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春_988 有客夜访_全本全文免费阅读 “还是观音婢最了解朕的心意,你说朕应该怎么办?”李二有些无奈地说。
作为几十年相濡以沫的夫妻,长孙皇后自然明白丈夫的为难之处,若是处置刘远,这般对待功臣,只怕落个“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骂名,说皇上妒贤,若是不处置,放任刘远,那不仅女儿委屈,还将皇家的颜面置于何处?若是传了出去,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
长孙皇后对这个问题一直也非常头痛,不过仍是柔声地劝慰道:“皇上,臣妾记得,你曾答应过,放任她,不去干涉她自己去追求幸福,金口已开,怎么现在就放不下呢?”
“生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朕是一国之君,更是一家之主,质儿是朕的女儿,岂能看到她受委屈不成”李二叹了一口气,忍不住说道:“就是出生微末,朕也不介意啊。”
生于微末也不介意的潜台词是:介意刘远有妇之夫。
“当初应该多给一些花销用度,就不会有今日之忧”长孙皇后有些自责地说:“就是因为有合作往来的关系,两人才越走越近,从而暗生情愫也不定,当初臣妾就觉得有可能会出事,没想还是出事了,皇上,当时你是持支持态度的,当初要是不答应长乐私自设府,就不会出现这种事情了。”
李二楞了一下,很快苦笑了起来:皇后的脾气不小呢,都怨起自己当初就没有制止。
“好了,观音婢,此事是朕的错,一切都怨朕,你可不要把身子给气坏了。”
“臣妾不敢。”
还说不敢呢,李二笑了,拉着长孙皇后在身边坐下,这才有些感叹道:“刘远跟朕说过。无工不富,无农不稳定,无商不活,朕深有感触,质儿开书斋一事,朕早已知晓,有点产业多进几个体己。这是好事,现在长安城的王公大臣,除了魏黑子那个另类,哪个手里没几个物业的?朕放手质儿去搞,那是想看看工怎么富,商怎么活。在朕心中,她是替代朕去检验一下这句话,你也看到了,光是一个小小的京华书斋,公主们的体己钱全有了,长安报一开,就是皇弟皇妹。也颇多照顾,城阳、晋王、兰陵他们几个,每人有一套十二生肖黄金玩偶,都是质儿送的,看得朕都心动呢”
说完,李二为感叹地说:“好一个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光凭这二样。黄河治水工程可以继续、大明宫的买办采购得以正常、长安铺上实用的水泥路,就是西征吐蕃的军费也有了,若是把这些都分摊在百姓身上,百姓不知多困苦了,只能说,质儿的事,是个意外吧。”
一秒记住https://m.xswang.com
对于刘远。李二还是很欣赏的。
长孙皇后只能无奈地点点头,然后:“皇上,刘将军快回到京城了,不知皇上准备怎么处置?”
李二犹豫了一下。最后下定决心,眼神也开始坚定下来,很快柔声:“观音婢,你身子最近欠恙,这事你就不要操心了,朕是一国之君,也是一家之王,一定会妥善处理好这件事的。”
“臣妾无能,没有管理好后宫,没有有教导好儿女,请皇上责罚。”长孙皇后一脸愧疚地说。
“观音婢,此事与你无关,你就无需自责了,再说质儿是搬出皇宫才犯错的,这恰恰说明没了你的教导,她就出错了,好了,我们不说这个。”看到妻子这般自责,李二心痛了,马上安抚起他来。
“谢皇上”
“谢什么?”李二握着长孙皇后的:“不要多想,哦,对了,朕看到质儿最近清减了,她没事吧?”
一听说起长乐公主李丽质,长孙皇后刚刚平静下去的脸上多了一分忧色,有些无奈地说:“皇上,臣妾正想说此事呢,长乐搬回宫也有一些时日,也曾几次向臣妾提出回公主府,臣妾都用各种理由拒绝了,长乐好像察觉了什么,最近不吵也不闹,听宫女说,最近她吃得很少,经常吃二口就说没胃口,岂止是清减,整个人瘦了一圈呢,唉。”
这一声叹息,倒是把一个心情重重、患得患失的母亲形象表露无遗。
上一次为了刘远的事,皇族与士族暗战,光是长安就有几百官员托病请假,朝中乱成一团,此外令不达、国库空库等问题逐一呈现,再一次处罚刘远,会不会再冲爆发冲突,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俗话说抓奸在床,抓贼拿赃,长乐一事,仅是几个仆人的说词,并没实质证据,到时刘远咬死不认,丢的不光是皇家名声,只怕,只怕皇上也落一个“容不下功臣”的名声。
如此一来,不仅破坏了这和谐、欣欣向荣的局面,一个处理不当,刘远改投他人,帮助外族对付大唐,那大唐就得不偿失了,也就是这样,自己那个身为皇帝的丈夫才这般的烦恼。
对了,无论怎样,那女儿也不能不管,若是弄糟了,那不是把她往死里逼吗?
扭头看看丈夫李二,也是紧皱着眉头,看得出,他开不乐观。
算了,看看女儿吧,这些天都吃得那么少,瘦得骨头都出来了,看着都疼心,不管了,今天就是喂,也得劝她多吃一点。.
“啊,你们看,扬威军”
“真的啊,长安报上说了,他们作战很厉害呢”
“就是,就是,前些日子看了统计,啧啧,不得了,吐蕃的大将差不多全让他们干掉了。”
“陈家沟的那个陈宽,有好好的队正不做,想跑去扬威军,没想到连预备队都进不了,他可是这里方十里最能打的了,你说扬威军厉害不。”
“他们的马好骏啊”
“你看,那些士兵很有精神呢。”
刘远率着扬威军押着松赞干布一行,由逻些城出发,径直回大唐,其路线和第一次回大唐的路线相同,一路非常顺利,七月下旬出发,由于带着各种财货还有俘虏,速度受到的限制,回到淞州,踏上大唐的土地时,已是九月。
九月,是一个金秋的季节,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扬威军再一次凯旋而归,在大唐早就名声在外、又得到长安报力推,扬威军的名气可以说如日中天,一路备受追捧,很多百姓一听到扬威军路过,一个个都拥在官道两旁一睹其风彩,有些文人雅士、地方官员乡绅,还到路边摆酒设宴以示敬意,很多百姓自发送上各式水果,不少年轻女子也在路边,大胆地向扬威军将士大抛媚眼。
这一路,可以说是鲜花铺地,掌声相随,每一天都是巡游一般,有的百姓还骑马跟上一段,那架式,和后世的大明星差不多,扬威军的一众将士一个个昂首挺胸,军容整齐,一路上循规蹈矩,在百姓中的声誉也就更响亮了。
很多将士都希望有一天能在长安城巡游,接爱百姓鼓励和赞扬,没想到,还没回长安,就享受到到这样的待遇,一个个自然喜上眉梢,心中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一天天
高涨。
这种待遇太美妙了,难怪人人都想做胜利者。
到了九月中旬,刘远一行到了凤州,不出几日,即可到达长安,这天天色已晚,刘远在一间名为岩山的驿站休憩,准备明日再赶路。
吃完驿丞准备的丰富晚膳,又在房里泡了一个美美的热水澡,刘远上床睡觉,没想到快到睡着地时候,一名亲卫轻轻敲了敲门,:“将军”
“什么事?”刘远还没有睡着,马上应答道。
“外面有个人坚持要见你,问他话什么也不肯说,只是强调一定要见你,说有点东西要亲手交与你,其它的不肯再透露半分,小的看他的样子,不像是在开玩笑,所以.”
有人要见自己,还是这么偷偷摸摸?刘远心中一动,马上说道:“让他进来。”
“是,将军”亲卫应了一声,很快退了出去。
过了一会,两个亲卫就带着一名尖嘴猴腮,瘦得像根竹竿的男子进来,只见他一进门,两只眼珠子不停地四处张望,一看就是一个机灵的家伙。
“小的黄大富,见过将军。”一看到刘远,那家伙连忙行礼道。
刘远此刻不再发(你怎么认识我的?)(你知我是刘远?)这类话了,因为自己也算是名人,名声还不低,闻言微微一笑,挥挥手说:“好了,免礼吧。”
“谢将军。”
“听人说,你有东西要亲手交与本将,东西呢?”刘远开门见山地说。
以刘远现在的身份和地位,的确不需要再和这些小人物客套,再说现在是深夜,这个时候来找自己,还是这般偷偷摸摸地样子,一定有什么大事,刘远也就开门见山。
那黄大富小心翼翼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双上呈给了刘远。
一封书信?
让刘远有些吃惊的是,那书信上还打着火漆印记,明显是不想别人知道,就在刘远挑开火漆之时,那黄大富在一旁小声地提醒道:“请将军看完,及时把它烧掉。”
刘远没有说话,抽出信笺一看,脸色马上变了变,沉吟了一下,挥手让亲卫退了出去,一边把信笺放在蜡烛上烧,一边:“让你送信之人,可是姓黄?”满唐春_989 出城迎接_全本全文免费阅读 那张薄薄的信笺上只有三句话:事已败露,皇上态度摇摆不定,望将军好自为之。
刘远一看,马上明白是自己和李丽质的事已经被李二知晓,天下果然没有不透风的墙,从这里可以解释,为什么李丽质都在宫外设府了,但回宫后就一直没出来,就是和小娘她们的联系也断了,明显是事情败露,李二夫妇对她采用了什么限制措施,不过从李二的态度来看,李二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当日是霸王硬上弓的,若不然,以他的性子,也不会还般暗忍。
再说在出征前,李丽质已经和自己表明了心迹,等自己从吐蕃归来后,想办法把她娶过来,这里可以排除是她告诉李二的可能,很大可能是安插的眼线告密或无意中被发现,而能探知李二秘密的人,肯定李二身边之人,送信之人自报是黄大富,那么幕后指使之人呼之欲出,十有八九是那名姓黄的公公给自己通风报信。
黄大富讨好地笑说:“将军果然明察秋毫,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你,正是堂兄从宫中出来,叮嘱小的一定亲手把这封信交到将军手上,幸不辱使命。”
冒这么大风险,自然是想获得好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做好事不留名这种事是万万不能干的,黄大富马上把把这份功劳正了名,也算是证明这封密信的可靠性。
刘远松开手,让最后一点信笺飘落在地上,任由火苗吞噬,这样一来,就再没有了证据,对自己和黄公公都是好事,看到黄大富一脸恭敬的样子,随口问道:“哦,黄公公是你堂兄?”
“是,不敢瞒将军。的确是堂兄弟。”
“不错,不错”刘远转头,拿出一:“黄公公如此仗义,刘某铭记在心,日后自会一份心意送上,这位黄兄弟,你这也辛苦了。这里有一些零花,路上吃碗酒暧暧身子吧。”
黄大富连忙双手接过,接的时候双手一沉,手往下坠了坠,连忙加力这才拿住,心中窃喜。连忙谢道:“谢将军,将军,若是没有别的事,小人先行告退。”
刘远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挥了挥手,黄大富则是心满意足地退了出去。
那袋口并没有系上,刚才瞄了一下。发现里面全是黄金,这份重量,至少有百两之多,折成银子,过千两啊,真是大方,难怪自己堂兄这般上心,有了这笔银子。买田置地,娶妻纳妾不在话下,这一生都可以衣食无忧,刘将军慷慨大方,果然名不虚传。
这一大笔银子,还说是零花,真是拨根毛都比自己的腰还要粗。
计划赶不上变化啊。黄大富走后,刘远苦笑一下,心里寻思着:看来,要改变策略才行了。
有些小人物。平时看起来没什么用,可是有些关键时刻,却能发挥重大的作用,历史上,小人物改变成历史的事例太多了:没在太医灵机一动用药囊丢荆轲,说不定荆轲就能得手,始皇一死,秦朝就不能统一,中原大地就不会统一,或许这片土地一直是国家林立、战火不断、没有那个给楚霸王指错路的农夫,项羽垓下被围,最后自刎乌江,说不定历史上就没有汉高祖这一个名号、没有那个贪婪的宫廷画师,四大美人的王昭君就不用出塞,留下一段名传千古的昭君出塞的绝唱、17岁的普林西普如果不向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夫妇开枪,说不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打响,或许可以避免三千多万人的伤亡
就像这个黄公公,在刘远认识的人,可以说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不过刘远为人随和,出手大方,这个黄公公平日就受了不少恩惠,一直掂记刘远的好,这不,在最关键的时刻跳出来,一下子帮了刘远一个大忙。
李二知不知道、态度如何,这可是非常重要的情报,刘远可以根据李二的态度,从而制定合适的攻略,这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在实施计划之时,也要理顺一些关系,打点一下,必要时候有人帮忙说话。
想想都头大了,幸好,这一次吐蕃之行,又给自己添增了不少筹码,完全达到自己出征的目的。.
“啊,兄弟们,你看,长安”
“长安,长安到了。”
“太好了,终于看到长安了,都加快脚步。”
“醉仙楼的美酒,平康坊的美人,老子可想死你们了,哈哈”
经过几千里的长途拨涉,起早赶晚,历经超过二个月的时间,扬威军终于看到了长安城,大唐的京城,梦里的长安,回到长安,就相当于回到家,能不
高兴吗?不少将士在马上挥动着兵器,高声欢呼起来。
刘远的心情也一片大好,无论如何,这一次也算顺利完成任务,第三次出征,再一次平安归来,还取得辉煌的战功,可谓不虚此行。
其实,能活着从战场上回来,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胜利。
“将军,你看,皇上,皇上还有文武百官出城,在十里长亭接我们了。”手持千里目的候军指着前面,突然高声叫了起来。
刘远抢过千里目一看,没错,身穿皇袍的李二率着盛装的文武百官,已在长亭处等候,一面面旗帜林立,迎风飘扬、一队队禁军侍卫,鲜衣怒甲,显得格外威严,而官道两边,更是站满了兴高采烈的百姓,很明显,他们听闻自己的英雄归来,争相一睹扬威军的风采。
当然,也有不少人是来看被俘的吐蕃赞普的,大唐的军队活捉了吐蕃赞普,这可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有李二的默许,长安报每期都会刊登相关的消息,刘远是长安报的大东家,龚胜自然多有偏颇,每次都大加篇幅对扬威军大赞特赞,以至扬威军在大唐的名气,隐约还凌架在玄甲军之上。
厉害啊,刘远心里暗自赞道:李二虽说对自己不满,甚至很痛恨自己的作为,可是他依然给自己和扬威军最高礼偶,率百官在十里长亭相迎,从这里看得出他的气量和城府之外,也让别人表明,他是公归公,私还私,公私分明,不会因为刘远的过失而抹杀他的功劳。
看来,这事不会那么容易解决,李二的表面功夫做得越足,那说明这事越不容易解决,色字头上一把刀,而这把刀,还真的落在自己头上。
几分风流,就几分折坠,应验了,不过刘远倒也不惧,因为李二的性格刘远一早就摸透了,再说刘远一早就有了对策。
“赵福”刘远突然大声叫道。
“在”赵福大声应了一声,连忙策马走近刘远。
刘远大声地吩咐道:“皇上携着文武百官在前面迎接,还有大量的百姓,整理军容队列,让将士们把头抬起来,把精神给我提上来,可不能在皇上和百官面前丢了脸面。”
“是,将军。”
扬威军训练有素,赵福一声令下,一众将士很快就排列成队,一个个收起笑容,昂首挺胸,成队列向前奔去,这个很有讲究:要有速度,免得皇上和文武百官久等,又要保持队列,免得军容不正,留下不好的印象,这正好体现扬威军的军事素养,至少,来迎接的人,一个个脸上都露出满意的表情。
当斗志昂扬、军容肃整的扬威军出现在李二、文武百官还长安百姓前,一个个都齐声叫好,队伍奔行走时做到序而不乱,一个个神、气、神明显比普通士兵高上一筹、那眉宇间的骄傲、眼中的自信还有那矫健的身手,无一不在彰显着他们是大唐最精锐的其中一支军队:扬威军。
大唐有这样的雄师,大唐有这样的将士,那会怕天下不平,四境不宁呢,这是在场所有人的观点。
刘远率军到李二面前大约五丈的地方勒住了马,熟练地翻身下马,单膝跪在地上,大声说道:“臣刘远,参见皇上。”
一众扬威军将士也跟着翻身下马,跟着刘远齐声喊道:“参见皇上。”
虽说只有几百人,可是众口同声,又是发自肺腑,扯开喉咙全力叫出来,声音之大,响彻云霄,就是站得很远的百姓,也感到一股声浪扑面来,气势惊人。
“好,好”李二连叫两声好,亲手把刘远、关勇、候军等人扶了起来,一边扶说一边朗声地说:“你们辛苦了,你们都是大唐的功臣,你们的功劳,朕不会忘记,大唐的百姓不会忘记,历名也不会忘记的。”
“这些都是皇上的功劳,没有后皇上的旨意和支持,微臣也不可以有今日的成绩。”刘远很识趣地说。
李二的笑容更盛,扶完了几个主要将领后,看着那一排排扬威军战士,朗声地说:“众将士免礼,平身”
“谢皇上”一众扬威军大声地谢过,这才站了起来。
没等李二开口,刘远一脸正色地说:“皇上,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吐蕃觉蒙尺尊公主、吐蕃大论赤桑扬敦、吐蕃茹大将论钦棱还有一众吐蕃皇室家眷、心腹已抓获,就在队伍之中,请皇上圣断。”
ps:有点肩周炎,码字时肩膀痛得厉害,有可能最近几天更新会不太稳定,请谅解满唐春_99o 负荆请罪_全本全文免费阅读 刘远的话音刚落,松赞干布携着几个心腹大臣,低着头,虽说有些不太甘愿,可是还是走到李二面前,一下子全跪了下来,有的失落的声音叫道:“吐蕃松赞干布,参见天可汗。”
论钦棱、赤桑扬敦等人也跟着叫:“参见天可汗。”
李二在少数民族、游牧部落中的威名极高,被奉为天可汗,意思天下的共主,松赞干布这样称呼,倒也合情合理,他虽然是亡国之君,但毕是君,松赞干布是被刘远说服投降的,刘远也给他应有的待遇和尊严,虽说是阶下之囚,不过松赞干布衣着整齐干净,虽说面有颓废之色,但还是保持着几分吐蕃赞普的威严。
看到曾经咄咄逼人的松赞干布就这样跪在自己面前,曾经让自己寤食难安的敌人终于向自己屈服,李二心里有一种莫名兴奋之感,特别是松赞干布当着文武大臣和百姓面前屈服,心中的成就感更强,对一个男人来说,最大的快感就是征服与占有,大唐的雄师征服了吐蕃,把吐蕃从地图上抹去,并入大唐的版图,征服了敌人,占有他们拥有的一切,就是想不骄傲也难。
看到一众跪在地上的吐蕃人,李二并没有马上让他们起立,反而一脸严肃地问道:“松赞干布,朕问你,你可知罪?”
如果松赞干布骑在战马上,手上执着利刃,身后跟着几十万精锐的吐蕃精骑,肯定会大笑李二无知,异想天开,可是成王败寇,吐蕃输了,输得一塌糊涂,除非吐蕃也有火铳或防御火统和火药的办法,若不然,就是再多一百万骑兵。也无济于事,为了家眷的安全,不得不低头,只好恭恭敬敬地说:“知罪”
“哦,那你说说,这罪在何处?”李二还是没有放过他,继续朗声地问道。
大唐与吐蕃积怨已久。其实早在两国开战前,李二就很痛恨松赞干布,作为天可汗,理应得到所有人的尊重,李二也喜欢的被人尊重的感觉,可是松赞干布持着吐蕃兵强马壮、再加上当时大唐并没有破解高原作战之法。松赞干布日益骄纵,多次不听调宣,多次应出现的场合,也托病不来,求亲不成,直接兵寇淞州,把“天可汗”的脸打得啪啪响。好脸面的李二,能不窝火吗?
再加上后面毁亲、屠城等举动,早已不可调和,为此,在国库极度紧张的情况下,用发行债券的方式,毅然对吐蕃出兵,现在罪魁祸首就在眼前。李二自然不再给他半分脸面。
 
; 原因很多,最直接的原因是大唐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
“知道”松赞干布低着头,一脸惭愧地说:“我受奸佞之人蒙蔽了眼睛,多次做出对大唐不利之事,犯下很多不可饶恕的过错,有愧天可汗的信任和扶持,松赞干布自知罪孽深重。不敢奢望伟大的天可汗原谅,只望天可汗慈悲为怀,放过家眷和手下,我就心满意足了。”
松赞干布这么爽快服软。倒是出李二的意料之外,看着跪在地下的松赞干布,一时倒也犹豫起来,长孙无忌知道李二的顾虑,马上献策道:“皇上,此事兹事体大,我们需要从长计议,依微臣之愚见,可找一个处幽静之地,先将松赞干布一家安顿,其它之人,分开监禁,待我们查个清楚,再另行处置好了。”
“国舅所言甚是”李二点点头,大声吩咐道:“胜业苑有一处宅子,把松赞干布一家暂且关押在那里,剩下之人,全部打入天牢,留侍听审。”
一时半刻,也不知怎么处置松赞干布,放他不可能,放虎归山,后患无穷、杀他也不划算,松赞干布对大唐来说,还有利用价值,不能轻易丢弃,再说要是把松赞干布杀了,那么再有战斗,那些敌人就不会轻易投降,因为他们会以为,就是投降也难逃一死,这样一来会激起他们的死志,古也有杀俘不祥之说。
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关起来,然后视情况再说。
“是,皇上。”
松赞干布被押走之时,对李二行了一个礼,有一些感激地说:“谢天可汗怜悯。”
很快,就有禁军侍卫来接手,把松赞干布一行全部押走,分开扣押,而待遇也截然不同,松赞干布是皇族,李二对此有优待,一家可以住在胜业苑的一幢宅子内,而其余人则没那么好运了,全部关押在天牢。
还好,是天牢,不是直接送入死牢。
“看到松赞干布这般下场,真是解气。”萧禹在一旁高兴地说。
长孙无忌点点头说:“他们的作为,就是死十次也难辞其责,不过暂且关押,协助调查。”
“擒获吐蕃赞普,这样四境平了,皇上功德无量”
“一下子增加了那么大的疆域,皇上,可喜可贺”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尉迟敬德也高兴地说:“没想到松赞干布这般顺利,也不知刘远这小子这么劝他的。”
“扬威军,果然非常厉害,不服不行啊。”
“扬威将军是我们大唐的福星福将。”
松赞干布一行被押走后,众人先是感叹一番,高歌颂德一会,就开始锦上添花地夸奖起扬威军一行,其中也有不少权贵,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扬威军,开始在人群中着眼打量起来,突然,有人大声叫起来:“咦,刘将军呢,怎么不见了?”
“对啊,好像有好一会没见他了。”
经人一提,众人这才醒悟,的确好一会没见刘远了,对了,刘远向李二禀报抓到松赞一行时,等李二审问时,就身走了,众人为为他有什么事,没想到他一直没有回,,这么重要的时刻,跑到哪去了?
李二的脸抽了抽,有些不悦说:“扬威将军何在?”
崔敬也有些无言,这个刘远还真是放肆,这重要的时刻,跑到哪了?换作别人,崔尚书也就不趟这浑水了,不过此人是刘远,自家的女婿,刚刚说半个子的人物,不能不管啊,闻言只好硬着头皮替他说话道:“估计是要处理什么事情或身体欠恙吧。”
就在众人奇怪之际,突然间,有人大声说:“咦,那不是刘将军吗?他要干什么?”
“啊,这是”
“效仿古人?”
“这这是干什么?”
不仅满朝文武百官吃惊,就是崔敬和李二也被刘远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而一旁围观的大唐百姓,一个个议论纷纷,对着刘远指指点点,有学问的老学究开始卖弄学问了:“你们看,这叫负荆请罪,这个典故出战国时期的赵国,当时赵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一文一武,蔺相如立了几次大官,那官职反而在廉颇之上,为此,大将军廉颇心生不满,再三扬言给蔺相如好看,而蔺相如知道后,一再避让,让廉大将军更生骄傲纵之色,后来无意中得知真相后,知道自己误会了,于是廉颇就负柴去找蔺相如承认错误”
人群中老者说得口沫横飞,而小崔尚书,则是掉破眼镜:刘远正光着上身,背着几根木柴,一脸决然地走李二走去,这是.大唐版的负荆请罪?
立功无数的大英雄刘远,到底犯了什么样过错,需要这般做?
李二的脸抽了抽,他也不明白,刘远要是要干些什么。
“刘将军,你,你这是干什么?你是大唐的功臣啊,将军不是喝醉了吧?”一起跟随来迎接扬威军的太子李承乾,好奇的问刘远道。
刘远朗声地说:“太子殿下,微臣做了一件错事,若是皇上不惩罚,刘某都无颜跨入长安城半步。”
什么事这般严重?李承乾大吃一惊,等他想询问之时,刘远已经走到李二面前,单膝跪地,一脸正色地说:“参见皇上。”
李二也被刘远雷得不轻,这明明是一场迎接功臣的活动,美酒都备好了,没想到刘远突然弄这么一出,不由皱着眉头说:“刘将军,你这是干什么?”
“臣有罪,请皇上责罚。”刘远大声地说。
“哦,你何罪之有?”李二脸色一动,马上问道。
一时间,全场静成一片,不光文武百官目瞪口呆,就是长安的百姓,更是鸦雀无声,一个个屏气凝神,伸长耳朵,准备倾听一下这个已经带有传奇色彩的将军,到底犯了什么错,而他负荆请罪的目的,又是什么。
“小姐,姑爷他,他怎么啦?”人群中的春儿,一脸紧张地询一旁崔梦瑶。
长安的百姓能来,刘府的家眷自然也能来,看到这样异常的一幕,众女都呆滞了。
小娘也紧张得拉着崔梦瑶的衣袖说:“梦瑶姐,师兄,师兄们不会出什么事吧?”
不光小娘担忧,杜三娘、胡欣、裴惊雁等人,也是一脸担忧之色,今日她们是特地来迎接刘远,看看自家夫君或未家夫君是何等风光,没想到刘远突然弄出负荆请罪这一出,一下子把众女都给吓着了。
崔梦瑶摇摇头说:“此事,此事我也不知,不过最近都是利好消息,没听过唐军有什么挫折,是一溃六十里那次?也不对啊,那应是候将军的责任,相公就是再有能耐,也只是指挥扬威军那点人,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