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满唐春 > 952 棋子弃子-至-954 会师匹播
满唐春_952 棋子弃子_全本全文免费阅读   一路高歌猛进之余,大唐的军团并不孤单,扬威军一直活跃其中,而上一次有份参与的世家大族,再次组队跟随其后,购买将士手中的战利品、俘虏,向军队提供粮草、甚至参与掠夺行动,大发战争财。
大唐进展顺利,士兵们都莫名兴奋,感到那吐蕃人不外如是,甚至感觉到推进的速度有些缓慢,可是大唐的将领们却是神色凝重,稳打稳扎,慢慢微前推进,八月下旬出兵,仅仅一个月出头,已经推进到吐蕃的腹地,现在一路大军在攻打聿贲城、二路大军会师于的波窝,另外二路攻下多玛后,准备向原羊同一带出兵,呈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吐蕃。
此时,刘远携着麾下的扬威军,就在波窝城外一处高地上,居高临下看着两军对弈。
作为特种作战部队,扬威军并不需要参与攻坚任务,而刘远也不计划把部队投入这种意义不大的白刃战。
“将军,喝口水吧。”候军把一个羊皮袋递给刘远。
刘远接过大喝了几口,然后把着皮袋抛回给他,然后笑着说:“怎么,看到别人攻城,心思动了?”
“那倒不是”候军笑着说:“就一个波窝,出动了这么多人,那么多名将老将出动,就是去也分不到多少功劳,还不如看看好了,两军对垒,我们在一边旁观,看看他们如何攻、如何守,这些是很重要的经验,难得啊。”
大鸡不吃细米,还看不上这点小功劳了,刘远拍了拍他的肩膀,点点头道:“不错,可以看看名将的风采,不过,你也别抱太多希望,最后的决战还没有到来呢。”
在千里目中很容易看到。在波窝城的人准备并不充足,吐蕃将士的决心不是很坚决,城内的百姓早就撒退一空,就是有些士兵也在收拾着撒退的行装,给刘远一个感觉:这些吐蕃人随时都会突围一般。
候军点点头说:“的确,这些吐蕃士兵并不恋战,很多时候一触即退。大唐的大军进吐蕃一个多月了,吐蕃就是一次像样的进攻也没有,就更别说有什么血战了,不过候将军、程老将军他们还真沉得住气,一路稳打稳扎,不急不燥。慢慢推进,换作我当主帅,现在早就打到逻些城了。”
“如果你是主帅,那大唐进吐蕃的几十万将士危了。”刘远淡淡地说:“现在双方都是故意为之,等着吧,大决战会来的。” 一秒记住https://m.xswang.com
“属下明白了,将军的意思。是吐蕃故意放大唐的大军进境,一路撤退,诱敌深入,反正他们也没有什么好抢的,把大唐的军队诱进腹地,再进行血战,拉长我们的战线和补给线,如此一来。他们的机会增多、而候将军他们稳打稳扎,故意放慢速进攻的速度,这样也可以保持阵式和后勤的畅通,对吧?”
刘远点点头说:“不错,也算是借用三国曹操的策略,重擂鼓,轻缓进。一次解决,最大限度减少隐患,这样以后也算省下不少功夫。”
重擂鼓,轻缓进是当年曹操平定凉州的一个策略。大张旗鼓却进军缓慢,其目的就是让敌人有充足的时间调兵遣将,集中兵力,然后一举收拾他们,免得大仗过后,余孽过多,就是攻下来也得花大力气应付那些漏网之鱼,当时是针对凉州,不过现在同样适于扬威军,让松赞干布集结他能集结的力量,一举歼灭,把那些反的力量一举歼灭,这样一来,可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候军有些感慨道:“打仗真是一件不简单的事。”
“不仅是不简单的事,而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这时不仅包括了军队训练与建立、兵种的配合与运用,还要兼顾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最后还要考究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后勤补给能力,有时还需要一点运气,要学的事,多着呢。”刘远也有感触地说。
关勇此时也凑了过来,有点奇怪地说:“将军,那阿波一族不是投靠我们大唐了吗?怎么现在还没有见他有什么动静的。”
“手中有好货,也要有个好时机才能卖得一个好价钱,本想在相持时放大唐的军队进吐蕃,最后临阵倒戈,没想到阿波.色所接到的命令是撤退,不与大唐的军队硬拼,这个时时暴露身份,并不是最佳时机,等着吧。”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候军有些不解地说:“吐蕃是游牧民族,擅长野战,而大唐居在中原,在攻城方面很有经验,这吐蕃将士放着那么广阔的高原不用,反而龟缩这城里和大唐打起攻坚城,还真是一件奇事。”
吐蕃擅长野战,犯边通常都是避开城墙又高又坚固的城池,只能到一些集镇、村落进得掠夺,一来很少触犯大家族利益,就是有损失,也不是损失不大、二来有点小打小闹的意思,所以大唐的当权者和特权阶级,也不是很重视,再加上李二有韬光养晦的想法,所以吐蕃一二再,再二三在大唐边境犯下血案,现在这样打法,倒有点本末倒置的迹象了。
刘远想了想,淡淡地说:“估计是他们的一个尝试,想看看大唐攻坚的威力,还有他们守城,到底能达到什么样的强度,看着吧,好戏在后头呢。”
两人点点头道。
三人正在谈话间,尉迟宝庆快步走来,有些为难地说:“禀将军,沙玛小姐求见,和她一道的,还有苏毗女王苏毗.波丽的特使,小女王苏毗.艾玛。”
小女王?
刘远撇撇嘴,心里有些鄙视,那苏毗都只剩下一个空架子了,据所得到的信息,他们也就五千人马左右,离她们所说几万人马差远了,主要是上任苏毗女王残暴,统治无方,而苏毗被松赞干布征服后,苏毗人跟着松赞干布开疆拓土,攻城掠地,取得了极大荣誉和利益,不知不觉中被同化了。哪里再走回旧路,所以壮大实力只是一句空话。
虽说只几千人,还是设大小女王,金赞、各种官员也一应俱全,不能不说那个苏毗.波丽很喜欢高高在上的那一套。
可惜,不是人人都对所谓的女王恭敬有加的,就像刘远。对她的态度也就一般。
“传。”刘远只是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那个苏毗.波丽不在意,不过沙玛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一番客套后,刘远径直开口问道:“二位,现在是非常时期,不知找刘某有何贵干?”
也懒得跟她们墨迹。刘远虽说隐隐察觉到她们的来意,不过还是开门见山地说。
沙玛没有出声,不动声息的错开二步,那个苏毗.艾玛则是一脸焦急地说:“刘将军,请你发兵,支援下我们苏毗一族吧。”
“哦,有什么事?”
“我等依着约定。在大唐大军开进吐蕃后,就在后方行动,本是在孙波茹一带行动,可是扬威军暗杀了赞婆大将军,从而引起吐蕃的注意,派了大批军队在搜索,无意中暴光后,便疯狂打击我们。只能转战在羊同一带,可是吐蕃的军队一直死死咬着,压力巨大,偏偏大唐的军队进展又慢,将军,我们快撑不住了,不光我们苏毗一族。就是很多呼应大唐的其它势力,也是危如累卵,请将军好歹拉我一把。“
难怪前方的人越来越少,而前线又这般松懈。原来是集中力量对付那些反叛势力。
这小子够狠啊,先把局面稳定下来,清理后患后再集中力量对付外敌。
刘远看了苏毗.艾玛一眼,摇了摇头说:“小女王,你也看到,计划跟不上变化,刘某也无能为力。”
“将军,将军,你不能言而无信啊,我们当初不是说好了吗?”
“刘某一向一诺千金,什么时候言而无信了?”刘远脸色一沉,冷冷地问道。
苏毗.艾玛轻轻咬了一下红唇,然后:“当初说好,大唐负责吸引吐蕃的主力,让我等在吐蕃空虚的后面圈地,可是,可是.”
刘远看着苏毗.艾玛,还不错,干干净净的一个小女生,干净、漂亮、有气质,有一种邻家女孩的感觉,脸上一脸焦急的神情,看样子她们被松赞干布欺负得不轻,诚然,个人和国家机器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吐蕃并没有她想像中那么弱,和大唐的战争也没有大的伤亡出现,收拾一些趁机蹦达的人,对松赞干布来说易如反掌,这妞看起来很机灵,怎么想法这么单纯呢?
“此言差矣,大唐和吐谷浑合计投入二十多万兵力,不到二个月的时间,已经席卷了吐蕃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地,这一点刘某并没有骗你吧,至于松赞干布为什么放弃抵抗,或者说消极抵抗,专门对付你们,这一点小女王得问他本人。”
刘远看着苏毗.艾玛,继续说道:“再说了,刘某和你们女王约定,她能守住多大的地盘,那么就可以得到其中一半的土地和人口作为她的封邑,但并没有承诺给她的保护,若想得到更多的土地和人口,那是需用实力,并不是靠嘴巴,若然这样还要我们保护,那干嘛还需要用到你们?”
“可是将军,你们能推进得快一些吗?松赞干布正在疯狂地清洗,只怕,只怕再晚一些,我们都要被他击溃”
“刘某恨不得今天就兵临逻些城,可是你也知道,三军未行,粮草先动,从大唐运粮食到吐蕃,路途遥远,只能稳打稳扎,如果小女王可以替我等解决粮草问题,那么大唐的铁骑就可以快速地推进。”
“这”满唐春_953 新式战法_全本全文免费阅读   把苏毗.艾玛送走后,刘远长长松了一口气。
用一批粮草和装备,还有几个承诺,终于把她打发了,刘远都觉得自己太心软了,现在的情况,正好印证了自己刚才说的那句话,计划赶不上变化,谁也没想到松赞干布竟然采用诱敌深入、坚壁清野的政策,以至刘远的计划失当。
当然,也不是没有好处,最起码,这也属于内耗,对大唐来说是好事,对刘远和大唐而言,没有任何的损失,但是那些像苏毗.波丽一类想混水摸鱼的反叛势力就惨了,松赞干布再现他铁血手腕,这不,都求助上门了,换作别人,刘远也就懒得理了,不过苏毗一族知道大唐与阿波一族的关系,为了预防她气急败坏之下告密,这个时候,刘远说什么也得安抚住她。
这也是一种态度,她们坚持得越久,对大唐也就越有利。
“将军,让你为难了”沙玛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你也知,一来两族有亲戚关系,二来她们也知道我们的关系,就怕她泄密。”
刘远摇了摇头说:“也不是为难,相助一下也是应该的,看来他们也是急了”,说完,忍不住感叹道:“呵呵,这个艾玛有点意思,想到这么单纯的人也能当小女王。”
“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女王了,就那点人,自立为王,不仅惹人笑话,还容易引人注目,小女子劝过她了,可是她却不听。”
候军在一旁说道:“将军,你说她有意思,怎么个有意思法?”
“有做棋子的准备,却没有成弃子的觉悟”刘远说完,感到有些妥,又笑着对沙玛说:“其实,就是刘某也是棋子,皇上的棋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成弃子。”
当着的别人面前说棋子弃子的,刘远怕沙玛有误解,马上解释道。
“是啊,除了高高在上的王,所有人都是棋子,不过,像将军这种。那是棋盘的砥柱中流,无论哪个在位者,都不会放弃的,像沙玛之流,那是可有可无一般的存在。”
砥柱中流?不会放弃?
刘远闻言,苦笑了一下。摇摇头不说话。
这话放在推倒李丽质之前,的确可以这样说,可是一旦推倒,所有的事马上变成未知之数,刘远本来打算将功将过,现在又有点害怕那个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在自己身上重现,最怕就是拿下最难啃的吐蕃后。李二心中没有所求,那么自己的存在,就成了一个不确定因素,功高盖主是谁都不喜欢的,说不定趁机除掉自己也不一定。
说什么皇帝金口一开,绝不更改,实际上,皇帝的话是最不可信的。有哪个皇帝上位前,不是对天地祖先、天下臣民说要做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可是又有几个能做得到呢?
看到刘远说话,沙玛犹豫了一下,突然体贴地说:“没想到,将军也有烦心地事。”
“哦,你看得出来?”刘远吃惊地说。
沙玛嫣然一笑。笑意盈盈地说:“将军不知道,女子的心思,最是细腻和敏感的吗?不知道将军所烦何事,说不定小女子可以替你出个主意呢。”
“将军说过。男人心烦,无非二事,不是钱银,就是女人,将军富可敌国,肯定不愁钱银,十有八九是女人,估计是看中哪个美女了吧。”二人正说道,旁边突然有人嗡气嗡气地说。
“咳.咳”一下子被说中心事,刘远忍不住都咳了二下,扭头一看,原来是唐大山,这个家伙,不知什么时候借了千里目观看,看着看着都跑到刘远旁边了,绝的是他一边看还一边在听着两人在说话,还不耽搁评论。
这个家伙,绝对是闷骚一类的人,要么不出声,出声就伤人。
“滚,一边去,乱嚷嚷什么,把本将吓了一跳。”刘远没好气一脚踹去,而
唐大山则是配合着惨叫跳开,把一旁的沙玛乐得笑面如花,在阳光下,有一种说不出的美艳之感。
在训练和执行任务时,刘远要求很严格,做到军令如山,不讲情面,但在平时和麾下的将士打成一片,把“刚”和“柔”很好地结合起来,用候军的话来说,那是一时唱红脸、一时唱白脸,一个人把红脸和白脸都唱完了。
“澎澎澎.”
“呜.”
就在这时,军鼓声和号角声响起了起来,声音是先低沉,慢慢高亢起来,变得澎湃激动,听声音,那是准备攻城了。
刘远从唐大山手中拿回千里目,举在眼前一看,不知什么时候,中军搭起了一个近二丈高的云台,兵部尚书兼新任的平蕃大将军候军集站在云台上,目视着前方,在他前面,整齐的插着一排不同颜色的令旗,每一面令旗都代表不同的意思,有进有退,还分在中军、前军、后军、左军、右军,在没有扩音器、没有无线电的古代,就是用令旗配合号角声、鼓声来调动军队的。
军团作战,动辄数以万人甚至数十万混战,不可能每一个都去通知,也不可能用声音指挥,所以经常看到要仗时,很多将军都是要占一个高地来指挥,无他,因为站得高才能更好地看清楚形势,只有站得高才能更好寻找机会和空隙,只有站得高才能让手下看清楚。
候君集拿起其中一面旗子一挥,很快,前方一个持盾的方队在战鼓声中开始列队前进,还没到一射之地,那波窝城的士兵就开始放箭了,此时那队士兵纷纷把盾平举在身前,那些铁盾一个挨着一个,犹如一道刚铁长城一般,结成阵式后,士兵每走一步,就大声吆喝一声,像是用声音来统一步伐,又像相互鼓劲,勇往直前。
那股气势,就是站得远远的刘远等人,也感受得到。
候军集眯着眼睛,突然令旗在空中画了一个圆,这是一个停步的的旗语,这个旗令一打出,军鼓立停,军鼓声一停,那持盾方阵马上停步,显得令行禁止,刘远在千里目中看得真切,走在最前面的大唐士兵,离射插在地上的利箭相距最近的,仅是五尺之遥,刚好在吐蕃弓箭手的射程之外,又最大限度地接近城墙。
这就是名将,这就是经验啊,刘远忍不住赞叹道。
盾兵方阵到位后,候军集同时拿起二面的旗帜,用力一挥,很快,又有两队士兵脱阵向前,刘远在千里目中看得清楚,那是火铳队和骑兵方队,火铳队在前,骑兵队在侧翼,汇合后那火铳队就躲在盾牌的后面,都把火铳架在盾牌上准备稳定发射,看得出那些盾牌都有一个凹陷位,就是托火候枪所用。
很明显,候军集是用盾兵构成一道防线,保护重要的火统兵,那骑兵在一旁掠阵,其目的是防止敌人突然抢阵,伤害火铳兵,设想得真周全。
“砰砰”
“砰砰砰”
一切就绪后,那火铳队就开始装药点火,把枪口瞄向城墙上的吐蕃兵,毫不客气地击发出去,一时间,现场硝烟弥漫,惨叫声不绝,虽说准度是个硬伤,但胜在人多火铳多,往人多的地方打去,就是瞎眼也会碰上死老鼠的可能。
在千里目中,只见火铳队被分成三队,一队负责发射、一队准备就绪,而另一队则是紧张地填中,明显是刘远所弄的那个三步法,这样可以保证火力持久地输出。
弓箭的程射程明显比不上火铳的射程,于是,无论吐蕃将军怎么用力,怎么也不能射到大唐的军队,盾兵队面前的空间已插满了箭支,可是根本射不到,偶尔有几支越过的也被盾兵挡格在外,而火铳却轻而易举打出去,一时间,吐蕃士兵惨叫声不绝,不少人从城墙上掉来,摔成肉泥。
完全是一面倒的战况,不到一刻钟,波窝的城墙上,都没看到防守的士兵,候军集又连挥了几面令旗,很快,士兵们提着横刀、扛着云梯高呼着口号向前冲去,准备攻城。
不错,用火铳压制,然后乘机攻城,不但大大打击敌人的士气,还能把伤亡降到最低,刘远没想到,火铳的出现,大唐创立了一种新式战法。满唐春_954 会师匹播_全本全文免费阅读   有点类似后世的火力掩护,通过强大火力的输出对敌人形成压制,然后突施突破,在这一点,大唐做得非常完美,很明显,在出征之前,唐军已经有过多次的演练,配合才这般娴熟。
而最令刘远吃惊的,是大唐的底蕴,那不仅仅是军队的强大、经济的发达,还有大唐娴熟的工艺和强大的生产能力,这火铳也就是去年底、今年开始大量锻造,可是现在大唐已经能制式装备军队,这当中付出了多少代价,又经历了多少磨难,难以想像。
这就是大唐,盛世的大唐,大唐的强大和李二的雄心相得益彰,再加上刘远这个“搅局者”,大唐的强大,已经超乎吐蕃的想像。
“将军,你说次这次进攻,谁会赢?”关勇突然好奇地问道。
尉迟宝庆在一旁说道:“错了,应该说大唐攻下这座城,需要多久的时间,因为胜负根本就没有悬念。”
候军一脸肯定地说:“你们看到没有,那些的吐蕃军还没打就已经做好撤退的准备,而候将军也采用围三放一,这本来就是一场双方都不欲决战的战斗,只是双方将领的一个小小试探,所以说,这场战斗可以说没有什么看头。”
从项羽破斧沉舟时起,古人就总结出一个道理:置之死地而后生,当一个人面临死亡、身陷绝地时,就会爆发超乎想像的力量,对付这些军队,到时就是胜,也是惨胜,所以一个优秀的将领是不会把一座城全部围起来,多是围三放一,给敌人留一条后路,让他们保留一丝求生的希望,这样就不会激起他们的拼死的勇气。
在他们逃生的路上设伏比攻城的效果好多了。
像候君集肯定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明明是一个好机会,对波窝城还是围三放一的。
“也没什么好看了,我们走吧。”当刘远在千里目中看到那些吐蕃士兵开始在后门蜂拥而出,狼狈逃命时,大手一挥,大声说道:“走,我们出发吧。最后的决战,肯定是在逻些城。”
就像看闹剧一般,双方大摆阵势,最后却草草收场,吐蕃将士把空无一人的波窝城拱手让给唐军,打开后侧的城门逃命而去。有点像小孩子过家家一般,看到刘远等人直摇头。
不过想深一层,这也属于正常,吐蕃的哲学能打就打,打不赢就跑,另寻机会,一来他们人少。二来这也是他们不擅长的攻坚战,留在这里只能枉死,其实一开始,吐蕃守城将领,已经为这场战斗输入了撤退的信号,再说大唐
的火铳杀伤力太大,没必要枉死。
“是,将军。”关勇等人闻言。一个个骑上马,跟着刘远,径直向逻些城的方向奔去。
没人问为什么候军集等人不把那些将士全歼这个问题,更没有使用威力强大的火药炸城,就沙玛也看得出,这个大杀器是为最后决战时用的,是给吐蕃之王松赞干布留着的。有了火药和火铳,松赞干布可以说是在劫难逃,有了那两样神秘武器,也不怕放走这些人。
刘远率着扬威军。在高原上奔驰,没多久,就消失在茫茫的高原上。
大唐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拿下了吐蕃在东南地区的第一大城,堪称神速。
在攻下波窝城后,吐谷国王诺曷钵率着本国的军队协同少数民族组成的二路大军,直扑羊同、羌塘等地区,这些地方地方地广人族,散布着很多游牧部队,正好他们也是游牧部落,正好是针尖对麦芒;候君集率着中路大军,继续向逻些城推进,李靖和段志玄各率一路,一直南下,开始扫荡如墨脱、洛窝等一带,顺便也敲打不丹、逻婆尼等与吐蕃友邦或附属的国家。
早晚也得收拾。
刘远终于体会到个人力量的渺小,在几十万军队的夹缝中,能起的作用越来越少,而大唐挟着兵锋,在吐蕃的消极抵抗下,呈席卷之势,一路捷径颇传,各路大军都取得了很大的战果,
吐谷浑国王诺曷钵二路,在羊同一带,所向披靡,把吐蕃的势力连根拨起,大肆抢掠,抓到的俘虏,除了卖给大唐世家大族组成商队,剩下的都送往吐谷浑,对他来说的,这些都是他的战利品,他理应如此,这也是大唐皇帝对他的承诺;李靖和程老魔王二路大军,顺利攻下黑脱和洛窝地区后,又挟着连胜之威,与中路候君集所率领的大军会师于匹播城。
十月二十三日,三路大军会师于匹播城。
冬季来临,对唐军来说,最大的敌人不是敌人,而是天气,按候君集的计划,在严冬来临之前,拿下匹播城作据点,这样就可以与逻些城隔江相望,等到第二年开春,再与吐蕃的一决胜负。
唐军八月下旬誓师出征,十月下旬席卷吐蕃过半的国土,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不过这也是游牧民族的特点,人口多,分得也散,来去如风,把家当往马车上一扔,长鞭一甩,说走就走,不像中原地区,处处是城池,大唐建国前一直动荡,能工巧匠们不仅城池筑得异常坚固,就是一些村寨也修有堡垒,如果不是实力太悬殊,二个月想如此的进度,有如痴人说梦。
匹播城就是后世的琼结地区,是吐蕃最先的都城,后来修好了逻些城才迁都,是吐蕃最先修筑的城城堡,虽说在美学和技巧方面有待改进,但是作为昔日的都城,修筑得极为牢固,与逻些城相隔一条藏河(雅鲁藏布江),互为倚角,守护相望。
守护匹播城的,是新任的右茹大将军悉多,论钦棱的弟弟,虽说才华没有两个哥哥那般出色,但也是吐蕃的名将之一,善使一根重达五十多斤的狼牙棒,在赞婆死后,吐蕃人才调零之出际,被松赞干布委以重任,守护这个战略意义非凡的大城,而协作他的,则是最近表现出色、接任孙波茹大将军阿波.色。
此时已经进入冬季,寒风好像夹着一把刀一样,吹在人的脸上生痛,前几天下了一场不大也不小的雪,那高山都一片白色,犹如戴了一顶雪白的帽子一般,看起来漂亮极了。
悉多穿着狼皮大衣,在阿波.色的陪同下巡视。
“大将军”
“大将军”
一众士兵一看到两人,都恭恭敬敬地行礼。
悉多只是轻轻地点点头,看了看跟在后面的阿波.色,眼里出现一丝玩味之色,虽说两人都是大将军,不过论亲近和信任程度,阿波.色远远不能和自己相比,就拿封地来说,那孙波茹的大将军的头衔虽说与自己右茹大将军地位相同,不过孙波茹已落入唐军手中,所得的不过是空号。
再麾下的将士比较,自己除了有本族的勇士,还从其他氏族、部落和土司那里征来很多勇士归自己指挥,而阿波.色能指挥的,只有他们阿波一族的人,不夸张地说,等这批炮灰死光了,阿波一族也就走到尽头了。
这不,守卫正的重任,就落在阿波.色身上,他阿波一族勇士的身体,去抵抗大唐的火铳和利箭,即使是担当重任,可是两人一起巡逻时,阿波.色下意识落后半步,不敢与自己一起走,这就是地位和身份的表现。
“阿波.色将军”悉多突然开口叫道。
阿波.色马上应道:“悉多将军,不知有什么事呢?”
那献媚之色,简直就像是悉多的手下。
悉多对阿波.色的态度委满意,闻言点头笑着说:“那粮食的征集情况如何?”
守在城中,人要吃,马要嚼,粮草可不能少,好在抢在大唐到来之前,把种在田里的粮食抢收了,暂时缓解了粮荒,不过征粮可是一件苦差,那些百姓可没什么粮的,有粮的都是大领主或大土司,从他们手上征粮简直就是喝他们的血,这种得罪人的事,悉多交给阿波.色去做。
阿波.色一脸恭敬地说:“托神灵的福,已经征收完毕,都堆积放在仓库,不知大唐的军队什么时候解围,干脆多征一些,现征得的粮草,可以维持大军半年以上。”
半年?
悉多楞了一下,本来计划是征收四个月的,现在一下子多征两个月,这可不得了,少说也把这次秋收的粮食收缴了大半,那些吝啬的领主和土司,肯定心痛得要吐血了吧,在征粮中肯定还采用强制的手段,这样更好,反正不用自己出面。
“阿波.色将军果然能干,一下子把最头痛的事解决了。”悉多不吝赞美道。
阿波.色摇了摇头说:“悉多将军此言差矣。”
“哦,为什么这样说。”
阿波.色指着城外那扎得密密麻麻的营地说:“最麻烦的,不是这些可怕的唐军吗?”
“这些唐狗怕什么”悉多冷笑道:“现在是已经下雪了,再过些日子,呵气成冰的时候,你看他们怎么应付,看到没有,这样的天气都要天天烧火取暧,哼哼,这么多人,又是在城外,等他们烧光了柴火,到是天气都把他们冷成冰棍了,再说了,本将可不是吃素的,伺机断了他的粮道,烧了他的粮草,这里,就是唐军的坟墓,哈哈哈”
说到后面的,悉多忍不住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