾铜锣一敲,整个瘦西湖的人都知道,有佳作出现,不少人都静下来,竖起耳朵倾听,不少一直关闭的船窗也打开了来,从里面探出一个个年轻女子的脑袋,准备听听是哪位才子有大作现世。
苏老先生的管家对这方面很有经验,敲完锣,干咳一下,接着声音洪亮地大声说道:“下面念的是林子豪才子新的沁园春”
“有意思,今年命题的是沁园春。”
“是啊,老词牌了。”
“很多人都做过了啊。”
“就是越熟悉,反而越难,有些是经典,很难超越的,看惟简单,其实很有难道的。”
“对,对~~~”
外面游船上、岸上围观的议论纷纷,都在小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而这时,老管家那洪亮的声音在整个瘦西湖传播开来>
“径竹扶疏,直上青霄,玉立万竿。似冰壶潇洒,虚心直节,清标贞干,风月无边。清荫盈庭,细香满座,凡款公门皆七贤。称觞旦,与松梅并祝,辞表南山。绵延。龙种儿孙。列砌森庭栖凤鸾。况节楼辟命,管城草檄,计台琐试,玉笋联班。盛事重重,荐腾楛茧,渡蚁阴功须状元。燕山乐,又使符踵至,趣赴淇园。”
一词诵完,四岸皆静。
清新隽永、意境深远,特别是最后两句,更是惹人深思。
“好~~”
“好一首沁园春,受教了。”
“林子豪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名,不愧是我扬州之才俊。”
“快点,记下来了没有?记下来了马上拿给妙玉姑娘,我们花满楼的词也得换一下了。”
。。。。。。。
半响,叫好声连声一片,掌声也响了起来,就是在船楼上,一众相好的才子也纷纷给林子豪祝贺,林子豪虽然面有得色,不过倒也一一应了,还挑衅的望了那个徐鸿济一眼。
可是徐鸿济装着没看到,还是悠然自得的品着茶。
有人先行完成,并得到在场评审的认同,广而告之,不少人都有了紧迫感,一个个闻着目、摇着头,好像这样能把好词摇出来一样。
很快,不断有人走向文案,开始把自己思索好的词写出来,然后一一交到以苏老先生为首的评审团手中品评。
“唐新,你的词稍欠点火候,以后多锻练一下。”
“这词作点工整,不过缺点新意,小小年纪老态龙钟,没点朝气,去、重作。”
“你的词有进步,不过还不够优秀。”
“咦,陆小风,这词是你写的,不错不错,也是一篇上乘之作,崔兄,你看怎么样?”
“嗯,好,可以诵读,赵老弟,你的意见。”崔刺史扭头把陆小风的词递了过去。
赵司马看了,也摸着胡子,连连点头:“大人的意思,也是我的意思!”
意见一统一,船尾那面铜锣很快就响了起来,随即,老管家那洪亮的声音再一次在瘦西湖中传播>
“衮绣堂前,福星开度,寿星入垣。有建隆臣普,上天宰辅,绍兴臣鼎,平地神仙。”
“入秉钧衡,出分藩屏,托住东南半壁天。年来好,甚烽消万里,尘静三边。紫宸几度传宣。刚不肯归班押讲筵。纵云台勋业,已登盟府,金城筹策,犹念中原。好袖山河,更扶日月,色正三台第一躔。王韩去,愿齐休社稷,於万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