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不知道我爸也重生了 > 第86章 86
新空出来的房子跟服装店这间面积差不多。
有之前的合同在, 塑料厂那边很快就把条子批了下来。
不过打通墙面得放到最后,先把那边的门窗换了, 再把灯什么的安上。
要不然叮咣五六全拆完,一天也安装不起来,里头的墙再通开,那不是擎等着人家半夜进去偷东西吗?
骆常庆瞧着空荡荡的屋子开始琢磨装修的事。
这边是平价店,跟旁边那间风格不同,得重新定一套架子。
开起来除了便宜的西裤、牛仔裤,还能把那批运动服摆出来。
便宜的松紧布鞋他还没开始主推,到时候可以摆在这边一起出售。
“嘶——这边好冷啊!”骆听雨好奇的跟着她爹过来看, 一进门就忍不住吸了口凉气。
那边挂着满屋子衣服, 有俩煤球炉子坐镇,冷的没那么刺骨。
新租的这间就不一样了,就跟钻冰窖里似的, 还不如外头的太阳天暖和呢。 记住网址m.xswang.com
“你咋过来了?”骆常庆没想到跟了个小尾巴, 他给闺女正了正围巾和帽子,给她把小脸捂严实, 光露出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
往外一瞧, 他老丈人在外头盯着,见自己看见九九了才转身回去。
“我也想看看咱们的新铺子啊。”骆听雨小手藏在棉手套里, 两只手套中间连着毛线, 挂在脖子上,防止把手套摘下来的时候再丢到哪儿一只。
她棉裤棉袄穿得也全,配上两只戴着厚棉套的爪子,整个人圆滚的犹如一只行走的粉色企鹅。
粉丝企鹅仰头问她老父亲, “爸爸在这边看什么啊?”
“我看看这铺子咋装修啊!”骆常庆说着心头突然一动, 冷不丁问道, “九九觉得咋弄好?”
骆听雨眼神飘了下,心说恁是认真的吗?
她主意是不少,就怕成篇大论的说老父亲受不住。
只能胡说八道的回:“跟咱那间一样不就行了?把墙刷白生生的,还有妈妈买的挂衣服的架子……”
骆常庆说不上是啥情绪的眼神从闺女脸上收回来,摇头笑着叹了口气,他到底在期望啥呢?
/> 骆听雨也知道老父亲这一世挺拼挺累的,她已经很努力的在引导妈妈了,不过老父亲这里还是有可聊的地方,就又大声道:“爸爸,要不你学学妈妈,从书上看。”
“最近妈妈买好多书,还想让爸爸比着书上的衣服进货呢。”
骆常庆又叹着气揉了揉闺女脑袋上的帽子,他当然知道文霞买了不少杂志回来,学上头的服装搭配,可这时候装修行业还没兴起,找本关于装修的书太难。
上回装修旁边那几间时他就跑过一趟书店,要是能找着这会儿就不用发愁了。
平价商店以走量为主,东西不用摆的那么精致,所以在愁了片刻后大体的轮廓就勾勒出来了。
还是找之前的人来拆换门窗,弄完门窗把地面修整好,墙刷好,最后通墙面。
反正面积是固定了,骆常庆带着尺寸出去跑了一趟,把能买到的材料买回来,还找人定了货架、整排的衣架、柜台等。
骆听雨又开始自己的咸鱼生活。
想待在家里就待在家里,不想待在家里就跟着妈妈和姥爷来店里玩一天。
吃吃喝喝看看电视,听听收音机。
每天抽出两个小时给自己充充电,再惬意不过。
文霞店里的营业额很稳定,周末会爬个小高峰。
周边几个区过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文霞也跟人家说了铺子扩张的事,等那边开了业,就是以平价商品为主,提前做着宣传。
那边抓抓紧,年前还能摆上卖几天。
骆常庆把这边的材料买齐,有文霞和他老丈人盯着装修,自己又回了津店。
那边好几个县城还没跑呢。
他最后这次进货要的数量可不少。
鸭绒服比防寒服价格高,但它卖的比防寒服好。
加上自己又跟厂子那边订了一批黑色面料的,所以几个颜色加起来,光鸭绒服得有上万件,防寒服反而只拿了三千件。
当然,进价也给他往下降了将。
毛衣他天南海北的攒货,都没弄这么多。
年前本来都不打算进货了,可没想到卖了几天后意外进的牛仔裤销售量突然暴增,受欢迎程度远高与加厚西裤,它不够卖了。
骆常庆只考虑了两分钟,就决定再回趟穗城。
因为卖裤子的老板跟他不熟,电汇的速度也没那么快,人家不可能先给他发货。
太耽误时间。
再者,也想过去看看这种牛仔裤还有没有其他的颜色款式,再进点别的。
同时也帮媳妇儿看看穗城有没有跟服装有关的杂志刊物。
&nb sp;他给赵卫国留了两百条西裤,鸭绒服和防寒服只留了样品,有问的就告诉人家没有现货,只接受登记预定,到时候送货上门。
反正也不收押金,还给送到家里去,把钱预备好在家等着就行。
骆常庆玩了一波饥饿营销。
他明明还有好几千件没卖出去呢。
赵为国这小伙子才几天功夫,脸上多了两坨红,军大衣加身,说话啥的与前两天相比嘴皮子溜了许多。
但他也出了点小意外。
跑去县城学他小姨夫开摊子卖货的时候,不知道啥时候让人顺走了一条西裤。
他也没告诉骆常庆,交钱的时候从自己的收入所得中扣出来了。
损失这十来块是挺让人心疼,可也涨了经验,再出去卖东西把自己摊子守的严严实实,觉得能跟他小姨夫一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了。
骆常庆的衣服摊子在津店卖的这么火,不可能碰不上农药厂的职工。
刘翠云的工作恢复了,她比刘美青的情况略好点儿,最起码她没进去,就是大崖村的邻居去闹,厂里才让她暂停工作,先把家里的事弄好。
张金水回去挨家挨户的赔礼道歉,现在案子结了,院子也解封了,两人就是想把那院子卖出去。
刘翠云的意思是最好卖给不知情的人,里头住进去人了,周围的邻居估计也没有那么怕了。
张金水就觉得她是痴心妄想。
这年能买起院子的人本就不好找,有那个实力的人他们惹得起吗?
纸能包住火?
回头人家知道了不还是得有别的牵扯?
/> 可院子还是得想办法卖掉,换换主人也好。
这两天厂里不少人买鸭绒服,刘翠云看着好看,也想给张金水买一件。
她主要是相中那正红色了,瞧着精神又喜庆。
加上考虑到这段时间触这么大霉头,添件红色的能‘震一震’。
那牛仔裤也不错,不是那种夸张的喇叭裤,喇叭裤她家金水不穿,就普通款式,可料子却着实好。
就问了问哪儿有卖的,专门骑车过去一趟,到了街口那里,她都挤到人群中间了,刚要张嘴喊的时候,才看见卖货的人是骆常庆,当下脸一变色,转身就挤出来骑车回了厂里。
骆常庆不是跑到省城去了吗?他不是卖菜卖水果吗?咋还卖上这么时兴的衣裳了?
而且瞧着那摊子,火的一塌糊涂,所有人都举着钱往里挤,好像上赶着给他送钱一样。
刘翠云总觉得骆常庆不应该混的这么好。
当初他要是不退,家里也就摊不上那桩事。
她对骆家怨言还挺大。
晚上犹豫了良久,还是跟张金水提了提白天的事。
谁知道张金水半点都不惊讶,还道:“人家在这儿摆好几天摊子了,昨天我就看见他了。”
还打了个招呼。
两人确实没多聊,骆常庆太忙,顾不上跟他寒暄,而张金水瞧见那摊主是骆常庆,也是硬着头皮过去说了两句。
他总觉得刘翠云当初变相的把骆家撵走,才有了后来的报应,感觉太丢人,有些没脸面对他们一家子。
不光碰见骆常庆,他还碰上胡同里的邻居了。
他跟村里邻居倒也没闹到见面不说话的地步,但张金水觉得这回邻居说的那话,就是故意说给他听的。
——人家骆常庆在津店买院子了!
张金水心里就更复杂了。
他跟刘翠云的想法不同,他是觉得愧疚;刘翠云则完全不承认自己之前暗搓搓想撵人家走的行为,就是觉得骆常庆当初不应该不履行协议提前退房。
不过刘翠云现在只能把怨怼闷在心里,公婆不愿意听她这么说,张金水也不站在她这边。
压住想往外喷的冷嘲热讽,尽量语气平静地道:“他咋又回来了呢?这是不卖菜了啊?”
别是在省城没混出样来,又折回来的吧?
张金水哪知道具体情况?
只道:“小骆多勤快啊,也能折腾,卖衣服肯定比卖菜挣钱。”
“对了,他们家来津店买院子了,我碰上咱胡同的人,听他们说的。”
刘翠云又坐不住了,惊讶道:“啥?他买院子了?他买得哪里的院子啊?他咋不买咱那套呢?当初要不是他……”
见张金水不满的眼神看过来,刘翠云悻悻地住了嘴,可心里却是翻着绞着那么难受。
以前走街串巷卖菜的骆家,如今不光摊子越干越大,开上机动三轮,现在竟然在津店买院子了。
这让她难以接受。
确实,一般人都很难接受。
——毕竟她一直在找有能力买得起一套院子的人,结果是她一直瞧不上 的人现在有了这个实力。
很嫉妒,很难受,却又拿人家没办法!
骆常庆才不去管这两口子怎么想,他这回奢侈了一把,去穗城是从省城走的,让张斌帮他搞到了一张飞机票,直接把路上的时间省出来了。
到了穗城直奔批发市场,找到了上回那个老板。
这老板叫乔威虎,看见骆常庆还挺高兴,上回那批毛衣他分了三次发出去,一件不剩。
小赚了一笔。
知道骆常庆回来进便宜的牛仔裤,他也很积极,忙道:“你要多少啦?”
骆常庆估摸了一下,那牛仔裤过完年也能卖,而拿货多的话他还能再往下压一压进价。
也不局限于与牛仔裤,其他便宜的西裤也行。
他瞧着现在地上摆着的衣服里有条格子的,这个看着就不错。
就道:“如果价格合适,一万条我也拿得起。”
等正在装修的那间店一开,也得铺点货。
乔威虎深吸了一口气才又跟骆常庆确认了一遍,他态度越发热络,拍拍骆常庆的肩膀道:“哥们,我一定让你看到我诚意。”
/> 骆常庆没时间去制衣厂磨,如乔威虎,他们常年跟各个制衣厂打交道,关系都淌出来了,找他们省事。
真要磨厂子拿更便宜的进价,也得等过完年。
明年一年的时间呢,他也多淌出几条路子,等再到年底,他的选择也就更多了。
乔威虎用他的经验先给骆常庆挑出几条让他选。
“牛仔裤都好出货,尤其这两个颜色,漂亮,料子又好。”乔威虎见骆常庆拿格子的裤子,又忙道,“你眼光好,这格子西裤很洋气啦。”
骆常庆并不会被恭维到美的不分南北,他有自己的判断。
格子裤刚才一眼就相中了,并不是被乔威虎左右才决定选的。
最后定下两款牛仔裤、格子裤、黑色或灰色西裤。
样式得说的去,价格还得便宜。
乔威虎也确实够意思,他还帮骆常庆从别的摊子找款式漂亮,价格又便宜的裤子。
又淘到两款牛仔裤,颜色跟那两款有点出入,版型不同,带点印花,进价也不贵。
骆常庆的进货又超标了,前前后后挑了八九个款,进货量也到了一万五左右。
进进出出好几趟才把货倒完。
其中还多进了一批大翻毛领的皮衣。
货也不多,总共两百来件,都给收了。
他这么一弄,市场上都知道来了个大客户,好多人主动过来推销自己衣服。
骆常庆没再从这边挑,倒是加购了一批布腰带、钱包、手套和袜子,依旧是当添头的东西。
在这边转了一圈,他还去了成大发那边一趟。
这回就多了一款新款毛衣,骆常庆也放到了车子上。
其他的库存还足,就没再进。
让成大发帮他介绍了个相对可靠的人弄了张机票,第二天上午出去跑了一圈,下午坐飞机飞了回去。
坐火车光过来就三十来个小时,这次进货加来回总共才两天。
还是飞机方便!
给文霞的店里留了一批翻领皮衣,看了看装修进度,还又给张斌那边送了一批海鲜过去,次日返回了津店。
赵为国很能干,短短三四天的功夫,光鸭绒服订单接了八十多个,留下的裤子全卖完了,也在巴巴的盼着他小姨夫回来。
骆常庆先回了趟村里。
把新进到的裤子摆出来,廖春华开始掏钱进货,觉得这件好卖,那件也好卖,每一款都拿了点儿。
之后去了趟新沣村,跟赵为国结完账,直接带着他出门了。
文梅这两天光给大儿子衣服上缝内口袋了。
刚才见了骆常庆还说他:“你也真放心!”
赵为国一条裤子提五毛,可他不是一件卖五毛啊,他得把全款收着。
西裤便宜,一条十四,十条就一百四,上百条就一千多,赵为国身上竟揣钱了。
而且赵为国一分不掏,先拿货直接卖,卖完了再回去送钱。
也就是实在亲戚敢让他这么干,其他那些甭管是摆摊的还是开店的,有哪个是不支本钱就拿货出去卖的?
文梅也是反复叮嘱大儿子,身上的钱可得装好了,千万得给他小姨夫收好。
骆常庆也是偷个巧,知道这小子前世能自己开起小公司,就不是个笨的。
靠得住那当然更不用说,靠不住也不招呼他。
送货的事交给小伙子去干,骆常庆还是摆摊,并且开启紧迫式销售:“别犹豫啦,最多再在这边待三天我就换地方,等你返回头来想买,找都不知道去哪儿找我。”
&nb sp;“一个来月很长吗?眨眨眼就到年底,我卖的货多抢手都是有目共睹的,你觉得等到了年底我手里还有东西卖?”
“皮衣穿起来显得人也精神啊,而且过完年还能穿一两个月…这领子是活的,能摘下来,过完年天一暖和,你把毛领子摘下来,又换个样式,一件衣服两种穿法……”
“鸭绒服的料子咋就太亮穿不出去啊?这可是咱们国家登山运动员穿的衣服,以前都不对外出售的……”
“牛仔裤这几款闭着眼随便抓,哪款都好看!”
骆常庆也确实对得起大家,第三天上真走了,没回自己那边的县城,从津店往东,去了隔壁县。
从津店算距离的话,去隔壁县跟回自己县城差不多的路程,也不是很偏,赵为国的路线也就跟着改了。
省城的房子到了打通墙面这一步。
这边墙上的衣服暂时撤了下来,塑料厂还给了他们一块塑料布,打通的时候用塑料布隔开,避免灰尘飘到店里的衣服上。
挡肯定挡不全面,文霞就勤快着些,不住的拍打。
地也是一遍接一遍的清扫。
而且跟装修师傅商量了下,减了一道步骤。
地面先不打了,弄地面是最耗时间的一步,抹上水泥还得等着干。
要是连着晴天还好,干的快,如果一直都是阴天,那啥时候才能开起来呢?
真要装修就等过完年再重新弄一下。
这样就简单多了,把通开的墙修整好,墙面刷一遍,新安装的门窗瞧着就新,窗明几净的,屋子一下亮堂起来。
骆常庆定的架子、货柜啥的也弄好了,文霞让他爹过去说一声,人家给送了过来,抬进去摆好。
文霞这才知道骆常庆定的柜子是一租玻璃柜。
挂衣服的架子也是她在百货大楼看见的那种,能一挂挂好几排。
除了衣架、柜台,还有一组货架,看尺寸就知道是摆到西墙上的。
也不知道他准备用来放啥。
新铺子弄起来,文霞要擦货架柜台,那边店里还不住的来人,鞋店那边也有顾客,就有些忙不大过来。
正巧,张斌帮她找的人到了。
招人自然是骆常庆的主意,他早就在做准备了。
就算不多开一间铺子,也得为年底做准备,人肯定得提前招,到时候现抓不行。
但是招人也有讲究。
文霞起初还以为骆常庆要从胡同里找,甭管是许秀芝还是张慧,都在家闲着。
骆常庆笑道:“从哪儿找都不能从胡同里找,这年头工作也是稀缺资源,你用这个不用那个,平白多惹麻烦。”
又道:“你不是说工商局上个月来店里查过吗?”
文霞道:“对,说是例行检查,也没太为难我们。”
“一趟是例行检查,如果后头还来呢?年底关键时刻他们一趟趟的来呢?店里不得安宁,咱心里也总觉得是个事儿。”
文霞不明白这跟招人有啥关系。
等骆常庆细细跟她说完,她才恍然地惊讶道:“这样…行吗?人家工商局领导的亲戚还能看上这样一个工作?”
现在国家虽然鼓励个体户,可文霞也知道,很多人其实还是瞧不大上的。
上回文霞跟他说工商局的人来过后,骆常庆就找张斌,张斌没有直接认识的人,但他在招待所接触的领导多,拐弯抹角也能搭上条关系。
可要说直接找人搭线强行去攀关系这那的,人家不见得回应。
但是领导家里都有那么几个闲置在家的亲戚啊。
他也没别的意思,就是让张斌帮忙找俩店员,不用多了,两个就够。
工资呢,试用期三十五,过了试用期四十五。
不过也有要求,就是人一定得机灵、踏实肯干,试用期不合格,肯定得刷回去。
张斌多圆滑啊,他也没摆出一副上赶着的样子,就是认识了之后引开个话题,再无意中提一句:“我一个哥们开了个店,这两天让我帮他找俩店员,我上哪去给他找啊?又要求年轻机灵、还要踏实肯干能吃苦。”
“还要会写字算账呢,我们招待所还缺人呢你说,让我上哪给他找去?”
说着有心,听着更有意,一来二去这事就成了。
第二个店员的名额,就是这边派出所那位队长的亲戚。
要不说张斌会办事呢,他一提,人家就说了,能不能把自家亲戚介绍过去。
张斌表示感谢之余,也再三强调,可一定得符合人家的要求啊,别看人家是个体户,给开的工资可不低呢,别到时候叫兄弟我难做,巴拉巴拉的……
对方也上心,他们也怕亲戚给他们丢人呢,自然是认真对待。
这不文霞正忙不过来的时候,张斌也正好把两位店员送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