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春_283 刮目相看_全本全文免费阅读 就是不看在赏钱的份上,一众下人还会高看刘远一眼,很简单,刘远的未来岳父是工部尚书,而崔家的二老爷,也就是徐鸿济的未来岳父崔涟,只是作了一个五品的散官,平日好游名胜古迹、好诗好丹术,对官场没兴趣,就能量来说,二哥可比不上三弟。
然后就是人情世故,徐鸿济跟刘远相比,被甩了九条街还不止。
“姑老爷好”
“姑老爷,新年好”
一路上,崔府的那些下人一看到刘远,有时相隔很远,也屁颠屁颠地走过来祝贺什么的,谁不知这位刘姑爷出奇的豪爽,对下人也没什么架子,在下人之中口碑非常好,再说不少人己经听闻刘远大散金豆子,有事没事都跑到刘远的必经之路候着。
问候一声,就得一个金豆子,至少抵二个月的月钱,傻子才不干呢。
“好,新年好,新年好,来,赏你的。”刘远一边微笑着回应,一边大散金豆子,赚个一路喝采。
家丁、奴婢、花匠、护院等等,虽说不是在清河本家,但也是家大业大,从前门到大堂,刘远原来装着二百颗金豆子的钱袋起码少了一半,一半大约就是一百颗,一颗五钱来算,一百颗就是五十两,折成银子都五百两了,果然是花钱如流水,赚得多,花得也不少。
还没到正堂,就感到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外面吹风下雪。萧瑟冷清,里面却是人声鼎沸。济济一堂,清河崔氏的精英,己尽汇于此,在首席,一个穿着凤冠霞帔的老妇人如众星捧月坐在正中处,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正是被封为了一品诰命夫人的崔家老太太崔王氏。
刘远一进来,大厅内很多目光就停留在他身上。而刘远一眼就在人群中找到崔梦瑶,只见她穿着一袭杏色长裙,披着狐毛披肩,淡扫蛾眉淡扫唇,显然是经过精心打扮,那双美丽的大眼睛,有如一泓秋水。让人迷醉不己,就在两目对视的那一那刹那,刘远感到,好像整个世界,就是两个人彼此的存在。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记住网址m.xswang.com
不过崔梦瑶很快就娇羞地把俏脸别过一边。只让刘远看到那个好看的后脑勺,刘远突然看到一旁有人掩嘴一笑,细眼一看,也不由轻轻一笑,是崔梦真。看到自己发现她,还给自己抛了一个白眼。
寒。这小妮子,这么好笑?估计是看到她的如意郎君来了,眉开眼笑吧,真是该打,好像欠自己一大笔银子,竟然敢给自己的债主抛白眼。
这时先行一步的徐鸿济己行礼完毕,刘远连忙走过去,笑着行礼道:“刘远拜见老太太、岳父大人和各位伯父、长辈。”
“好,好,好,孙女婿请起吧,都是自己人,那些俗礼能免就免了吧。”老太太的心情不错,对刘远也是和颜悦色。
崔敬的心情也不错,笑着骂道:“老太太都吩咐了,自个找地方坐着。”
刘远闻言连连称是,站起来一看,只有下首的有一个空位,崔府是天下士族之首,那些礼数不知多严,哪能随便乱坐,十有八九那个位是自己的,刘远也不客气,走到哪里坐了下来。
唯一不太爽的是,坐在自己上首的,就是那个自视过高的徐鸿济,这也没办法,崔梦真比崔梦瑶大,变相地,在辈份上徐鸿济也压了刘远一头,等刘远坐下时,徐鸿济好像有点厌恶的往旁边挪了挪,把两人距离再拉远一点,好像还是当刘远是会移动的人型便便一般,对于这种迂腐的人,刘远也懒得理,你躲你的,我坐我的,躲远一点,自己也少闻一些那些迂腐之味。
徐鸿济对刘远不感冒,而坐在一旁的年青人却对刘远礼待有加,看到刘远坐下,笑着说:“妹夫,来,这是从清河带来的点心。”
刘远认出,此人是崔家的长子嫡孙,崔尚的大儿子崔广,崔氏把他当成未来的一任的家主来培养,此刻他和崔氏新一代的几个男丁还坐在刘远的下首,估计是过着来者是客的道理,刘远和崔鸿济虽说都是崔氏的女婿,不过二人因不同的原因,都还没有拜堂成亲,按理说,那还是客,所以就位居崔广的上首。
要是二人拜完堂,那就算是半个崔家人,地位一下子就缩水一半,只能坐在末位了。
崔广这般热情,倒让刘远有点意外,想在清河时,自己一个人在清河乱逛,也没什么崔氏子弟和自己亲近,看来是自己替崔氏狠狠赚了一笔,崔家的人对自己也看重了起来,刘远心里暗暗点头,看来要别人看得起,的确要有成绩给别人看才行。
“大舅子有心,谢谢,谢谢。”刘远本想叫大堂舅的,不过崔广都叫自己妹夫了,还叫得这么亲热,明显是有意亲近,刘远也就顺势和他交好,和崔氏的未来族长交好,绝对不是一件什么坏事。
崔广饶有兴趣地地看着刘远,老实说,这是第三次看到刘远,第一二次给自己的印象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只是没想到,也就是几个月不见,竟然发生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有皇上的亲封,以一介白身青云直上,官拜六品校尉,更难得的是,他的一个主意,让崔氏收到了无数的人情,还赚取一笔估计有二十万两之巨的好买卖。
最难得的是,皇上和皇后对他印象很好,和几位皇子、公主的关系也密切,最重要的是,他非常聪明,常有奇思妙想,连老父崔尚都对他非常看重,说他前途远大,暗暗下令让他与刘远交好。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老父不说。崔广也心知胆明:崔氏有三子,崔尚、崔涟、崔敬。除了崔敬只有一女,老大崔尚和老二崔涟的繁殖能力不错,崔尚有四子,崔涟有五子之多,未来家主之争,虽说别的房也有一二个厉害的角色,不过暂时不足为患,崔涟虽说无心官场。不过生了一个极为出色的儿子崔仁,算得上是犬父虎子,他得到不少长老的支持,暗暗有争夺下一任家主的苗头,如果崔广能与刘远交好,那就相当于获得崔敬这一势力的支持,继任家主。自然是顺利很多。
待刘远坐下后,崔广:“妹夫,我有个相好,看中了金玉世家那件(美人回眸),可惜己售馨,不知有没有办法呢?”
很聪明。如果一开始就给别人好处,别人也会警惕的,还不如拉近关系,慢慢图之。
“大舅子说话了,就是有问题也要变作没问题啊。到时打上我的名号去拿就行了。”
“那太感谢了,到时一定重酬。”
“别。未来的舅夫人能看上,那是金玉世家的福气,说钱银什么的就俗了,就这样,要是说钱的,那不好意思,没货。”刘远一本正经地说。
崔广微微一笑:“那就却之不恭了。”
> 两人相付一眼,然后哈哈一笑,那关系一下子就亲近来了。
“你们这二个些怎么啊,怎么这么好笑的?”刘远和崔广的举动引起了崔老太太的注意,坐在上面饶有兴趣地问道。
“没什么,就是来妹夫随便聊聊而己。”老太太发话,崔广连忙站起来行礼回道。
刘远也站起来说:“回老太太的话,就是向大舅子讨教讨教。”
老太太高兴地说:“坐下,坐下,今儿也算是小团年,一家人聚一下,毕竟皇恩浩荡,过年要到宫里过,大过年的,你们也要在家里过,若不然别人说是崔氏仗势欺人,大过年的都不让女婿陪家人过了,现在那些俗礼,能免则免了吧。”
刘远和崔广连连称是。
难怪这个时候老太太让自己来,原来是顾忌这个,不过这也是道理,总不能过年扔下双亲,跑到岳父哪里过吧?
老太太看着刘远,有点感叹地说:“小远,真是每一次见你,都感觉不同,每一次见你,都有惊喜,对了,听,你现在己经做官老爷了,对了,是正六品上昭武校尉,不错不错,没想到,我崔氏也出了一个武将,怎么来看老身,不把官服穿上的?”
刘远连忙起立说:“回老太太的话,不是官大官小的问题,而是今天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这是回家,不是办公听差,自然是便服最为妥当。”
“有道理,倒是老身矫情了,老实说,这凤冠霞帔穿着,还没自己那衣裳舒坦呢。”老太太看着自己穿得花团锦簇的,倒有点不好意思了。
一旁的崔敬连忙赞道:“母亲大人,其实你穿起来很有精神,很妥当。”
“哦,是吗?呵呵呵”老太太闻言又高兴地笑了起来,而一旁的众人,也连称好看,逗得老太太笑脸如花。
徐鸿济有点复杂地看了刘远一眼,实在没有想到,当时的一个小掌柜,现在不仅和自己平起平坐,还比自己先入了仕,好像踩到了狗屎运一般,没听到有什么作为,竟以一介白身扶摇直上,不仅官拜六品昭武校尉,还能逾制身着绯红官服,腰戴银鱼袋,对一个还没成年的儿郎来说,简直就是威风八面。
敢情,自己的十年寒窗,也比不上他了,十有八九是靠着崔氏上位的,不过幸好,自己也有这个机会。
把眼光收回的时候,徐鸿济忍不住在心里腹诽道:装什么装,穿着官服,骑着高头大马,在长安放马而行,那是何等的风光,,估计是穿着龙袍也不像太子,不敢穿而己,要是自己现在有了功名,哼哼.
ps:介绍两本好友的书,《巡狩全球》,《官人很忙》满唐春_284 自作主张_全本全文免费阅读 就在众人热聊的时候,有下人在堂上堆起了火,很快,二只被塞满肥鹅、缝了肚皮的羔羊架在上面轻轻地烤着,随着火苗的跳动,一股迷人的肉香就在大堂上弥漫。
这时是宴会开始的前奏,在名菜“浑羊殁忽”烤好的时间内,正是交流、游戏的好时间,可以猜暗谜、投箭壶、下棋、吟风咏月的好机会。
崔广和刘远聊得火热,而徐鸿济也不寂寞,以他的才名,吸引了三四个崔氏的至亲弟子跟他交流、请教学问,毕竟他那北方第一才子的名头就摆在哪里,简直就是士子中的偶像人物,自然有不少捧他场子的人。
坐在上面的崔涟看到自己亲自挑选择的女婿这么受欢迎,特别是那些崔家的小辈对他唯唯诺诺,更是让他高兴,徐鸿济越是出色,那就证明自己越有眼光,看看徐鸿济,再看看刘远,突然想起自己的未来女婿曾经败在刘远的手下,从而闭关苦读,连婚礼都推迟了,现在看到徐鸿济一脸自信,有心替他挽回声誉,不由笑着说>
“母亲大人,不如趁现在济济一堂,让那些小家伙吟吟诗,一来可以热闹热闹,二来也看看他们的学问有多大的长进?”
崔老太太笑着说:“你们闹吧,老身在一旁看着热闹就好。”
“大哥,你意下如何?”
崔尚笑着说:“好,此计甚妙。”
“父亲大人,让姐夫不要参加。他号称北方第一才子,要是他也参加了。我们都拿不出手了。”崔尚的话音一落,他的小儿子崔德就大声提议道。
“对对,徐姐夫不要参加,刘妹夫也不要参加,他可是连第一才子都打败过的。”
几个小的都在吵吵嚷嚷,好不容易有一个出头的机会,要是徐鸿济和刘远二个都参加,他们自然就是作绿叶的份了。
刘远只是笑笑。而徐鸿济面色大变,他生平未尝一败,没想到在扬州输得要跳水,这让他引为奇耻大辱,现在被人当众揭他的伤疤,简直就是让他感到难堪,这里要不是崔府。他恨不得马上就站起来,再与刘远论个高低了。
听到小辈们在吵吵嚷嚷,老太太喜欢热闹,也不训斥,崔敬笑着说:“大哥,那就只让小辈们参加。反正上元节还是要好好再聚上一次,到时再让他们两个好好切磋一番。”
崔尚有点意味深长地看了刘远和徐鸿济一眼,然后笑着说:“那行,就把出彩的机会留给小辈们吧,两位崔氏的女婿暂且不参加。不过,也不能闲着。就让他们各自挑出一首认为好的诗点评一下,也算是提携一下后进吧。”
“长辈有令,鸿济不敢推迟。”徐鸿济闻言,马上应允下来。
刘远也笑着说:“我亦无意见。”
崔涟的儿子崔仁笑着说:“请大伯父命题。”
崔尚是清河崔氏的家主,像这种命题的权利,自然是在他手中,崔敬闻言点点头,也不客气,略一思索,马上就有了主意。
“这次命题特别点,就以(忠孝自古两难全)为题,亦为起句,诸位自可畅所欲言,孙字辈全部要参与,新年讨个彩,只奖不罚,表现得最好的,月钱翻倍,起居饮食、假期亦可翻倍。”
有假期、有银子、吃好住好,崔府的小辈们一下子来了热情,准备在一众亲友前好好出一把风头。
只是,一句话作起句也亦作命题,大大限制了创作性,而还是一个选择式的新命题,也挺有难道的。
“伯父大人这命题限制过多,不宜发挥啊。”徐鸿济一边品着酒,一边摇头晃脑地说。
刘远心中微微一动,也没说什么,反而对崔广笑了笑,那是鼓励的笑容,崔广也对刘远拱了拱手,以示感谢。
崔广、崔仁、崔德这些小辈开始在搜索枯肠,刘远看到,崔敬在老太
太耳边说了几句,然后就转了出去,不一会,有一个下人在刘远耳边提示崔敬在院外的走廊等着自己,刘远点点头,转身走了出去。
“岳父大人,不知请小婿来有何吩咐?”刘远看到崔敬,虽说有点不情愿这个又小气又好色的老小子打交道,不过看在崔梦瑶的份上,那一声岳父大人还是要叫的。
不是哪个做父亲的,都能教出像崔梦瑶那样优秀的女儿,看在他辛辛苦苦地“种花”,最后让自己摘了,说啥也得让着他三分。
崔敬笑着说:“你给小妹,也是崔才人修理的首饰,我找了个机会,托人送到了,她看到首饰后非常高兴,没想到破玉还能重修,特别是那首饰的功能更是让惊喜,一到手就爱不释手,对你赞不绝口呢,最近得到消息,皇上回心转意,前晚还召小妹到甘露殿侍寤,这些全是你的功劳,崔氏得为你记一大功。”
“哪里,哪里”知道自己的作品得到别人的赞扬和厚爱,刘远表面一脸谦虚,不过内心不是一般的得意。
赚钱只是其次,最高兴的,莫过于自己的作品受于别人赏识,一件首饰作品所赚的银子,或许很快就会花光,但一件精美绝伦的首饰,那可是会流芳百世的,而制作首饰的技术,也会被后人所铭记。
崔敬继续说:“崔才人心情很好,她说你也是崔氏的人,自家人,工钱就不给了,不过赏了你两样东西,作为你过年的礼物,一件是一株千年人参,而另一件是三瓶高丽旬上贡的雪参养颜丸。”
这大门大族的就是好,知道做小的不易,自己做崔才人的那件“花好月圆”也不易,先不说做无缝拼接有多难,就是做好简易版的小箫,还得用七孔玄音法一一定位,控制每个音符,当时为了测试,那嘴巴都吹得有点肿呢,再说拿回来的是一块破石头,可是送出去的,却是一件完美的首饰,像金、银、宝石等,刘远可是搭出不少呢。
不过也好,从宫里赏出来的人参,还是号称千年人岁,肯定很值钱,而那高丽旬进贡的雪参养颜丸,一听也像是高档货。
应该不会亏吧。
刘远搓着双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姑姑实在太客气了,那些东西好像用不上,真是让她破费了。”
“对”崔敬点点头说:“你年纪尚轻,年壮力健,自然无须进补,免得虚不受补,而雪参养颜丸也是女儿家所用之物,你用不上,所以,我都替你处理掉了。”
“啊”刘远瞪大双眼道:“帮我处理掉了?没了”
“嗯,千年人参就孝敬了老太太,她刚好用得上,到于雪参养颜丸,就说你送的,全给了梦瑶,怎么样,老夫这样安排,你没意见吧?”崔敬一脸“和颜悦色”地问道。
尼玛,那是老子的东西,还没照面你就全替老子处理掉了,那好处敢情转了一圈还是全落在你们崔氏一家的手里,那个雪参养颜丸,有三瓶之多,你也不用一股脑全给你的女儿啊,我家里还有两个呢.
这老小子,老是跟自己过不去。
“岳父大人安排得太妥当了,小婿没意见。”刘远内心郁闷得要滴出水来,不过还是一脸感激地说。满唐春_285 羸得太易(求月票)_全本全文免费阅读 崔敬辛苦种的“花”,自己摘了;而自己好不容易种出的果,崔敬给摘了。
得,又算打个平手吧。
刘远还真拿这个老小子没办法,从见面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在斗法,不过一直都是他占便宜的多。
就在刘远想着怎么开口跟崔敬说自己和崔梦瑶拜堂成亲的时候,崔敬突然一脸严肃地说:“刘远,老夫有几句话还是要点醒一下你。”
“岳父大人请直言。”
“士农工商,这是不变的定律,你好不容易才脱商为仕,虽说没有成为想像官,但也有功名在身,诚然,你有一手令人惊叹技艺,但也不能过多在别人面前显露,以免打上匠师的名号,工匠虽说比商人高一等,不过还是被人看操贱业之人,传出去,对你的仕途大为不利。”崔敬苦心婆心地劝道。
当你没能力去制定规则或改变规则时,你只能尊重规则,没有把握的抗争,不仅徒劳无功,还会枉送性命,当然,对崔敬来说自古使然,没有必要去改;而刘远则是没权没势,也没惊天的武艺或力量,就是想去改,也无能为力。
“岳父大人,那帮别人修补首饰这些,是不是也不能做?”
崔敬摸摸胡子,一脸理所当然地说:“这个当然,如果没必要,最好不要碰,你现在年纪尚轻,人也算精明,再加上我们清河崔氏的能量,仕途自然不可限量。”
“哦。长孙皇后托我修补一件首饰,修到了一半。我明天让人给她送回去。”刘远一脸“受教”地说。
“什么?”崔敬大吃一惊,焦急地问道:“什么?皇后娘娘找你修补首饰?”
刘远点点头说:“嗯,是长乐公主她们送来的,岳父大人说得对,为了仕途,不能修,最好碰都不碰,我明天找人给她送回去。”
崔敬忍不住轻敲了一下刘远的头。没好气地说:“别给老夫装犊子,赶紧修,有多好修多好,皇后娘娘的东西,可不能马虎,对了,修好后。拿来给我,我让你姑姑给皇后娘娘送去,这样一来,也可以借机亲近。”
“这些不是贱业吗?还做?”
“那也得看情况啊”崔敬白了刘远一眼,明知他在闹小孩子脾气,不过看在宫里做才人的妹妹份上。又好气又好笑地哄着他说:“英雄莫问出身,刘皇叔还是鞋匠出身?我清河崔氏也不嫌弃你是一个商贾出身呢,对吧?人生处世,最重要的上进、变通、果断,记住。做好了,你就送来崔府。让你那做才人的姑姑也能在皇后娘娘而前露露脸。”
不嫌弃?
说得比唱还好听,要不是种种误会,再加上崔梦瑶的无代替代性,估计刘远此刻早就人间蒸发,哪里还站在这里,在清河之时,为了让自己把身边的小娘和杜三娘赶走,那老小子还把自己关起来,不给吃不给喝的,要不是自己的行李里有吃的和喝的,估计就真的做春儿口中那个“兔子”了,他的话,刘远最多只信一半。
刘远马上趁热打铁地说:“那岳父大人,那我和梦瑶的事”
“过完年,我再找个高人择个良辰吉日,到时候自然会通知你。”崔敬半真半假地应付着。
没有确切的消息,回去后,估计小娘和和杜三娘又得失望了,刘远也没办法,快过年了,现在想操办也操办不了,只好郁闷地应了一声。
又随意聊了几句,崔敬摆摆手说:“好了,我们出来有点久了,回去吧。”
刘远回去的时候,只见案几上己经放着几首己经写好的诗,崔尚等人一边看,一边评头品足,偶尔发现佳句,还会小声诵读出来。
“三弟,小远,你们翁婿两人聊什么这么久?”崔尚看到二人走了回来,有心打趣地说。
“没人,只是听岳父大人教导。”
崔敬笑了笑:“大哥真会开玩笑。”
“好了”崔尚笑着说:“现在家中的子弟差不多都写完,小远,你去案几哪里挑一首你觉得有意思的诗点评一下,也算是提携一下族中的后进。”
“不敢,谁不知崔氏的子弟,有名师大儒口传身授,一个个都精通文墨,指点谈不上,最多就是切磋一番好了。”
刘远客套了一下,也不再矫情,径直走在那案几上面,认真地看起那些诗作来,而由崔尚亲自点名的徐鸿济,则一早就在认真的挑选,看样子是准备好好地出一番风头了,看到刘远也走了过来,把脸转到另一边,不看刘远,不过倒是向旁边退了一点,算是给刘远空出一块地方。
也不知是有意相让,还是实在不愿和刘远走得太近。
刘远看着那些诗作,心中不由暗暗点点头:虽说时间不多,命题也有点苛刻,不过有名师大儒指点,再在崔氏长辈的悉心栽培下,那作出的诗的水平不差,还有二首写得还不错的佳作,不过内容就径直分明。
自古忠孝两难全,用这个作题,也作为诗的起始句,除了在“忠”和“孝”中选一个为题之外,也限定了所写的,也一定是七言绝句。
案几上的诗作也就那十多首,在这当中还有那些不服输的女子也写了几首进来,可以说是一目了然,徐鸿济看了刘远一眼,生怕下手慢让刘远抢去一样,一下子就抄起了一篇诗作。
刘远笑了笑,也拿起了自己的一篇诗作。
“回伯父大人,鸿济己挑好了。”
“刘远也准备好了。”
崔尚三兄弟坐回自己的位置,看到两人都准备好。崔尚高兴地点了点头:“那好,两位贤婿可以开始了。”
“我先来!”生怕刘远抢了自己的风头。徐鸿济马上抢了个头彩。
“徐兄先请。”刘远一脸无所谓地说了一句,坐回自己的位置,然后饶有兴趣地看看这个徐鸿济准备怎么发表他的理论和见解。
崔涟大声地对那些子侄说:“好了,都静一下,好好听一下鸿济的点评,对你等也大有裨益。”
一时间,正堂内一下子静了下来,就是角落里烤着浑羊殁忽的二个厨子。也放轻了手脚,生怕破坏了里面的气氛一样,徐鸿济嘴角露出笑意,整个人好像一下子也神采飞扬起来,对他来说,最喜欢就是这种受人瞩目的感觉。
“忠孝自古两难全,
万事自是忠字先。
天子有令自不辞。
四境有忧心似煎,
一颗丹心朝君王,
满腔热血谱忠坚,
不求赫赫威名显,
羸得美名寄堂前,”
念完自己最欣赏的诗作。徐鸿济摇头晃脑说:“这首诗,在忠和孝的大是大非之前,选择了(忠),这是徐某首选的第一要素,古语有言。天、地、君、亲、师,君在“天地”之后。又在“亲”之前,圣人也是道出“君”比“亲”更为重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就是换种说法,没有国,哪有家,当国家需要你的时候,自是有问题、有危难要你挺身而出之时,好男儿,无论内忧、或是外患,自应挺身而出,为国洒热血,为己赚功名,这首诗,把一个热血忠君的少年郎描述得淋漓尽致,看到这首诗,不由想起吐蕃、吐谷浑、高昌、高句丽等到未臣服之夷族,徐某虽说是一介书生,也恨不得披甲上马,追随我大唐之铁骑,驰骋天下。”
徐鸿济稍停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综上所述,这首诗设词用句不够老练,水平也算一般,但是真情流露,行见激情,字见忠心,以徐某之愚见,此诗可作这次比试之首。”
一席话,说得大义凛然,铿锵有声,不仅解释了他选择这首诗的理由,还把诗里的意境还有感情都一一表达了出来,好像伯马遇到了千里马一般,众人都听得有点呆了。
刘远清晰地捕捉到,崔涟的表情略显失望,而崔尚和崔敬两个对望了一眼,接着又若无其事把目光移开,刘远知道,这轮所谓的比试,自己羸了。
其实,从徐鸿济在案几上抽起这首诗时,刘远就知道,徐鸿济说得再好,在有心人眼里,他只会是一个失败者。
看似是一场游戏式的点评,其实,这是崔府对两位姑爷最后一道考验,看两人的内心,是“忠”还是“孝”,忠的,自然是忠朝廷、忠皇帝;而“孝”则是爱家护宗族,像清河崔氏这种士族,在他们心目中,自然是把宗族放在第一,现在李二跟士族的矛盾,其实就是“王权天下”还是“士族天下”之争。
什么皇帝,要是不附合宗族的利益,马上就是作反的,像打仗之时,通常都是一个将军,领着自己本族的子弟冲锋陷阵,生死与共,特别是在军队,外姓的将军很难驾御非本族的士兵,除非他们是心甘情愿,就像崔敬,以前也说过,很欣赏刘远的一点,就是明明是宗族负了他,等到他有能力时,也不去报复。
这是心中有宗族的美德。
李二虽说是大唐的君王,但也是暗暗威胁士族壮大、发展的一个潜在敌人,现在徐鸿济还在口口声声在宣传忠君爱国,还不是抓只老鼠放在自家的米桶里面吗?
据说他老子是礼部的一个小执事,和那周顽固是坐同一条船的,心里脑里想的,都是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思想,估计是把那直脑筋遗传给他了,学问精深而人情世故浅薄,说话也不看环境和对象,光是敢自称“才高九斗”就知了,虽说够霸气,其实也可以看作小看天下人,把天下的读书人都当成傻瓜了。
用现代的话来说,那叫ir />
刘远摇摇了头,他这叫未战先输,自己可不像他那样死脑筋,不过,这羸得也太容易了。
ps:好吧,醉峰老大不喜欢我抄袭诗词,那我不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