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爷还活着!
这是吕薄冰出蕴谷关后最想说的话。
数日前他还只是一名贵族学院足不出户的学生,没打过战,没认真杀过人。大央国最强诸侯秦王不知怎么想的,突然钦命他为全权特使,西出蕴谷关,前往敌国图琅。
同行的有二百六十一人,包括二百名黑甲精骑,这是秦王麾下精锐中的精锐,战斗力强悍。
初出茅庐,战战兢兢,风光是没有的,危险是大大的。
果然,尚未出关,便遭自己人截杀。
一场血战,他真正学会了杀人,亲眼目睹断头飞上天,血花飞溅。只差那么一丢丢,他就去阎王爷那去报到了。
特别是腰腹那一枪,让他的血流干,昏睡了五日,到现在还隐隐作痛。要不是秦王世子妃宠他,教会他炼制独门秘药生机丹,他已经是个死人。
同行的还剩下一百六十二人,包括一百六十名黑甲精骑,不会说话的小佳以及在马车昏睡的香悟空。
郑关西你这个王八蛋!
他心中愤懑,忍不住暗骂。
一秒记住https://m.xswang.com
镇关西何许人也?
大央国秦王属下,蕴谷关元帅,手握重兵三十万,竟对他一介无名之辈下手。
他又恨又怒。
不过,既然活着,就要争一口气。
或许小爷真是天选之人,命大福大!
秦王殿下,你等着。他暗暗发誓,小爷答应你的,只要小爷活着,两年内一定回来。
奉先十九年,腊月,关西。
大漠广袤,沙海一片死寂,只剩下阵阵阴冷的寒风,像刀一样刮在脸上,刺骨的寒冷。
天地苍茫,只有一种单调的灰黄色,仿佛大自然在这里把汹涌的波涛、排空的怒浪,都收集到了一起。
西出蕴谷关,吕薄冰策马奔腾,目标图琅大营。
他有些郁郁寡欢。
即将与图琅元帅盖思登相见,那个大央的死敌,传说中凶神恶煞的男人。作为一个刚出道的秦王特使,没有足够的经验与之打交道,心中忐忑不安。
还有,他心忧着小松。
他的书童,那个冉冉升起的天文学家,那个朝夕相伴的小松,被郑关西的人重创,断箭卡在背部取不出来,导致伤口化脓,不得不紧急送往图琅大营。
他复原了吗,还是变得更不好?
吕薄冰不敢去想。
图琅大营是一座巨大的土木堡,立在苍茫的天地间,雄浑而巨大,出使的队伍离主门还有一段距离,被一彪人马拦住了。
吕薄冰勒住缰绳,随行人员也都停了下来。
对面约有三百人,每个人都身穿铠甲,骑着高头大马,并且还多带了一匹马。为首的是一名约四十岁的壮汉,手持大板斧,骑着一匹健壮的大黑马,碧眼金发,长相狂野。
壮汉挥舞着大板斧,呜呜哇哇说了一堆。
他说的是图琅语,吕薄冰只会说大央语,完全听不懂。
什么意思,吕薄冰郁闷地看着他,是迎接我还是不让我进去?
迎接客人应该带着翻译的啊,哪有挥舞着板斧的。
盖世天那个王八羔子,人在哪呢,也不出来迎接。
盖世天是盖思登的儿子,说起来算是吕薄冰的朋友,也是他促成秦王任命吕薄冰为特使,小松就是他送到图琅大营的。
“在下秦王特使何童,是盖公子的好朋友,特来拜见盖元帅,请将路让开。”人在屋檐下,吕薄冰尽量的客气一点。
是的,聪明的你没看错,他是冒名顶替的,吕薄冰这个名字虽然正儿八经,但见不得人。
他在贵族学院的名字是何童,玉面秀儿何童,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一个县令之子。
很少有人知道,他是被逼的。
这个壮汉就不知道,呜呜啦啦,呜呜啦啦,完全没有让开的意思,而且板斧挥得更凶了,似乎在赶他走。
吕薄冰火大,盖思登是这样的待客之道吗?
这些日子他一直心中有气,还有些憋屈,有打人的冲动,若不是在图琅大营前,他立刻让对方好看。
人多了不起吗,二打一了不起吗,小爷就不信你这三百破兵能打得过精锐中的精锐黑甲精骑。
“请让人通报盖公子,就说何童要见他。”吕薄冰忍住气,一边说话,一边打着哑语。
他希望对方能看得懂。
他错了,壮汉听不懂,即便听得懂,想必也不会听的。
大央与图琅是世仇,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壮汉没有一上来就砍他已经不错了,哪还想跟他多说话。
他拨动马匹,挥着大板斧砍了过来。
什么意思,真要打架才能进去?
吕薄冰还没动,一旁的小佳怒了,抽出了腰间软剑,拨马迎了上去。
这位异域风情的大美人,别看她长得妩媚动人,身手可不弱,力气比很多男子都大,打架绝不含糊。
“小丫头,退下!”吕薄冰大喝一声,纵身一跃,青锋剑出鞘,一剑寒光攻向壮汉。
他刚到弱冠之年,小佳年纪稍稍大些,名义上是他的丫鬟,实际上二人之间很奇妙,似姐弟又似兄妹。
他喜欢以小丫头称呼她。
小佳虽然武功了得,但兵器是软剑,马上作战经验也不足,他怕小佳吃亏。当然了,他马上功夫也很一般,兵器也不适合,因此不愿意马战,情愿做步兵。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既然进不去,那就打一架,把动静闹大一点,看看盖思登是什么意思。
他不信盖思登能拿他怎样!
************
备注:(简单的介绍一下背景,看不懂的去面壁,喜欢的搬好小凳子。)
在一个遥远的时空,那里称为九州。九州大地大大小小超过百国,最大也最强的国家是央国,又称大央。
嘉明元年,太子皇天命以弱冠之年即位,是为嘉明帝。
嘉明皇帝以仁德治世,政治清明,百官用心,百姓安居乐业,引起万邦来朝,史称大央盛世。
嘉明十五年冬月,某一日上京朝会,嘉明帝与六叔秦王皇顺宗在朝堂上发生争执,秦王一气之下回到封地,从此再不上朝。第二年三月,秦王在秦脉山春狩,射得一只猛虎,因嘉明帝属虎,世人议论纷纷。
及至六月,既秦王射虎三个月后,嘉明帝暴薨,年方三十六,谥号仁皇,遗旨传位给五叔魏王,消息传开,九州震惊。
仁皇壮年陨落,各种传言满天飞,诸王一片质疑之声,然而朝中各重臣谨遵仁皇遗命,大力支持魏王,魏王得以顺利登基,并拟定次年一月一日改元奉先。
四年后,奉先帝稳固了帝位,深感藩王势力过大,威胁朝廷,拟秘密削藩,率先对实力最为强大的六弟秦王动手。
消息走漏,引起诸王警觉。
秦王与二哥齐王、四哥楚王商量后,联合其侄韩王、越王、吴王及赵王共七人起兵反叛,奉先帝未能做好准备,仓促迎战。一时之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史称八王争霸。
战争整整持续了十五年,仍没有停止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