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满唐春 > 103 无商不奸-至-105章 大发横财(一
满唐春_1o3 无商不奸_全本全文免费阅读   “三娘,昨天晚上睡得可安好?”
一大早,刘远起床后,在后堂碰到起床洗刷的杜三娘,笑容可掬地跟她打着招呼。
现在她的船楼己由秦朗代她出售,虽说她跟秦朗结为异性兄妹,不过还是不太方便跟她那哥哥回秦府,毕竟身份有点尴尬,就在刘远的金玉世家暂且住下。
“睡得挺安稳的,谢刘公子关心。”看到刘远这么主动,三娘喜上眉梢,笑意盈盈的回道。
“那就好,呵呵~~”刘远一边说,一边吹着口哨去洗刷,老忠奴赵安早早打着洗脸水侍候了,刘远拿扬柳枝沾了点盐,就开始刷起牙来。
真有点麻烦,这时刷牙还没有牙刷,不是用手指就是用杨柳枝,古语说的“晨嚼齿木”就是这个意思。到现在为止,刘远还是有点习惯不了,寻思着不能再懒了,有空自己用猪鬃毛做几把牙刷用才好。
不过,牙刷不好,也为妨碍刘远的好心情,他怎么没想到,一向挺保守的小娘,昨晚突然一脸羞涩提出帮自己“吹雀儿”,还真把刘远弄得一惊一咋的,最后当然笑逐颜开的接受了,这一晚,感到风光无限的美好,也不阻示小娘再跟三娘“学坏”了。
那话怎么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得睡得大床才是好姑娘嘛。
这不,一大早起床,神清气爽,看到杜三娘也觉得格外的顺眼,主动关心起她昨天晚上睡得好不好了,倒让三娘有种受惊若宠的感觉。
吃早点的时候,刘远让阿忠、小晴负责协助小娘还有三娘搬家、买日用品,因为行李不多,很多家什都准备换新的,赵老还有阿义负责金玉满堂的销售,自己一会有要事去做。
行李不多,众人一向唯刘远马首是瞻,也没什么意见,不过用完早饭后,小娘把刘远拖到一边,:“师兄,那银子和三娘借到了吗?” 记住网址m.xswang.com
刘远说过,那么好的宅子,买的东西也得精致一点才能配得上,要买东西,银两那是不能少的,可是到现在为止,刘远还没把银子交到自己的手上,小娘难免有点焦急,以为刘远忘记了。
“不用借了。”刘远淡淡地说。
“不借了?”小娘吃了一惊,转而:“要不,我和妹妹开口好了。”
她估计刘远身为一个男子汉,不好意思和一个小女子一再开口借贷,既然师兄不好意思开口,不如自己开口算了。
“真不用,我一会搞个活动,把店里的金饰售出几件,这银子就有了,杜三娘也就那点压箱的银子,那些都是血汗钱,能不动她的,最好还是不要动吧,你们先搬家,那银子很快会送到你手上。”刘远早上起一思索,很快想了一个方法。
准备降价销售,先收回一笔银子应急,虽说少赚一点,也算是庆贺一番,感恩回馈顾客什么的。
“嗯,我听师兄的。”小娘向来不会拿主意,师兄都这样说了,她自然对他言听听从。
等几辆拉着家什杂物的马车走后,刘远扭头对老忠奴赵安说:“赵老,去给我准备一张红纸和笔墨纸砚,我要写个通告,我要在一个时辰内,至少回笼个三五百应急。”
“少爷,这,有点难吧,虽说我们金玉世家的首饰在扬州非常有名气,可是买得起的人,也不多,一个小时辰,这~~~~”
“别废话,叫你去就去。”刘远不耐烦地说道。
“是,少爷。”
刚开始的时候,赵安不明白刘远要干什么,不过,等那大红告示一出,他马上就明白了。
“铛”“铛”“铛铛铛~~~”
“快来看啊,快来看啊,有好事,有好事。”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阿义在刘远的指点下,一边用力地敲着锣,一边卖力的叫嚷首。
今儿一大早的,途经金水街的行人商旅就被一阵锣声吸引,发现是金玉世家的伙记在敲锣,众人一下子全涌到金玉世家门前,看看这个名振扬州的刘掌柜又准备搞什么活动,上次搞的那个对子拿采头就轰动一时。
不知道今天又有什么大的搞头。
影响力不是一般的大啊,才一会儿的功会,这人就里三层外三层的了,刘远看到人都来得差不多了,就示意他停下。
“各位,请静一下,容我说上二句。”刘远笑了笑,示意着围拢的众人先静一下。
让刘远有点意外的是,这一通锣响,还吸引了不少羽扇纶巾的读书人,继上次的表现,估计他们又在想,是不是这次金玉世家又有什么新动作,毕竟上次那出的那三个对子,至今还没人能对出,那诱人的彩头一直还摆在金玉世家的柜台内呢。
可惜,这次与彩头和无关。
看到人都静了下来,刘远笑着说:“金玉世家一直盛蒙各位的照顾,在下在这里谢谢各位一直以来的支持,今又逢本人的乔迁之喜,我现在宣布~~~从现在起,一个时辰之内,本店的所有首饰八折优惠,也就是原来需要十两银子,现在只需要八两银子即可,为了照顾后面的客人,每人限购一件,逾时不候。”
话音刚落,赵老就把刘远写的那个降价的大红告示贴在店外醒目的地方。
刘远玩的,就是打折促销,这也是商人惯用的一个手段,反正金玉世家凭着自己精湛的手工,所售的价钱也比同行高上不少,即使是八折促销,那利润也比同行的高,所以,刘远有足够底气降价。
“什么,八折?”
“难得啊,金玉世家从没降过价的。”
“废话,换刘掌柜上任后,那首饰那么抢手,一些款式都不够卖,哪里需要降价。”
“就是,就是,你没听说吗,是乔迁之喜,这是大喜事,可人家也只是优惠一个时辰,事前也没大张旗鼓的,摆明就是不想卖太多,你看哪家降价什么的,事前不是大张旗鼓的?”
“对对,上次我娘子看中一款首饰,作价三十两银子,舍不得买,这些天都没给我脸色,现在只需要八成,也就是二十四两银子,省下六两啊,划算,陈兄,先借我十两,回头还你,可否?”
“哎啊,我也要买,尚差五两,不如你先借我~~”
“春儿,快,告诉我姐妹赵小姐去,只有一个时辰啊,快去快回”

什么,一人只限购一件?这是我的侍女,她不是人吗?这一件是我代她买的,快点,快点给我包起来~~”
。。。。。。。。
刘远没有想到,场面比自己预想中还要火爆,一个个挤在柜台上,好像不要银子一样在选购,招待得慢一点都不满意,连刘远也不得不上前帮忙。
特别是那些女子,犹为热情,平时她们就看中不少的了,一时舍不得,现在稍稍一降价,又是限时又是限制,她们马上认为自己的运气来了,说什么也要抢上一件。
事实上,无论古今,很多女子都弄不清一件事:就是降价,那物品还是要付钱的,她们站在你降多少,我就赚多少的角度,美滋滋的当了冤大头,还乐而不彼。
一百两、二百两、三百两。。。。。。
不到半个个时辰,那钱箱子里己经有八百多两银子进帐,而柜上的首饰却越来越少,都快要见底了。
不好,最近太忙,根本都没来得及做存货,卖完都没有存货了,刘远对此心知肚明,瞄了个机会,在赵安的耳边嘀咕几句,赵安心领神会,连连点头。
“伙计,快上货啊”
“就是,好的都让人挑走了,快补货”
这时后面的人挑不到什么好的,眼看柜台有点空了,就有不满,连催伙计补货好让自己挑。
“赵老,快点到仓库拿货~~”刘远吩咐赵安道。
“是,少爷,老奴马上去。”赵安领命,马上跑到后面库房。
不一会,赵安就从后面抱来一盒子首饰,放在柜台上面,准备放进去。
“等一下,叫你拿货,这盒子装的不是淘汰掉的次品吗?你拿这次残次品出来干什么?”一旁的刘远无意中看到,大声地问道。
赵安不好意思地说:“那个,少爷,我们的首饰一直很好卖,没什么存货,这些不拿~~出来,我们没货卖了啊。”
“啪~~”的一声,刘远不由分说一巴掌扇了过去:“你要坏我名声不成,我金玉世家出品,皆是精品,你让卖那些不好的首饰出去,这不是当众打我的脸吗?滚回去,下次再有这样的事发生,往死里打。”
“是,是,少爷,老奴知道了,下次不敢了。”
“还不快滚~~~”
等赵安“灰溜溜”地走回后堂后,刘完一脸大义凛然地对说众人说>
“诸位,实在抱歉,这次受欢迎的程序在我的意料之外,本店也没存货了,虽说有一点,不过质量不好的,那绝对不会卖的,今天的活动,就到这里结束吧,谢谢各位的支持。”
“不行啊,我在这里等了这么久,还没有买到呢”
“就是,就是,说好一个时辰的,现在最多也就半个时辰,不公平,不公平~~”
“我听到姐妹的报信,从城西赶来的,怎么我刚来就说活动结束了,掌柜的,你不能欺负人啊。”
“不能就这样算了~~~~”
听到刘远那番大义凛然的话,那些买到的笑逐颜开,没买到的,总以为自己亏了,很明显,一件同样的首饰,现在买二十四两,过一会,那得多掏六两啊,六两银子,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街上的大肉包子才卖二文钱一个呢。
最后,刘远好说歹说,答应一个月之后,再举办一次这样的活动,到时保证货源充足什么的,这才把那些没买到的人安抚住。。。。。。。
而后院后,挨了一巴的赵安把那盒子放在桌子上,摸了一下自己被打的脸,一点怒气也没有,反而笑了笑,把盒子打开。
那盒子内,根本就没有什么首饰,而是放着两个肉包子,一手拿起一个,一边吃一边美滋滋地想>
少爷真是太厉害,这样的方法都让他想到,今儿的事一传出去,以后金玉世家想不生意兴隆都不难啊,嗯,这一巴挨得太值了,果然是无商不奸。
ps:小区停电,更新晚了,请多见凉,对喜欢本书的朋友致以万分的抱歉!满唐春_1o4 最终目的_全本全文免费阅读   刘远的降阶促销起了非常好的效果,不但及时回笼一大笔银子应急,顺便借势把“金玉世家出品,皆是精品”的信念借众人悠悠之口,在扬州传播开来并深入人心。
简上就成了扬州商界一个可以写进教科书的经典案例。
可惜事后不少同行模仿他,效果却很一般。
货卖得差不多了,银子也有了,刘远的底气一下子又壮了起来,让赵安马上把银子给小娘送去,然后陪着小娘去奴市再选购一批合用奴隶,阿义和黑巴留守金玉满唐,而刘远,则是屁颠颠跑到扬州的府衙去了。
来府衙,不一定要报官,像刘远,这次来就是找扬州刺史聊天,当然,最近对刘远颇有好感的崔刺史,听到刘远上门拜访,竟然扔下繁忙的公务,和颜悦色在后堂的偏厅接见刘远,
来个官民一家亲。
一番问好敬茶后,崔刺史笑呵呵地说:“刘远,上次你跟我说印刷之事,如今进展如何?”
刘远笑着说:“回大人的话,进展顺利,大约下个月初,就可以印刷出售。”
说完,刘远就把一些准备筹划的事向刺史大人汇报,连托苏老先生为书作诠释的事也一一禀报,听得崔刺史到连连点头。
当然,那些不能说的机密,自然是闪过不提。
“好!好!好!”崔刺史一连说了三个好,然后高兴地说>
“这是一个创举,幸事,幸事啊,让那些没有机会聆听名师教导的士子,也有机会看到名师的风采,不错,不错,如此一来,我扬州士子的学业定所益进。”
一想到以前为了学业,有时跑得老远,等上半天,也就为了一句晦涩难懂名子的解惑,如果当时自己有一本那样的书籍,肯定非常美好。
看到崔刺史的心情不好,刘远乘机说道:“大人,小的有几个不自之请。”
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刘远这次上门,肯定有自己的目的。
“嗯,你说。”崔刺史微微一笑,边说边捧起香茶放在嘴边吸了一口。
“第一件事是,这印刷书籍,总得有一个名号,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大人德高
望重,学富五车,还请大人为其取个名号,最好是能留个墨宝,到时好让能工巧匠模仿大人的笔迹刻在封面。”
什么,取名?题字?还是一本有可能流芳百世的书上题字?这可是打得灯笼也难找的大美事,崔刺史哪里有拒绝的道理,刚才听到刘远找苏老先生诠释而不找自己,心里还暗暗羡慕呢。
嗯,现在取名还有题字的美事留给自己,还算你上路。
“这事不难,题字这个好说,这取名吧,得仔细一点,让本官斟酌一下,印者,墨也,不如就叫墨韵吧。”
墨韵?墨香动人,文韵悠长,刘远心里嘀咕一下,连连点头,难怪都说崔刺史是有名的才子,看来果然不差。
“大人学富五车,这名字也取得这么文雅,那就墨韵好了。”刘远连忙送上一顶高帽。
崔刺史笑骂道:“行了,别拍马屁了,还有什么事,一并说出来,跟我还打什么马虎眼?”
这话说得,怎么听起来,好像家里长辈训后辈的味道。
刘远嘿嘿一笑,在扬州,以一个商人的身份,能和刺史大人可以这样谈话的,自己绝对头一号,这年头,商人的地位很低,就是你再有钱,哪个见了刺史大人不是战战兢兢,就连坐也坐得不安稳,哪像自己,好像回到自己家一样自由。
“大人,是这样的,印刷的成本很高,还要请聘请名师名士作诠释,那润笔费也不能少,可为了一众清贫士子,每本的售价都是很低,所以想大人能在各个方面行个方便,这是第二件事,第三件事是我朝科举以来,有不少才华横溢之辈在科举的考试中大放异彩,小人大胆,请其中才华横溢的人写一入篇介绍介绍经验学习文章,教化一下后辈,好让年轻一辈的才子能少走弯路”
“小人得知崔大人是士林中也是杰出人物,当年更是鹤立鸡群,所以特地想请大人为了后辈写一篇,让小人收入书册,以供士子们学习,当然,这润笔费是断断不能少的。”
刘远每说一句,崔刺史眼睛就亮上了一番,当说到他当年在科举考试中力压群雄,名振士林时,双眼不由眯了起来,一手轻轻摸住自己的胡须,好像又回到当年意气风发之时,特别是得到皇上的赞许,这是他平生最得意之事。
“嗯,你说得有理。”崔刺史拍板道:“印刷圣贤之书,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官府理应支持,本官在这里说了,一应手续能免则免,赋税杂项一律全免,如有捣乱者,官府也会严惩不殆,至于写文章指导后辈,本是我等份内之事,那润笔费就免谈了,这等神圣之事不能让铜臭沾污了。”
“是,大人,是小人迂腐了。”刘远连忙应道。
“咳~~咳~~”崔刺史干咳二下,装在不经意地说:“到时出这书,一定要给本官也留下一本,对了,到时那文章怎么排列?”
“大人德高望重,自然是排在第一位。”
“嗯~~”崔刺史满意地点点头,这可是好事。
如果按刘远说的,有那么一大帮名人雅士立说作说,说的都是考试的技巧和方向,那可是金科玉律啊,毕竟那成功的例子都明摆着的,那些寒窗苦读的士子还不踊跃订购啊,由此可以看得出,要是此书能出,必然红火。
到时名气不涨,就真没天理了。
读书人嘛,不就是求个名吗?这等好事,崔刺史是绝对不会错过的。
刘远心中大乐,有了崔刺史这番话,等于官府给自己大开绿灯,不会有人借机为难,最重要的是,连税都不用上缴,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不过,这事得做得保密一点才行,要是让崔刺史知道自己的成本和利润还要求豁免税项,不捏死自己才怪。
“大人,小人还有一个小小的建议~~”
“哦,你说。”崔刺史心情很不错。
刘远:“大人,金水街后面的那条金水河,因为长年没有清理,再加上废水杂物又多,不时还有一点异臭,请大人派人清理一下,因为每年一度的首饰行业技能比赛就要开始,到时不少游人前来观看,小人怕影响不好,所以。。。。。。”
什么?清理河务?
崔刺史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消失,清理河务什么的,这可是一个不小的工程,最是浪钱银,扬州经济繁荣,照理说不差这点银子,不过现在一年己过大半,很多银子己经撒了出去,本来还有不少剩的,不过那个“混世魔王”长孙胜文那么一捣乱,又是赔偿又是讨好打点,府衙所剩的银两己经无多,而手下吏差的福利又不能削减。
这事还真难过崔刺史了,总不能,自己出这笔银子吧?
“这件事~~~”崔刺史敲着桌子说:“是你们金银店所造成,你们所赚银钱甚多,总不能事事都要官府善后吧,如果个个都以你们为榜样,那成何体统?”
“可是~~~”
崔刺史坚决地说:“没什么可是,此事自行解决。”
刘远一咬牙:“大人,金玉世家愿意出资清理,为扬州出力,可是官府能不能~~~~”
“那好,清理之事全权交给你负责,事后给你颁发模范商户的牌匾。”崔刺史斩钉截铁地说。
只要不用自己出钱就好,牌匾什么的,费不了几个,就看在那玉佩的份上,自己也得多点得他亲近才行。
眼前这位,可是奇货可居啊。
刘远闻言大喜:“谢大人,小人保证,十天之内清理干净。”
拿到金水河清理的权利,这才是刘远前来的最终目的。
刘远对小娘夸下海口,十天之内用金银把小娘那口箱子装满,而前提就是获得金水河清理权,这样可以名正言顺做自己要做的事又不引人怀疑。一想到那闪着金光的金光河,刘远忍不住都要流口水了。
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听到刺史大人答应自己全权清理那条金水河,刘远的双眼都放光了,他仿佛看到,那一锭锭诱人的金子、银子,好像正向着自己挥手打招呼呢。。。。。。满唐春_1o5章 大发横财(一)_全本全文免费阅读   “你知道不,金水街那条臭水河有人清理了。”
“是吗?早该清理了,有时从哪里经过都闻到恶臭。”
“何止臭,用那河水浇菜,菜都死呢,你看看,这河有鱼吗?早该治理了。”
“那是,听说平时炼金什么的,用山奈(氰化钠
)炼的,那玩意,是剧毒啊,能活就怪了。”
“老王,看到没,那金玉世家又出新招了,现在清理后面的那臭水河呢,真是什么风头都想出,我们金水街就他风光了。”
“笨,就是他不出风头,我们比不过他,幸好他不做中低档的首饰,要不然我们都没活路了,后面那金水河清理一下也好,搞一次,至少也花个几十两银子,你出几十两来出这个风头,你干不?”
“那不了,他喜欢出风头,就让他出好了。”
。。。。。。。。。
一大早的,不少人围着金水河指指点点,谈论是全是有关金玉世家出钱出力清理金水河的事,话说商人地位低下,赚了钱,修桥补路什么的并不在少数,不过清理河务之类,一个麻烦,二来所费钱银也多,做的人就少了。
面对刘远的做法,有赞有弹,态度不一,不过总的来说,他们乐于接受有人在修理河道上出钱出力,特别是扬州的才子、传说曲星、金玉世家的掌柜刘远,还亲自在场指挥。
不少人都是挺感动的,这就是觉悟啊,人家就是作秀,拿出来的都是真金白银,不怕苦不怕脏,像他这样己经名利双收的人,其实根本就不用这般作秀呢,秀什么呢,人家的首饰还不够卖呢,现在出告示休业几天,全力补货呢。
再对比那个玉满楼的陈昌,那品行真是差远了,上次有一对要饭的爷孙坐在他店门前休息一下,没同情心就算了,他一脚就把人家的饭碗踢飞,大伙没少背后议论他。
“都快点,别磨磨蹭蹭的,一会勤快的人吃饭吃肉去,偷懒的喝稀粥”
“那里挖了没有?什么?臭?臭就不想挖,那你吃饭要不要挟菜?”
“船家,上面己经把水给截住了,往中间哪里走一点,要做就做好一点,银子是不会少你半分的。”
“满了,满了,快拉到郊外那宅子里,郎中说这土有毒,要烧过才投放的,赶车的,记住啊,别给我中途倒了,我有人在哪里验收的,拉到了要签名,到时就按名册付钱。”
刘远站在金水河边,额上的汗珠也顾不得擦,精神抖擞地在指挥着一众民工还有自家奴隶,老忠奴赵安劝了很多次,让他别这么辛苦,可是刘远就是不听,赵安只好撑着一把油纸伞给刘远遮挡着阳光。
别人不识宝,刘远可知道,现在挖的不是烂泥,而是诱人的金子、银子啊。
在首饰的加工过程中,在切割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的金银粉末,特别是抛光时,那擦掉的,都是金粉、银粉啊,从锤打到抛光成品加起来至少有十多个工序,每一个工序都有损耗,从开始到成品,那损耗就多了,一件半件不算多,也就是毫不起眼的一丁点,风一吹就没了,但是天天积,月月累,积少成多。
这些金店损耗的金银,绝大多数都用水排到后面的金水河,金水街的创立己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几十年啊,那金水河里到底沉积了多少金粉、银粉啊,这金水河绝对是名副其实一个金矿。
可惜,现在的人还没有意识到,就是现在的当权者,也是着重开采那大块大块的矿金,对沙金这些都不甚至重视,大家都把黄金白银当成很神圣,很纯洁的,谁也没想到,其实在一些藏污纳垢的地方,也会有诱人黄金。
其它,这些在后世,被称为“地金”。
所谓地金,就是从地上打扫出来的黄金,在前世,刘远认识到地金,还是从一个叫金水的发小哪里见识到的,当时刘远和金水一起学艺,刘远天赋极佳,一点就明,一学就会,而金水的资质太差,师傅说他是牛皮灯笼,怎么点也点不着,后来金水实在学不了,只能含恨退出了学艺的行列。
等到后来刘远再碰到他的时候,丫的这家伙开豪华轿车、抱着绝色美女,气派到不得了,一打听之下,这才发现,金水就是搞“地金”发财的,他弄地金很简单,花一点钱包了首饰公司的卫生,在地上铺上地毯,一段时间换一次,把地毯里的金银拍打出来收集一起,像洗手盘的u字口,厕所、空调口、排气扇等地方,都可以收集到金粉银粉,他收的是垃圾,炼出来的是金银,能不发财吗?
别人不注意的地方,金水却看到了,闷声发大财,一年赚二三千万,没几年就成了亿万富翁,刘远当时才知道,自己洗手什么的,那冲掉的金粉银粉都贡献给别人了。
像前世,刘远在金玉良缘做大师傅时,一件首饰从起模到成品,白银便宜一点,要求低,损耗率大约在百分之六,黄金大约在百分之二,这些还是熟练工人损耗率。
而在大唐,那黄金白银还多了一个损耗严重的锤打工序,在损耗方面把关得也不够精细,那损耗率起码翻上一番,由此可见,后面那条金水河,里面得藏有多少金银啊。
刘远一早就打它的主意了,这次向小娘夸下海口,打的就是这金水河的主意,把沉甸在河泥里的黄金白银给提炼出来,大大发一笔横财。
虽说不能像后世那样用机械提纯,不过刘远跟着发小,也见识过他提炼黄金,经过多日的调查,自己从金水哪里学来的那套土法提炼完全能用得上,土法提炼说穿了很简单,就是利用“物理还原法”,把金砂与水银混合在一起,以水银“咬金不咬砂”的特性将金子与砂石分离,再逐步用火烧,回收水银,既环保又节省成本,而后再加入数倍的银,将金子置换出来。
像提纯需要用到的水银、山奈等,在这个时候己经有了。
后世那些人为了黄金,连首饰厂厕所里的“米田共”都没放过,还有人站在工厂的门口,工人一下班就在哪里拖啊拖,把一丁点的金银粉收集起来赚钱,这只些有点发臭的河泥而己,刘远自然不能放过。
反正又不用自己亲自出手。
刘远借郎中之口,说这些河泥有毒,说要把它烧一烧才好,然后用马车一车车运到郊外低价买来的一处独立大院里提炼,当然,挖和拉,都是请民工来干,最后的提炼,则全部使用自己人。
赚钱的点子,自然是保密第一。
阿忠和阿义是提炼的主力,要不然,也不用关门休市了。
看到周围那些不同的嘴脸,刘远心里冷笑道:嘿嘿,笑吧,你们笑我傻,以为我银子多,好虚名,你们都不知,我现挖的可是金矿,闷声发大财,有名又有利,这样的好事,去哪里找啊。
刘远心里都乐开花了。ps:终于上三江了,请在三江页面投满唐春一票,谢谢各位,炮兵一定用心写,从明天起,每天保底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