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聊斋世界当书童 > 第四章童生试
林易将那串佛珠里里外外仔细观察了一遍,也没发现什么特别之处。
想到临别时番僧说的话,说是佛珠只能用来防身,林易本以为能得到什么修仙的奇特功法,原来是自己想多了。
接下来的一天府里异常平静,打听到小鹅居然一天没有出过房门,说是生病了,王生和夫人陈氏都很担心,还请了县城好几个大夫过来去看望她。
林易也落得清净,捧起了圣贤书,研究起了学问。
通过小书童的记忆,林易大概了解到这个聊斋世界的科举制度。
他明天要参加的童生试一共要考三天,每天一道命题诗词,前三十名可以取得秀才资格。
当然了,这个世界没有李白,没有杜甫,更没有白居易,这让林易白白捡了一个大漏。
临近傍晚的时候,灵儿给林易送来了晚饭,一个大鸡腿加上一条大鲫鱼,食物里虽然没有林易前世哪些调料,但更多了一份食物本身的原滋原味,让林易吃得好不过瘾。
“小易,明天就要去县学参加童生试了,今天好好休息,希望你能博得一个秀才回来,我好叫夫人提我们的婚事。”说到婚事,坐在一旁的灵儿俏脸一下子就红了,平时大大咧咧的一个人瞬间变得扭扭捏捏起来。
看着灵儿一脸娇羞的样子,林易非常尴尬,回道:“能不能正常一点,你这样有点娘啊,我受不了。”
灵儿立刻瞪了林易一眼,骂道:“人家本来就是女孩子,你就是一个木鱼脑袋,不懂风情。” 首发网址https://m.xswang.com
“怪我啰,对了,小鹅姐姐一天没出门,大夫有说得了什么病吗。”林易试探性地问道。
“大夫们也找不出病因,但小鹅姐姐整个身子烫得吓人,莫不是你把风寒传染给了姐姐。”想起昨天晚上小鹅给林易送药,又看到了林易脚上穿着的新鞋子,灵儿心里不是滋味,暗暗吃醋。
林易打起了马虎眼,说道:“她送完药就走了,走的时候还好好的,应该不是我传给她的,你别乱讲话,这话传到老爷的耳朵里,我可能要扫地出门了。”
“你要是被扫地出门才好,免得让我整天担心害怕。”因为小娥实在是太漂亮了,灵儿有点担心林易会被小娥勾了去,说着气话。
林易调侃道:“那我现在就和老爷说,让他把我扫地出门,你就再也不用担心了。”
“哼,说的什么混账话,早知道不给你备好卧具和餐食,让你在童生试的时候渴死饿死困死。”说着灵儿将竹签编织的行李背囊一脚踢翻在地,这行李本来是带来给林易考试的时候用的。
“我还是喜欢你刚才有点娘的样子,很温柔,没有那么霸道。”林易笑着说道。
聊斋的世界,女孩子都讲究三从四德,不温柔很霸道这些字眼让灵儿气得说不出话来,一句道别的话也没说就走了。
林易自言自语道:“古往今来,这女孩子的脾气还是一样啊,没变过。”
灵儿前脚刚走,王生和夫人陈氏过来了,送来了笔墨纸砚,王生还告诉林易要是能考中秀才,答应将已经荒废许久的老宅给林易居住,算是给他和灵儿的婚房。
林易本来和这个王生没有什么感情,但王生为人如此厚道,还把自己的老宅送他,林易只好一顿拜谢,心里想着考完童生试请那个番僧前来驱魔,将小娥收服,也好报答王生的恩情。
聊完考试的一些注意事项,王生和夫人陈氏便和林易道别了。
洗簌完,林易早早地躺在了床上,很快沉沉地睡去。
不到子时,灵儿便叫醒了还在睡梦中的林易,背起行囊,林易拿着县学的推荐书,直奔贡院考场。
考场在太原县的东南角学子路附近,离王府很近,又有灵儿和看门的阿狗引路,倒也不难找。
想起前世高考前因为车祸来到这个世界,不禁有些唏嘘感慨,同时希望能在这个世界考到一个好名次。
考场的布局很简单,每个考生都是独立单间,规格都一样,房高六尺,长四尺宽三尺。
让身高六尺五的林易在里面实在是憋屈了,根本站不身来,想着接下来的三天吃喝拉撒睡都在这个小隔间里,对于这个瘦瘦弱弱的身体算是一个不大的考验。
凭着发放的号码牌,林易来到甲字八号房。
因为考试在第二天,大多数考生都会拿出被褥补觉,林易也从背囊里掏出了一个红色的被褥,淡淡的香味和灵儿身上发出来的一样,感受到了这个小姑娘对小书童情谊的真诚。
等到第二天在考场林易醒来的时候,监考员已经开始发放试题。
第一天考试的内容是以咏柳为题,大多数考生也是有备而来,像这种写柳树的诗词日常也创作了不少,算是比较简单的。
林易想到了前世唐代大诗人贺知章那首名传千古的《咏柳》,马上奋笔疾书。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遍写,林易心里一边默念道。
写完之后,林易检查了两遍,觉得没有什么错漏,便提前交卷了。
监考员刘侍郎看了一眼林易,发现是个十五六岁的毛头小子,忍不住露出了轻蔑之色,觉得林易就是一个喜欢好勇斗狠的愣头青,他没见过哪个学子考试不到一刻钟就交卷的。
不过接下来的两天,刘侍郎发现这个毛头小子每次都是提前交卷,打听到这小子只是王生的一个小书童,觉得甚是好笑,认为是哗众取宠。
这场童生试,刘侍郎看好吴知县家的公子哥吴能和章知州的外甥胡生,还有大司马家的远房亲戚司马真,三人都是太原县一等一的后生,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在文人的圈子里也有点名气。至于像林易这种考生刘侍郎见得多了,跳梁小丑罢了,在他的记忆中,发榜的时候疯掉一般都是这种人。
交完卷的林易却不知道监考员如此看轻他,此时的他表现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非常淡然地品着茶水,吃着灵儿亲手给他做的桂花糕。
为什么这么淡定,监考员刘侍郎就不知道了。
第二天以明月为题,林易拿出了苏轼的《水调歌头》,第三天以七夕为题,林易又拿出了秦观的《鹊桥仙》,那都是万中无一的佳作,任何一首诗词拿出来都能流传千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