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春_412 崔氏兄弟_全本全文免费阅读 什么?这就算完了?
刘远一下子都傻眼了,那官职不值一提,没有田地,没有美女,没有爵位,自己的那些军功,就是那么的不值钱?
不光是刘远,就是满朝的文武百官,除了长孙无忌,一个个都目瞪口呆,崔敬那老小子,心想要是女儿嫁过去,都有机会做个候爵夫人,心里正高兴着,没想到风云突变,实际上军功最显赫的刘远,竟然只是象征性地升了一阶,奖了点银子,田地、爵位什么都没有,一时间竟然不知说什么好了。
“谢谢皇上”刘远无奈,只好喃喃地说。
能说什么呢,现在是王权天下,什么事,都是李二说了算,前面的示好,只是一个“陷阱”,只为场面好过一些,有点类似后世的玩游戏,说了一大堆,最后来一个“解释权归xx”,到时说横说竖,都是别人说了算。
“皇上,臣以为此举不妥,古人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刘远将军所立之军功,参照前面的标准,理应获得更多,皇上亲疏有别、赏而不均,岂不是寒了有功将士之心?”刘远没有意见,但是一直刚直不阿的魏黑子再也忍不住了,当场对李二“开炮”。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封赏看起来很丰厚,特别是赏金一万斤,但是官阶升得很低,像田地、爵位这些直接就没有,官升得没程怀亮高,也没长孙冲那样的受宠获得爵位。作为立功最多的人,受的赏赐反而最小。正直之士自然是全忍不住跳出来替刘远抱不平。
这魏黑子挺帅的啊,刘远楞了一下,看到魏征那张严肃的黑脸,顿时觉得越看越顺眼。
嗯,真不愧是“直谏”专业户,这种事情,由他开口是最好的,李二这个抠索男。就得魏黑子这样正直之士多骂他,让他多出点血。
“皇上,理应重赏功臣”
“皇上,就军功而言,厚此薄彼之法不妥。”
一秒记住https://m.xswang.com
萧禹和李靖也走出列,两个正直的人,同事指责李二办事不公。
“三位卿家请起。你们的心意朕己知晓”这么多重臣反对,李二不慌不忙笑着说:“不过,刘远也说了,他从军时日尚短,军中资历不足,领军经验还不够丰富。再说他年纪太小,尚未成年,升得太快,反而拨苗助长,压力过大。他的军功不会抹杀,只是他尚需磨练一番。方能委以重用,诸位爱卿一心为国,朕甚感欢喜”
“好了,此事到此为止,刘爱卿”
“臣在”
“下朝后,你随朕到御书房,朕有话对你说。”李二淡淡地说。
“遵旨”
刘远有点郁闷的拿退回刚才自己站的位置,感觉有点失落,程怀亮对刘远摇了摇头,表示他也不理解,刘远则是耸耸肩,表现自己的无奈。
这不是街边卖菜,可以讨价还价,对了,李二下朝后还让自己去御书房,也不知有什么跟自己说,是安抚自己,还是和自己谈望远镜之事,算了,到时随机应变吧,正好自己可以吐槽一番。
封赏完刘远,李二继续对有功之士进行封赏,不过刘远心事重重,甚至说有点失落,也没心听讲了,而程怀亮的情绪也不是很高,估计他是没有估算到自己被俘对李二的影响那么大,以至封赏也不给力。
朝会又说了小半个时辰,最后在一个太监的尖叫声中退朝,刘远刚跟着前面的大臣行完礼物,就有一个面白无须的太监出在刘远面前,嘻嘻一笑:“刘将军,请随咱家来吧。”
“有劳公公了。”刘远知道这个太监是给自己带路的,也不客气,跟着他就走了。
剩下的那些官员,一边聊一边往外走,回府的回府,回署的回署,各归各家,各找各妈,现在还不到午餐时间,李二自然不会让御厨准用膳食来招持的,那又得是一笔开销不是?
这么多大臣中,崔敬的心情最低落了。
他就一个宝贝女儿,这个宝贝女儿一早也就许配给刘远了,本来早就完婚的,就是出了点事,一拖再拖,再加上舍不得把唯一的女儿这么快嫁出去,现在就拖成这样,看到刘远在吐蕃这么争气,崔敬自然是喜上眉梢,面对同僚的祝贺,表现没说什么,但心内己经是乐不可滋了,本想爱女能妻凭夫贵,就是嫁出崔氏的大门,也能过得很好。
没想到,不知皇上怎么想的,刘远得的赏赐,远远低于自己的期望,别说爵位没有,就是官阶,也仅仅是晋了一阶,从六品升到五品,至少那些钱银,堂堂清河崔氏,还会差那点银子吗?
“大哥,你说皇上为什么那么做?”崔敬再也不忍不住了,一边走一边起自己的不满道。
“你是说,皇上对刘远那小子的封赏太低了?”
“是啊,别人都是升官加爵,他立的军战最多,理应受到的封赏最重,可他偏偏得不到得用,只是赏了大笔的钱财,那不是说明不重用他吗?这样真是有失公允。”崔敬有点郁闷地说。
崔尚也点头同意说:“皇上这样做,的确有些不妥,不过,我想,其中肯定有特别的原因的。”
“特别的原因?”
“是啊,三弟,你没听出来吗?”
崔敬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刚才走神了,没有好好听,大哥,是不是你听出什么?”
“其实,你回想一下皇上的话,你就知道了。”
“哦,什么话?还请大哥不吝指教。”
崔尚笑着点点头头,压低声音说:“你记得后上在赏赐之时,说什么吗?夸刘远忠心可嘉、能力出众,一夸就夸了二样,看起来不错,但是你仔细一思索,是不是发觉少了什么?”
“有了忠心,有了能力,差的是德行?”崔敬出自清河崔氏,又官拜工部尚书,对官场之事非常了解,只是略一思索,马上就醒悟出来了。
“三弟果然是才思敏捷,没错,刘远那小子,年少气盛,说不得在德行方向没有把握好,这就惹下大祸。”
崔敬吓了一跳:“不会吧,他德行出了什么大事?”
崔尚感看到左右,这才压低声音说:“告示不是说,刘远生擒了吐蕃公主赞蒙赛玛噶,那女子了不起,号称吐蕃的第一美女,高原之花,她被刘远所生擒,说不定就没把持住,介中有失仪之处,就在安功宴前夕,有人目睹有吐蕃使者给皇上递送加急信件,他不走礼部,直接让皇上样阅,肯定有什么隐秘又不方便说出来之事,看来这事是不会错的了。”
“什么?”崔敬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竖子竟敢?”
自己天仙般的女
儿许配给他,还放任他身边多了两个绝色女子,这本己经极为大度了,现在那么重要的关头,关系到自己女人后半辈子的幸福,这个小子竟然还操行失德,倒在一个“品行”上面。
等等,两国交战,抓到的,皆是俘虏,那是任杀任剐的,一抓到就是奴隶的了,士兵们离乡背井,精神空虚,抢几个女子享用,这只是小事,没人在意,很多将领还许诺破城后,三天之内任所欲为呢,普通的女子自然没有问题,那么能出问题的,自然是地位极高的女子,再联系一下刘远军战。
什么?这小子,抓到公主后,把她当成普通女子一样享用,玩弄吐蕃公主?
“可怒也,这个家伙,不教训一下是不行的了,竟然.竟然如此胆大妄为,有出息啊,真是烂泥扶不上墙,哼!”崔敬一时间气得不知说什么好了,两国交战,那么重要的人物,竟然这般对待,如果这样的话,还不如杀了她。
一时间,崔敬对刘远的感觉,有失望、有愤怒、有怒其不争的感觉,不过暗暗又有一点惊羡,那个号称第一美女的吐蕃公主,姿色肯定上乘,刘远竟然有那般运气,那个,为啥自己没有?抓回来孝敬一下岳父也好啊。
崔尚看着三弟的表现,有点无言了,自己这位三弟,非常好色,自己上次购进的胡姬,也让他厚着脸要了二个,现在倒好,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这翁婿倒是一对绝配。
“呵呵,三弟,算了,人不风流枉少年,再说他还没有成亲,性子自然就没定,不过皇上对他还是挺不错,退朝后还特地让他到御书房安抚一番,有了皇上的赏识,升官加爵只是时间问题,再说他年纪尚感小,升得太高,对他的成长也不好,还不如先好好在下面好好磨一下自己的性子,日后方能走得更远。”
还是大哥说得对啊,只要有李二的好感,升官加爵还真就是他一句的事,现在的确不用急,他的年龄还小,还没成亲,很难定性,嗯,看来也别拖了,让他们早日完婚才行,到时别弄出什么岔子,女生外向,现在梦瑶那望眼欲穿的样子,估计早就恨嫁了。
崔敬打定了主意,忍不住恭维大哥一句:“大哥真是心如细发,拾无遗漏,这样都以分析得出来,小弟佩服。”
“哦,没什么”崔尚懒洋洋地说:“你忘了,荒狼和血刀是我们的人,拿他们的报告一看就知道了,怎么,我让人放在你的书房里,你没看?”
“没看,最近忙大明宫之事。”崔敬郁闷地快要说不出话来了。满唐春_413 天价嫖资_全本全文免费阅读 御书房内,刘远和李二两人相对而坐,那些太监和侍女都被让李二挥退了下去。
“刘远,一大早上朝,饿了吧,来,吃一块红豆糕,挺好吃的。”李二笑着说。
“谢皇上,臣不饿。”
“吃一杯乾和葡萄酒,这酒香醇甘美。”
“谢皇上,臣不渴。”
刘远现在也光棍了,那么多功劳,就换来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别人有田有地有爵位,自己啥也没捞到多少好处,心中自然是不岔,现在只有二个人,而李二把身段放低,刘远自然趁机把脾气发出来,让他知道,自己也是脾气的,不是他的手中的面团,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看到刘远带着脾气了,李二乐了,嘿嘿一笑,吃了一块红豆糕,又喝了一杯葡萄酒,这才笑着说:“嗯,脾气还不小呢。”
刘远撇撇嘴,没有说话。
“好了,这里只有我们君臣二人,有什么不满意的,直说吧。”李二淡淡地说。
“皇上,文官熬资历、出政绩,而武将只能靠军功,军中对晋升的标准,一向有详细的规定,无论怎么算,微臣的军功也不会只晋一阶吧?”
李二呵呵一笑,狡辩地说:“你不是说,你资历尚浅,军中经验不足吗?朕这不是怕你压力过大吗?对了,知你喜欢黄金,特地赏了你一万斤黄金呢。”
“微臣现在不缺银子,就差一个官阶和出身呢。”刘远郁闷地说。
“朕知道你不差银子。家里金银还堆积如山呢。”李二原来笑咪咪的脸一下子变得严肃,语言间。语气一下子也变得有点冰冷了。
刘远楞了一下,这李二的脸属狗啊,怎么说变就变呢,刚刚还好好的,请自己又吃又喝,一转眼,就变得难以亲近,果然是伴君如伴虎。一个不慎,让他吃了都不一定,而这李二好像话中还有话呢。
“那个,皇上,不瞒你说,你也知道,我是学徒出身。后来又做了一点买卖,在扬州和长安,也算有一点物业,对了,那长安的物业还是皇上所赐的,微臣做生意奉公守法。童叟无欺,买卖还算可错,家中也算是略有积蓄吧,不过和别人手里抓着大把的田产商铺一比,那只能落个下乘了。”刘远。
以李二的能力。想知什么都轻而易举,估计就想查刘远小时候一天拉几泡尿。也查得出来,在他这种聪明人眼里,最好还是不要耍什么小心眼和心机,老老实实更好一点,商贾虽说地位很低,毕竟不是作奸犯科,亦无须寒怕。
“是吗,我怎么听说,刘将军很会做生意呢?”
“一般般,一般般,也就混个温饱而己。”
李二饱含深意地说:“是吗?我怎么听说,刘将军也就三个多月,就净赚了一百多万两银子,这买卖做得不错啊。”
刘远额头都冒汗了,说到这么透,哪里还不明白,李二说的,肯定就是自己洗劫了那大镇巴寺,又拿了苏毗遗宝,并没有按事前说的五成上缴,只是像征性地缴了三万多两,剩下的,就是一众镇蕃军的兄弟分掉。
整个镇蕃军都是这样做的,此事还得到了候君集的配合,而他也收受了不少好处,士兵们落了那么多好处,肯定不会爆出来,难道是那些家伙腰里有了银子,然后在长安大肆挥霍,从而引起了李二的注意,然后调查出来?或者是李二在镇蕃军里一直安插了眼线,有什么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这下麻烦了,一下子就吞了过百万两,那罪名是可大可小的,刘远现在想的是,到底是推捅出来的,要是让自己知道,说不得要把他砍成十八截。
“怎么,刚才不是挺多委屈的吗?刚才不是脾气挺大的吗?”李二突然调侃道。
刘远咬咬牙说:“皇上,一人做事一人当,大不了,我把那银子退回去。”
“荒唐!”李二突然大骂道:“区区几十万两,朕会在乎吗?朕心痛的不是这个。”
“那皇上是”刘远小声地问道。
李二“啪”的一声,把一封书信扔在案几上,对着刘远骂道:“你看看你干了什么好事?”
刘远有点忐忑地把那信拿
起来,抽出信纸,仔细看了起来,不看还可,一看就是气得差点要跳起来,这封信是吐蕃公主赞蒙赛玛噶写给李二的,主要是二件事,第一就是刘远抓到她后,把她一再奸污,第二就是刘远洗劫了千年古刹,抢了价值过百万两的银子财宝,不仅如此,还亵渎神灵,把包在外层的黄金也撬走了,请李二看在两国交好的份上,要严惩刘远,交还秘宝什么的。
无言了,果然是色字头上一把刀,几份堕落就几分折堕,辛辛苦苦、出生入死的所挣的功劳,就折在她的手上了,这小妞,为了报复自己,不但连名节都不要,还变相举报了刘远,果然够恨,她自己不好过,也不让刘远好过。
刘远有点不服地说:“皇上,我抓到她时,大唐和吐蕃还是敌对的关系,不死不休,而吐蕃多次犯境,不知抢了多少壮丁做奴隶,也不知掳了多少大唐的女子去凌辱,他们能欺侮我大唐的子民,我们就不能占他们的便宜?”
“要是不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厉害,别人还以为我们怕它呢。”
李二点点头说:“怕?有什么好怕的,朕要是怕,就不会给你升官,给你大加赏赐了,不过,现在吐蕃乱象己起,朕不想有什么变数,二来来吐蕃又是割地赔款,又是以臣子自居,这点薄面总归是要给的,现在你让那个赞蒙赛玛噶盯上,在这关节头上,只能暂且委屈刘爱卿了,你放心,你的功劳朕记下,等你把那千里目捣弄出来,到时两功并赏。”
“是,皇上,微臣知道了。”刘远也知道,在国家和个人之间,自己得牺牲一下。
原想着李二抠门,现在看来,还真不能怪他了,最起码,他不追究那分银子的事,也真自跟自己解释清楚,再纠缠的话,那就太不上路,一个弄不好,再把李二弄得发飚,那就得不偿失了。
该死的赞蒙赛玛噶,刘远心里暗骂道:要是有机会再抓到你,绝对不一会轻易放过了,直接抓回大唐为奴为婢,多加折磨,方能解自己的心头之恨,当初就应该给她一刀,干脆利落,一了百了。
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幸好,有了李二的保证,自己官升了一阶,得了百万赏赐,也不算很亏,对了,一百万银子,得趁此机会要了,要不然,以李二那抠抠索索的本性,不知什么时候兑现了。
“那个,皇上”刘远搓着双手说:“那笔赏金什么是送到府上,还是我到户部提取?”
“嗯”李二的目光突然变得锐利起来,盯着刘远,那目光好像带着极强的杀伤力,只是让他看了一眼,刘远感到自己冷汗都出来了,这李二的气场太大,再加上南征北战,杀人无数,己经养成一股令人窒息的杀伐之气,那种感觉,好像自己的缺点不停在放大,而自己藏在心底秘密,也会在他的目光中暴露一样。
“不对,不对,那赏金我己经拿了。”刘远无奈地说道。
自己把赞蒙赛玛噶霸王硬上弓,然后私吞秘宝一事,李二随时可以拿来做文章,这些事可大可小,一个不好,那就是欺君之罪,再说自己也从中捞了几十万两的好处,而李二承诺那些军功不会抹杀,大石砸死蟹,刘远干脆顺他的意,不要也罢。
李二摇摇头说:“这样不好,朕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赏你的,怎么言而无信呢?不是让群臣笑放朕吗?虽说修筑大明宫、优恤将士、疏理黄河所耗钱巨,但再苦,也不能苦有劳之将士啊。”
刘远这才明白,原来一个皇帝也可以这么无耻的,典型的当了婊子又要立贞节坊,果然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李还是秦王时,还是很大方的,后来杀兄戮弟后,为了挽回自己的形象,就开始立志做一代贤君,厉精图治,严加节约,首先在自身做起,大幅削减宫廷开支,不光如此,还让魏征时刻监督自己,就那时起,那抠区索索的毛病就落下来了。
“皇上,现在百废待兴,朝廷正是用银之际,刘远自愿捐出黄金一万斤,以充国库之用。”刘远一脸“正气”地说。
“黄金一万斤,你当真舍得?”
“舍得。”
谁叫自己有把柄落在李二手里呢,刘远有眯欲哭无泪了,这一切,都是拜赞蒙赛玛噶所赐,不就是上了她十多次吗?但自己付出的代价也大了吧,官阶、赏银、田地、爵位,天啊,算起来,这些东西,就是天天包那最红的青楼头牌,也花不了那么多啊。
算得上有史以后最贵的嫖资了。
李二看了刘远那一脸肉痛的样子,也有一丝不忍心,感到自己对有功之士下手也太狠了,想了想,对刘远说:“好了,别哭丧着脸,趁朕现在心情好,允许你提一个不过份的要求。”满唐春_414 新式道路(加更)_全本全文免费阅读 提一个不过分的要求?
刘远知道,这算是李二给自己的一个补偿。
吐蕃老老实实的俯首称臣,又是割地又是赔款,最重要的,现在吐蕃那些老旧族和松赞干布内讧了起来,然后近年被吐蕃欺压的势力也伺机作反,整个吐蕃乱成一锅粥,李二很乐意看到这种情况,于是,现在李二需要做戏,既做给吐蕃人看,也做给那些文武大臣看,只是委屈刘远了。
不过这样也好,刘远还足够年轻,那赏赐晚一点给也没关系,不过为了安抚刘远这样的功臣和人才,不能让他寒心,李二特地又让刘远提一个要求。
自己身边己经美女如云,现在追求的,只有“名”“利”两字而己,至于名,为了安抚那名尊贵的吐蕃公主,暂时不会给刘远名的,那只剩下利了,李二连那一万斤黄金也不给自己,可以看得出,现在国库吃紧,钱银要多了,李二舍不得,要少了,刘远又看不上眼,刘远权衡了一下,还要个“政策”算了。
最好还是对李二有利的政策,这样一来,他就更支持了。
刘远的眼睛转了两转,很快就有了主意。
“皇上,微臣想修筑一条大道,请皇上恩准。”
“什么?修路?”李二正值壮年,耳不聋、眼不花,可是还以为自己没听清楚,忍不住再次问道。
刘远微微一笑,很认真地对李二说:“皇上。微臣想修筑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还想恳请皇上支持。”
李二吃惊地说:“你。你要修路?”
修桥、筑路、疏通河道,这些都是非常费钱的工程,工部每年奏折的那个数目,都让李二大呼肉疼,本以为刘远会要什么免税的优惠,要不就要贩盐、漕运等肥得流油的项目,用这些项目来弥补自己的损失,没想到。刘远提出条件,竟然是修路。
没有傻了吧?
“是,微臣是想修一条特别的路。”刘远还是一脸微笑。
李二盯着刘远,觉得他的样子不像是在说笑,然后有点疑惑地说:“工部近期并没
有修筑官道的计划,你准备自己修筑一条路?”
“是的,皇上。”
“自己出资?”
“绝不花费国库一文铜钱。不光如此,修成路后,微臣还可以上缴税款,充盈国库。”
“你要修哪里的路?你修筑的路,有什么特点?”李二一针见血地问道:“你想收过路费?”
刘远点点头说:“皇上果然厉害,一下子就猜出微臣的想法。没错,微臣想修筑一条从长安到洛州的硬道,这硬道的特点就是路程短、路况好,无论是阴天、雨天都可以畅通无阻,当然。这条道是私人修筑的,要想借路。就得付一定的路费,以作修筑、维护的成本之用。”
长安是京都,洛州就是洛阳,历史名城,是大唐第二大城市,很多重要的机构都洛州,有小东都之称,长安可以算是政治中心,而洛州可以说明经济中心,很多胡商的货品先运到长安,然后再转到洛州,最后通过洛州四通八通的官道水道,分散到大唐各地,政务、商务往来频繁,也可以说大唐最繁荣的一条交通运输线。
刘远想做的,就是想建立一条类似后世的高速收费公路,放在后世,这玩意简直堪比印钞机,赚得那个真叫盘满钵满,现在李二让自己的提条件以作补偿,刘远想到了“利”,马上就想到了“路”,路通财通,那银子肯定如猪笼入水,想少赚一点也不行。
李二一边敲着案几,一边饶有兴趣地问道:“你的想法倒也新鲜,有点像过河摆渡收费的感觉,买路钱也算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但是,长安至洛州,路程并不远,而且官道一直有人维护,道路畅顺、治安良好,你觉得,有免费的官道不走,却要付买路钱,走你的路?此外,另筑一条新路,沿途涉及到山地、田庄等,需要的土地甚多,耗费巨大,刘远,你是否深思熟虑?”
修路不是玩泥巴,需要涉及到的事情太多了,逢山开路,逢水架桥,每一样消耗巨大,有现有官道的情况下,那真是浪费资源,李二自然不希望浪费银钱。
“皇上”刘远胸有成竹地说:“此行是微臣想说明,长安至洛州,虽说官道不错,但是前朝所筑,破旧、弯道多,假日常堵,碰上官员出巡、仪仗开路什么的,更是一堵十数里,苦不堪言,而一旦下雨,路就被车轮压坏,一步深,一步浅,异常难行,随着长安的兴旺、胡商往来密切,己经难以满足的日常的需求,而微臣想修筑的,是一种特别的路,平整如镜、坚如磐石,马车行驶在上面,稳如泰山,即使在下雨天,亦无任何损毁,照常使用。”
“什么?这是什么路,你准备用玉石铺路?”李二吃惊地说。
刘远解释道:“非也,皇上,微臣准备用一种水泥的东西来铺路,此物初时如稀泥一般柔软,一旦凝结成形后,坚硬如石,介时微臣准备弃曲取直,路程缩短三分之一以上,而时间至少减少一半。”
生怕李二还有犹豫,刘远马上补充道:“皇上,此事不费国库一文钱,建成之后,税收还可以充盈国库,何乐而不为呢,微臣只需要皇上同意并支持,修筑新道所需要的土地,微臣绝不巧取豪夺,欺压百姓,而是用市价从他们手中购买即可,国家、百姓没有一文钱的损失,况且,微臣这也是一个小小的试验。”
“试验?”李二好奇地问道。
“对,皇上,你想想,如果有那么神奇的路,我们可以修向洛州,当然也可以修往雅州、淞州等地,若是大唐多修这种神奇的道路,那么,到是运兵运粮,大大加快速度,调兵遣将更为方便灵活,光是节省路上粮草的损耗,就不可估量。”、
刘远的一番话,李二的目光一下子就亮了。
这话说得有理,可以用于民用,也可用于军用,如是全国都修筑了这样的道路,犹如给大唐这只老虎插上双翼,如虎添翼,很简单一个道理,例如从长安运送二袋粮食到到雅州,一路上人要吃、马要喝,每一天都在消耗,二大袋粮食,运送到目的地后,能剩三分之一就不错了,这也是古代那辎重兵动则以万计,主要是消耗得多,只能用基数来堆积了。
李二兴奋地说:“刘爱卿,此话当真?”
寒一个,刚才还叫刘远的,现在一有了好处,马上就变成刘爱卿了。
“臣就是骗谁,也不敢骗皇上啊,其实就是怕沿途有些权贵故意抬高地价来出售,而微臣的财力有限,负担不起,所以还得请皇上予个方便。”刘远一脸恭敬地说。
李二这时坐不住了,一下子站了起来,背着双手,开始踱起步来,对他来说,现在完全被刘远那个设想给吸引住了,试想一下,若是有这样神奇的路,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对大唐的帮助都是极大的,二来他很想见识一下那个叫“水泥”的东西,是否那么神奇。
若是别人说的,李二最多笑笑,说他异想天开,可是当刘远身上发生了一件又一件的奇迹,好吧,连传说中的千里眼都给弄出来了,弄得李二对刘远都有一种莫名的信任感,对他也越来越看重,若不然,像这种事,随便派个臣子作说客就行,那里需要自己亲自出马,在御书房里又是威胁又是劝说。
只是犹豫了一小会,李二很快就拿定主意了:“行,此事朕依你,责任沿途官府协助你办理,碰上官家用地,亦可打折卖与你,不过朕有一个条件。”
“皇上,你说。”
有了李二的这句话,那收费公路之事己经成了大半,刘远喜出望外,和李二这种果伐之人谈事情就是爽快,只要把利害关系一一说出来,只要对他有利的,李二都会毫不犹豫地配合的,就像派细作跟自己学习微雕技术就是这样。
“此事朕要派人跟进,你修筑新道,所需要的工匠不少,优先安排工部赋闲的工匠。”只要派人跟进,可以让那些工匠挣一份月钱,还可以培养这些工匠的能力,见识这种修筑新路的方法。
成了,以后派得上,就是失败了,那也没关系,怎么也挣一份工钱吧。
“没问题,工部的工匠多是娴熟之士,求之不得呢。”刘远一口答应。
李二有点焦急地问道:“什么时候可以开始?”
刘远摇了摇头说:“皇上,此事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我要先把水泥搞出来,然后还要选址,规划,收购土地,有可能还要找几个合伙人,希望明年的这个时候,那新路可以开工了。”
“呵呵,爱卿说的是,倒是脱朕太冲动了。”
有了共同的话题,刘远又和李二聊了好一会,最后刘远才带着正式任命为从五品下游击将军的旨令,空着双手在太监的带领下,出了宫门,然后打道回府。
要做的事,还多着呢。
ps:127票的加更,还差三票,明天又得加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