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轩辕问道 第二章 战神传说 第三章 相依为命 第四章 智入庄园 第五章 两小无猜 第六章 演武习艺 第七章 力毙猛虎 第八章 天下武道 第九章 小试身手 第十章 略施薄惩 第十一章 庄园比试 第十二章 展露峥嵘 此时,阿牛已经试遍场中的一应器物,独独剩下了中央处的那尊巨大的石鼎。在全场旁观众人充满了憧憬的目光注视下,只见他举步朝着那尊石鼎缓缓行了过去。 少时,阿牛走到了石鼎前,顿时,在场的围观诸人不约而同的屏住了呼吸,纷纷神情紧张的将目光望向了中央处的一人一鼎,就连那一旁的裁判人员也投来了关注的目光。 只见他轻轻吁了口气,张开双臂摸了摸石鼎,随即缓缓的蹲下了身子,伸展十指,双手牢牢的扣住了石鼎的双耳处,旋又发出了一声大喝,慢慢的将那尊石鼎提离了地面。此际,阿牛已然鼓起了全身的气力,一张粗犷的脸刹那之间涨得一片血红,但也只是堪堪将石鼎提离了寸许,便再也难以为续,只得重又将其重重的放下。 “阿牛哥威武,阿牛哥霸气。”见此情景,围观的人群中,几位明显是本庄护卫的青年纷纷高声恭维道。 场中旁观的其余一众人心中也是暗自佩服,纷纷齐声欢呼。此次力量比试进行至此,阿牛的成绩已算是最佳了。 庄园内,另一侧边缘处的一片小树林中,正是此次箭术比试的场所。 此时,在树林的一端立有十数个浑圆的箭靶,每个箭靶足有两尺方圆,在箭靶的正中心处,又描绘着三寸方圆的醒目红心。而在树林的另一端,则垂着十多条手指粗的细细绳索,每条绳索之上,又各自结了许多细小的绳结。此外,树林中还静立着数位侍者,一众侍者手中又各自拿着许多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细细木棍。 此次箭术比试的规则是过三关,依次是射箭靶,射绳索,射抛向空中的细小木棍。最后,根据一众选手的具体的表现情况,取其中成绩最优异的前三名予以奖励。 只见,场中一位位参试的选手们纷纷拉开了手中的长弓,凭借着精湛的射术,将一支支利箭射入了远处箭靶中心处的小小红圈内,顿时赢得了旁观众人的满堂喝彩声。 在演武场内的中心处,立有两座临时搭建的大擂台,每座皆都有三丈多高。此时,一座擂台上面正在进行拳掌套路表演,另一座擂台上则进行着器械兵器表演。 因为此次的比试并不是选择的双方对战,擂台上一应武者表演的优劣评定并没有一定的规则,参试人员想获得优异的名次,或许需要凭借诸位评判人物的个人喜好而定。 此时,其中那座器械表演的擂台上,一位少年正手执着一杆长矛,矫健的身形在擂台上四处翻腾飞舞着。随着其身形的展开,那杆长矛在他手上如同活物般,一会儿化作了巨蟒探头,一会儿又化为了恶蛟甩尾,端的是出神入化。 擂台边缘的看台处,那位长相俏丽的少女正目不转睛的看着少年演示,每每到得精彩之处便兴奋的挥舞着小拳头,为其加油喝彩,只看得擂台下的一众青年艳羡不已。 待得一趟套路演练完毕,少年朝着擂台四周团团行了一礼,又向台下的少女使了个眼色,也不过于计较其最终会获得怎样的名次,便匆匆的步下了擂台。随后,携了少女径直朝着那处正在进行着力量比试的院子行去。方才他已经连续参加了骑术,拳掌的比试,表现得都比较出众。 一路上,少女一面走着一面不停的望向身畔的少年。此前少女只知道少年一直在习练武艺,似乎还比较强大,却一直不知道少年的武艺竟是如此的出众。二人一路说说笑笑,不知不觉便来到了那处正进行着力量比试的院子。先简单的望了望院内的情形,又向旁观众人仔细问了问之前比试的具体情况,二人皆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望向了院子矗立在正中央处的那尊大石鼎。 唯有一丝不同的是,见到如此巨大的石鼎,少女看得是目瞪口呆,而少年则有些兴奋莫名。少女心中想到的是,如此大的石鼎,怕是有好几十人重,又有谁人可以搬得动呢。而少年心中想的却是,如此甚好,倒是可以省去一番手脚,待会直接拿下那尊大石鼎就好了。 当下,少年先找到场中的评判人员处登记报名,随后便举步径直走向了中央处的那尊大石鼎。近得前来,也不急于动手,只是围绕着大石鼎缓缓的转了一圈,似乎是在寻找那最佳的立足之处。 四周一众旁观之人看着少年的举动皆静了下来,有几个好事者甚至开始出声调侃起来。 “咦,看这小伙子,莫不是想要去举那个大石鼎吧。” “小伙子,加油哦,如果你能搬动这个大石鼎,那么魁首之位一定是非你莫属了。” “方才好几位自诩为大力士的勇士都上去试了试,最多也只能将其稍稍搬动,此处庄园内的神力王阿牛刚刚也只是将其提起了寸许。小伙子,看你年纪幼小,身材瘦弱,能行吗你。” “小心点,小伙子,待会可不要被大石鼎砸到脚了。” 面对着场中一众人的质疑与调侃,少年丝毫不予理会,自顾自的选定了一个方位,慢慢走了过去。只见他深深的吸了口气,双手紧紧抱住大石鼎,一发力,便将其缓缓的抱了起来。随后,在一众围观之人的瞠目结舌中,大石鼎慢慢的被少年抱离了地面,一寸,两寸,一尺,两尺。接下来,随着少年猛的爆发出一声怒吼,大石鼎被其高举过顶。 顿时,方才出声调侃的那几人大气也不敢出,包含了裁判人员在内的场中众人皆是一阵屏息静气,整个比试的院子瞬时陷入到了死一般的沉寂之中。 在全场众人震骇的目光中,少年举着大石鼎绕着场中游走了几步,或许是不想过于张扬,旋又将其轻轻的放了下来,整个落地的过程中,石鼎周围没有扬起丝毫的尘埃。待到大石鼎甫一落地,满场观众便不约而同的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喝彩声。 “这,这怎么可能,这少年怕是有那传说中的九牛二虎之力了。” “古人诚不欺我,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这小伙子也太厉害了吧,这才是当之无愧的神力王啊。” 放下那尊大石鼎,少年依旧是气定神闲的向着四周观众微微的行了一礼,又找到了仍然处于瞠目结舌之中的评判人员确认了此次的比试成绩,随后便携着少女走向了最后一处正进行着射箭比试的场地,庄园边缘处的那处小树林。 “弃,你真是大力王!不,应该是神力王!”半途中,少女不由衷心的赞叹道。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不知道,相对于天下间那些圣者、大宗师境界的顶级强者而言,这些统统只不过是些雕虫小技而已。”面对着少女的溢美之词,少年不以为然的自嘲道。 闻言,少女安慰道:“但是,如今的你还那么年轻,以后一定有机会成为大宗师,甚至成为圣者的。” 此时,少年心内正暗自感叹着,以其目前的状态成长,充其量以后最多也只能修习到圣者、大宗师之境界。至于成就神灵,对于如今的他来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虚无缥缈。 想着想着,二人不觉来到了那片小树林中。报名登记过后,又略为等候了片刻,便轮到少年上场演示射术了。只见他从一旁的武器架上随意的拿起了一张弓,轻轻的拉开试了试,便又随手取了一壶羽箭,缓缓行到演示之地,面向箭靶站定。 只见少年张开五指,每次从箭壶中取出三支羽箭,朝着林中木桩上的一个个箭靶射去,随着弓弦声响起羽箭落下,便见每个箭靶的红心正中处都簇拥着三支羽箭。 待到林中的每个箭靶的中心处都射入了三支羽箭后,少年另又拿起一壶羽箭,转身朝着另一方向那树枝上垂着的一条条细细绳索射去,依然是每次射出三箭。只过了盏茶工夫,那一条条细细绳索上的小小绳结便接二连三的一个个消失了。 至此,之前见惯了一众参试者精湛射术演示的围观众人开始重视了起来,纷纷目不转睛的望着场中少年,期待着其在接下来最为关键的终极环节中有更为精彩的表现。 此时,少年又取过了一壶羽箭,只见他左手持弓,右手仍是捻着三支羽箭,气定神闲的静立场中,等候着那几位驻场协助的侍者抛出手中的小小木棍。 少顷,几位负责协助的侍者轮番抛出了手中的小木棍,顿时,一道道细细的残影在半空中飞舞了起来。见此情景,少年不慌不忙,每次依旧是取出了三支羽箭连番射出,不消片刻,众侍者抛起的所有小木棍都被少年射出的羽箭射落,无一漏网。瞬时,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了一阵惊天的喝彩声。 整个比试接连持续了数日,那日,所有的比试都已结束,庄园内的演武场中,此时正在进行着最后的颁奖仪式。果然如之前二狗所揣测的那般,少年在此次的大比中大放异彩,分别获得了力量比试第一,骑术比试第一,箭术比试第一,拳掌比试第二,器械比试第二的优异成绩。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第十三章 风起青萍 第十四章 青丘之山 第十五章 精魂传法 第十六章 脱胎换骨 第十七章 大战盗寇 第十八章 无妄之灾 第十九章 神兵初试 第二十章 青丘盗寇 第二十一章 探查线索 第二十二章 驱散群盗 第二十三章 江畔初逢 第二十四章 逍遥舟子 第二十五章 成王败寇 第二十六章 操守信念 第二十七章 护卫选拔 第二十八章 勇不可当 第二十九章 见龙在田 见擂台上众人都有意争夺那第一强者的头衔,那位中年黑须男子便提议,由四人抽签以排定各自交战的次序,诸人皆赞同。随后,那位瘦弱青年和中年黑须男子分别抽到了第一、二位,魁伟壮汉抽到了第三位,带弃抽到的则是第四位。 于是,魁伟壮汉和带弃便自动的跃下擂台,由那二人先行比试。 此场对战,二人没有选择以拳掌切磋,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兵刃,估计双方都是使用兵刃的高手。 瘦弱青年手中使的是一柄极品宝剑,甫一出鞘便见一道白光闪过,随即擂台四周顿时被一片森然剑意所笼罩。而那位中年黑须男子也是使的一柄长剑,虽然看起来也是柄上品好剑,但比起瘦弱青年手中之剑却显然要大为逊色。 少时,擂台上的二人倒转剑尖相互行了一礼,也不多话,当即展开架势厮杀了起来。一时间,双方你来我往,擂台上处处是剑影纵横。两者原本实力相当,但战不多时,那瘦弱青年却仗着手中的宝剑之利,渐渐的将那位中年黑须男子逼入了擂台上的一处死角之中。 黑须男子因顾忌着对方手中宝剑之利,始终不敢执剑硬拼硬接,逐渐落入了下风。在被对方逼人死角之后,随着瘦弱青年的一记斜斩,中年黑须男子终是闪躲不开,只得举剑迎击。但听得当啷一声脆响,手中的长剑便被瘦弱青年斩为两截。 剑被斩断,黑须男子只得手持着那半截断剑,迅速飞身遁落擂台,总算是见机得及时,身上并没有负伤。 望着黑须男子自动飞落擂台,瘦弱青年只是冷冷一笑,随即返身步入擂台中心,盘腿坐下,静静等候着下一位挑战者。 过了好一会儿,那抽到第三的魁伟壮汉才手持一根光秃秃的巨木,一步步缓缓的登上了擂台。原来,那魁伟壮汉见瘦弱青年手中的宝剑厉害,自忖没有趁手的兵刃可与之对抗,便临时起意,在演武场外拔了一棵大树,又简单的修裁了一番,匆匆拿来充作武器。 上得擂台,魁伟壮汉先唱了声诺,便率先挥舞起手中巨木,朝着瘦弱青年直冲了上去。一时间,擂台上漫天皆是树影,气势显得颇为惊人。 见对方如此悍勇,瘦弱青年一时不敢硬接,便一味的在擂台上四处游走闪避。意图以拖延之术慢慢耗尽对方体力,然后再求将其一举击败。 眼见对方一味避让不肯硬接,魁伟壮汉不由心中怒极,但却也毫无办法,只得奋力举着巨木,追逐着对方满场乱窜。 如此情形,过了足足数盏茶工夫。魁伟壮汉挥舞着巨木,始终无法追上瘦弱青年,更无法攻击到对方,渐渐的,手中的动作也慢了下来。 此时,瘦弱青年见魁伟壮汉气力似乎已渐衰落,攻势也已减缓,便一改之前四处闪避游走的打法,返过身去迎战,并主动发起了一轮轮迅猛的攻击。 那魁伟壮汉长时间的挥舞着巨木,体力消耗极为巨大。面对瘦弱青年展开的凌厉攻势,逐渐的力不从心起来,一个不小心,露出了一个破绽。瘦弱青年看准时机,手中长剑接连挥出了九记,只见,九朵炫目的剑花迅速的围绕着魁伟壮汉飞舞盘旋而去。 见状,魁伟壮汉大喝一声,鼓起了全身余力,奋力的挥舞巨木抵挡。一时间,其手中巨木如巨大风车般,旋转着朝那九朵剑花席卷而去,待淹没了那片剑光,又余势不减的朝着瘦弱青年直冲而去。 招式被破,瘦弱青年也不惊慌,手腕一抖间,长剑急速的挥动起来。顿时,擂台上漫天都是剑影飞舞,迎面拦下了那片树影。随后,又是连续三记猛斩,便见三道闪亮的剑光朝着魁伟壮汉迅疾的划去。 随着瘦弱青年的悍然反击,空中片片木屑纷纷扬扬的飘洒落下。待到擂台上那片剑光树影消散,擂台下的围观众人只见那魁伟壮汉手持着一根手臂长短,小腿粗细的小木棒,神情木然的呆立在擂台上发愣。 但听得人群中一声暴喝响起,魁伟壮汉猛的醒过神来,忿忿的扔下了手中的小木棒,满面羞愧的疾步纵落擂台。 因瘦弱青年已接连进行了两场对战,需要一些时间恢复体力,中心擂台的比试便暂时停了下来,只待其休息过后再行开始。 针对入围护卫的百人名额,之前那些战败落选者,已开始挑战前百名入围者,一场场对战逐渐的在其余的八座擂台上展开。 过了良久,那位瘦弱青年又返身回到擂台,静立于中心处,等待接下来的最后一场挑战。 此次轮到带弃上场了,只见其略为思索片刻,便随手从擂台旁边的武器架上抽出了两杆普通长矛。双手各持一杆,一步步缓缓踏上了擂台。 望着缓步而来的少年,瘦弱青年双眼一眯,心中居然莫名的感到了一丝危险。待得少年步上擂台,也不多话,直接挥起长剑率先发起了攻击。随即,一连十数朵耀目的剑花朝着少年盘旋而去,擂台上立时飘起了漫天的剑光。 旁观众人见瘦弱青年甫一出手便是如此凌厉的剑招,比之前那两场更为凶悍,皆误以为他心中已不耐烦,只是想着早早结束此场比试,锁定那第一强者的头衔。 波澜不惊的望着漫天飞舞的剑花,带弃挥动双矛,齐齐的朝着一朵朵剑花刺去。观战众人只见其不停的以手中长矛疾刺而出,每一击都毫厘不差的点在一朵剑花的中心处,短短几息间便破去了瘦弱青年的第一波攻势。待到剑花渐渐凋零,少年手持着两杆秃头长棍,依旧步伐不变的朝着瘦弱青年立身之处坚定前行。 眼见一系列剑招被少年一举轻易破去,瘦弱青年顿时心头大骇。同辈之中,从未有人能够如此简单迅捷的破去他这式攻击。强自镇定心神,瘦弱青年又咬牙挥舞长剑,朝着少年接连斩出了九记。这已是他压箱底的杀招了,之前对战那魁伟壮汉时,最后也只不过斩出了三记,能够斩出那九记,却已是他的极限了。 顿时,几道灿烂的剑光迅疾的闪过擂台上空,恰似九头怒蛟,直冲少年厉啸而去。 迎着那纵横交错的九道剑光,带弃双手迅速舞动着,手中长棍有如两条灵蛇般盘旋而去。 随后,二者交击,就在光影纷纷散落的一瞬间,带弃迅速脱手,将手中被剑光绞得只余尺许长短的两根小木棍朝着瘦弱青年的面上狠狠击去。随后,身形又猛然疾冲,以朱英所授的虎形扑击之术,向着那瘦弱青年合身撞去。 说时迟那时快,瘦弱青年堪堪挥剑将那两根小木棍击飞,便被少年猛然撞飞了出去,待醒悟过来,人却已在擂台之下。 观赏完这场短暂却又精妙绝伦的对战,擂台四周顿时暴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喝彩声。 此时,相邻的礼宾台上,旁观的一众人等也纷纷神情激动的站起身来。公子负刍侧目望向身旁一位头戴高冠的中年男子,低声问道:“仲由宗师,您看此子如何。” 见问,那仲由宗师略为沉吟了片刻,缓缓说道:“那瘦弱青年为齐国方仙道领袖邹衍大宗师的弟子,名唤公孙发,武艺高强,其手中所持的乃是龙泉宝剑。就算本人与之对战,手持普通兵刃要想战而胜之也要花费些许功夫,此子如此简单迅捷的将之击败,端的是不可小视啊!” 天下武者分为几大层阶,普通一些才开始习练聚气之术的武者被称之为武徒。到了初窥门径之后,能够纳气于穴的武者则称之为武师。待通达了体内任督二脉,便算是迈入了武士阶层的武艺高强之辈。接下来,以行气之法打通了体内经脉的大周天,能够登堂入室了,称之为宗师了。宗师更进一步,便是大宗师。在大宗师之上,还存在着传说中的圣者,甚至那虚无缥缈的大圣者。 以带弃今日所展现出来的实际战力,却是介于宗师与大宗师之间了。 听了仲由宗师的一番评论,公子负刍不由得大喜,当即传令道:“待到第一强者的名衔一确立,便即刻将这位少年英雄请过来,对了,此人姓甚名谁。” 话落,便有随侍接令而去。 少时,在座的一人应道:“大人,据之前报名登记的资料所载,此人名唤带弃,吴郡人氏。” 闻报,公子负刍缓缓坐下,道:“速速派人前往吴郡打探此人的详细根底,”随后又自语道,“吴郡竟有如此杰出才俊,莫不是出自春申君大人门下。” 片刻之后,公子负刍又转头望向了在座另一人,问道:“春申君黄歇大人声名赫赫,功勋卓著,其势力也不容小视,如此英雄人物又怎么会轻易的死于一群盗贼宵小之手,其中恐另有隐情。早前着你调查此事,如今进展却是如何?” 那人急忙接口应道:“禀报公子,据密探日前所报,那群盗寇前段时间已被一位侠者杀散。另外,此事或与令尹李园大人相关,具体的内情尚还在调查之中。” 观此对话,那人似乎是公子负刍门下专司情报收集的负责之人。 “那李园本是赵人,早年出自春申君大人门下,乃是当今太后的亲哥哥,王上的亲舅舅,前段时间刚被擢升为令尹,如今在楚国可谓是权势滔天。只是,为何会出手对付春申君大人,此事却十分蹊跷。”闻得此言,公子负刍眉头微微一皱,随即陷入了沉思之中。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第三十章 直取头魁 第三十一章 威镇锐士 第三十二章 喋血长街 第三十三章 孤儿寡母 第三十四章 约战浮桥 第三十五章 大刀李炳 第三十六章 与子同袍 第三十七章 义结金兰 第三十八章 锐士扬名 第三十九章 神秘高手 第四十章 西海祭拜 第四十一章 折翼而返 城破之后,眼见大势已去,闽越王无诸率领着各士族的核心高层人物,以及一应心腹亲信,抛下了尚在奋死拼杀的叛军主力,惶惶如丧家之犬般的开始了亡命奔逃。伴随着一应高层人物的逃离,城内的叛军主力因失去了有效的指挥调度,顿时陷入到了混乱之中。 面对着各自为战的叛军主力各部,楚国平叛大军趁机集中优势精锐,如秋风扫落叶般在浔阳城中迅速的展开了全面清剿。之后,双方激战了不到半个时辰,楚国平叛大军便彻底的掌控了此城。 在全面的占领了浔阳城之后,大将军项承一面遣出一应精干人手着手整顿安抚城中残留的百姓,一面又派出一路精锐兵马继续衔尾追杀闽越王无诸等一众逃亡的叛军核心。 此次攻城大战,一直冲锋在前的锐士营,不但痛失了颜渊这位副统领,另外又战死了近百锐士。残存着的那些锐士,除去带弃等少数实力强悍的头领人物以外,几乎人人身上都带着轻重不等的伤。 是夜,大将军项承召集了诸军正副统领以上将领,在城中一处尚还保存完好的大殿内设下宴席欢庆大捷。但因颜渊之意外折损,带弃等锐士营的诸头领,乃至作为了大军副将、先锋大军统领的仲由宗师,如霜打的茄子般无精打采。除却大将军项承亲自敬酒,整个宴席期间,皆是默然不语,只是不停的狠灌着闷酒。 宴后,一众公子府出身的将领们又聚集在一起细细商议了一番。对于之后存在着的楚国官方封赏,众人一致同意,返回王都之后,将其集中分发予战死的同袍家属,以及在大战中伤残需要退役的锐士们。 休整数日之后,带弃与姜好、熊智、邓裕,率领着所部残余的锐士先行开拔返回楚都,仲由宗师作为大军副将兼先锋大军统领,暂时留在了浔阳城中,而那项野则有意留在军中效力,因而并没有随着带弃等人一同离去。 带弃率领着麾下锐士残军返回到楚都,又补充整顿了一番,待得空闲下来,却已快到年节时分。因颜渊的战死,项野的离去,在为锐士营重新补充了一批精锐护卫后,公子负刍又将白铨调入了锐士营,担任副统领并兼任了一支小队的领队。此时,锐士营虽然保持着三百人的规模不变,但由之前的六支小队调整为了五支小队。 就之前在兰台宫中出现的神秘高手,在此期间,带弃与姜好也认真的四处打探了一番。大宗师级的人物整个天下间也是寥寥无几,在楚国,赫赫有名的大宗师级人物只有一个,此人乃是宗室血脉,名唤屈原,有隐约的传闻说其师从道家的大圣者伯阳先生。其人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已久不曾在楚国公然出现过。 这晚,二人正在带弃房中商议再入王宫探查之事,却有侍者前来通传,公子负刍有要事紧急召见众人。 待二人匆匆的来到议事大殿之后,才发现此际仲由宗师已回来了,公子府中一应相关的重要人物也悉数在场。众人匆匆寒暄了一阵,便见公子负刍缓缓的迈入了大殿。 “此番召集大家,乃是因为年节将至,宫中的庆典之事,”在居中之位落下座来的公子负刍以目光缓缓扫视了在场众人一眼,又认真的解释道:“太后新近收了一名义女,太后和王上俱都对她十分宠爱,准备届时将其赐封为公主。” 原来公子负刍此番召集众人,却是商讨宫中年节庆典暨赐封公主之事。 少时,一众人商议完毕。最终议定,公子负刍将亲自前往道贺,因其余众人另有要事在身,届时,由仲由宗师,带弃,公孙发,姜好忝作护卫与其一同前往。 末了,公子负刍独独留下了惠施、仲由宗师、带弃三人,说另有要事相商,其余诸人则各自散去。 待得众人散退,公子负刍望了带弃一眼,徐徐说道:“带弃,你出身于吴郡,昔日当是出自春申君黄歇大人的门下了。” 闻言带弃心中猛然一惊,默然了片刻,旋即坦然承认道:“在下当日正是寄身于春申君黄歇大人门下,昔日春申君大人对我恩重如山,不知公子却是如何得知。” “此事只需稍加打探便可知悉,倒是之前春申君大人其实是死于令尹李园之手,这个秘密情报却是花费了我不少的代价。”公子负刍微微笑道,一面说着一面将目光试探性的望向了带弃。 “不错,那令尹李园正是杀死春申君大人的幕后真凶。”闻言,带弃面现戚然之色,语带悲愤的说道:“当日,那贼子买通了庄园内的柳大管事诸人为内应,又假借结义社之手,聚集了诸国破灭之后的流亡之民充做青丘盗贼。里应外合之下,攻入庄园,遂将春申君大人等人一并谋害了。” 公子负刍闻言一怔,其之前并不清楚结义社也参与到了其中,随后又联想到了青丘盗寇的离奇解散,沉思一阵,随即大笑道:“哈哈,原来,事后在春申君大人的庄园内杀灭一应叛徒的少年果然是你。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那位杀散一众青丘盗寇的天涯侠者也是你吧。” 眼见事已暴露,带弃只得苦笑一声,神情郁闷的承认道:“不错,那天涯侠者也是在下胡诌出来的一个名号。” 又细细的思索了片刻,公子负刍淡淡一笑,胸有成竹的说道:“结义社居然也勾连其中,之前倒是意想不到。不过,如此倒也说得通了,想来你定是从刘一斗的口中获知了那令尹李园便是幕后真凶吧。思来想去,刘一斗应该是因你而死,难怪此后你如此尽心竭力的维护那刘一斗的遗孀临官氏。难得带弃兄弟如此忠肝义胆,本人实在是感佩!” 待听完公子负刍的一番推测,带弃心中一阵大骇,一时间没有注意到公子负刍与他的称呼已悄然的起了一些变化。只是暗暗想着,那公子负刍心思竟然如此缜密,想来浮桥之战姜好鼓动锐士营出场助威,以及惠施为临官氏将结义社产业进献楚王一事出手,等等,所有事情必然都瞒不过他了。 此时,旁边一直静坐不语的惠施突然插口转移话题道:“那李太后新近所收的义女,想必便是春申君大人之女楠儿小姐吧。” “极有可能。”带弃此际心中虽然有所揣测,但依然不能确定。 “令尹李园既然是此事的幕后黑手,那为什么又偏偏要留下春申君大人之女楠儿小姐呢?难道他们就不怕日后会因此而败露吗?”闻言,仲由宗师疑惑不解的问道。 “在下偶然听到那李园与计然密议,似乎他们此前曾也想过要斩草除根,但似乎担心如此行事会刺激到宫中的李太后,因此作罢。”一时间也不明白此中关节,带弃只得如此解释道。 “原来如此,春申君黄歇大人昔日似乎与李太后有恩。”惠施随即若有所思的说道。 那令尹李园原本是赵国人,昔年携其妹李嫣嫣奔楚,投靠了春申君黄歇。后因楚王熊完无嗣,春申君便将李嫣嫣送入了王宫。此后,李嫣嫣为楚王熊完所宠幸,被封为王后,又为楚王产下一子,亦即当今的楚王熊悍。其后,那李园便凭借着妹妹李嫣嫣的关系,在楚国一步步的飞黄腾达了起来。 此时,公子负刍笃定的说道:“如此说来,那令尹李园所行之事,恐怕李太后和王上,甚至那楠儿小姐俱都蒙在鼓里。” “想必正是如此,”仲由宗师义不禁愤填膺的说道:“春申君黄歇大人一向对楚王忠心耿耿,又为楚国立下过赫赫功勋,不能死得如此的不明不白。” “那令尹李园如此胆大妄为,其罪当诛!”惠施斩钉截铁的接口说道。 “如此,我等细细谋划一番,”公子负刍深深的望了惠施一眼,缓缓的说道。 于是,众人又是一番密议。 时光流逝,转眼便到了庆典之日。 那日,公子负刍早早的便领了仲由宗师,带弃,公孙发,姜好四人,又携了一份厚礼,匆匆的赶往了王宫。 来到王宫,在宫门外落下了车马,四人紧紧的跟随在公子负刍后面缓步而行。一路上,望着沿途戒备森严的护卫们,众人大摇大摆的走在宫中的道路上。带弃和姜好二人虽然此前数度出入于其中,却尚还是首次如此堂而皇之的于大白天内进入到王宫之中。姜好心下不觉好笑,忍不住冲着带弃做了个鬼脸,旋又使了个眼色,带弃非常默契的回之以一笑。趁此良机,二人沿途仔细的探看起了所经之处四周的详细情形。 不知不觉,众人行到了李太后所居住的兰台宫外,随即被一队全副武装的护卫拦截了下来。待得公子负刍上前交涉,稍后,又经过了护卫的一阵通传,在确认准予放行后,一行人才得以进入其中。 许是公子负刍身份尊贵,又前行了片刻,诸人径直来到了当夜被那道神秘身影所发觉的那座大殿前。在向几位轮值的护卫通报了之后,又奉上了所携厚礼,公子负刍留下了四人在原地等候,独自随着一位前来迎接的宫女缓步进入到主殿内,觐见太后。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第四十二章 兰台相会 第四十三章 金风玉露 第四十四章 暗流涌动 第四十五章 连横之计 第四十六章 与君相知 第四十七章 雪夜急奔 第四十八章 勇战虎贲 第四十九章 傲对群雄 第五十章 不白之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