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满唐春 > 298 计划提前-至-300 孤狼战术
满唐春_298 计划提前_全本全文免费阅读   听长孙无忌念完急件,众人愤怒了,可是愤怒过后,很快又变得有点沉默了。
沉默得,有点可怕,文官不表态,武官不吭声,就是像程咬金、秦叔宝这样的名将、好战份子,也没有急于表态。
众人不能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在唐朝堀起之时,那个众人眼中的不开化的蛮荑之国吐蕃,也悄然成为一个威胁大唐的庞然大物,他们来去如风、作战凶悍,虽说装备不如大唐,但在作战时也并不是完全处于劣势,一个游牧式的民族,一旦发生战争,全民皆兵,又居住在大唐鞭长莫及的“诅咒之地”,不能不让人头痛。
还有一个众人都不想面对的现状,那就是大唐建国时那些南征北战的精锐之师,经过这几年的安逸日子,老的老去,就是还留在军队的,也多丧失了锐气,安享现状,战场上的热血与疯狂,就是在训练场上流再多的汗也是难体会到的,几经淘汰,现在大唐的军队,也不能再以虎狼之师相称。
一头狼,圈养起来,不在荒野中猎食,不与野兽搏斗,每天好吃好住,慢慢的,它的血性流失,都不叫狼了,那叫狗,据说那狗以前都是由狼驯养而来的。
“父皇,孩儿愿领大唐精兵,斩下松赞干布的头颅,献给父皇。”李承乾初生生犊不怕虎,一众武将都没有请命,他倒先请起命来了。
李泰看到让李承乾抢了先,连忙跟着说:“儿臣也愿为父皇解忧。”
李二一脸欣慰地说:“好了。你们两个勇孝可嘉,但带兵打仗。那是国之大事,不能有半点马虎,你们这么多叔字辈还健在呢,哪里轮到你们两个毛头小子上阵,都一边去,学着点就行。”
长孙无忌冷静地说:“据情布分析,那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也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此人数次向大唐提亲,迎娶公主不成,竟然提兵犯境,实属可恶。”
松赞干布为了炫耀其武力,数次犯边,还遣使到长安,要李二把公主许配给他。态度还有点嚣张,说什么为避免兵戎相见、和睦共处,暗示如果不如他愿,就会提兵到长安迎娶,这等威胁,李二哪里忍得住。大唐国力强盛,兵多将广,要是被一个蛮荑之国威胁,颜面何在?尊严何在?
李二直接拒绝了他的请求,把使臣驱出了大唐。 首发网址https://m.xswang.com
除了不接爱一个蛮荑之国请求和亲的原因。还有一个令李二、还有文武百官都不能接受的原因,那就是吐蕃普赞松赞干布。己经娶了一个尼泊尔的公主为妻,就是大唐愿意把公主嫁与他,其实也就是做别人小老婆,这让李二还有文武百官怎么接受?还不是自认低人一等,把脸伸过去让别人踩吗?
其实,有一个很多人都不愿面对的事实是,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并没史书描绘得那么美好,她只算是松赞干布的第六妃,不仅在地位上不高,就是重视方面也不够,很多时候充当一个侍女的角色。
没想到,那个松赞干布这么有胆色,求亲不成,还真的提兵犯境,还选择在一个这么重要、喜庆的日子,简直就是不把大唐放在眼内,从大唐立国到现在,为了一个女人敢这样挑恤大唐的,他还是头一号!
李二果断地说:“不过是区区吐蕃,何以畏惧,国舅、程爱卿、尉迟爱卿、程爱卿、候爱卿、陈爱卿,随朕到御书房商量对策,其他人不能乱,继续喝酒赏灯,不能吐蕃破坏了这欢乐祥和的气氛,天,还塌不下来呢。”
“是,皇上。”
“微臣遵命”
“臣遵旨”
众人连忙领命,李二带着几个军中的重臣走了,剩下的人,在长孙皇后劝杯下,又高高兴兴地喝起了酒来,不过己没有刚才轻松的气氛,估计他们的心思都不在这里了。
“砰”的一声,御书房内,李二一拳砸在案几上,怒气冲冲地说:“好个松赞干布,还真以为大唐是他的后花园,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还当朕好欺负不成?”
在这么喜庆的日子里,一下子来了这个坏消息,简直就是极为扫兴,特别是赤裸裸地威胁,简直就是让人无法接受,李二感到,这些年刻意埋藏在心底的血性,一下子全被激起来了。
程咬金一脸愤怒地说:“皇上,打吧,再也不能忍了,经过这些年休养生息,我就不信,还奈何不了一个小小的吐蕃。”
秦叔宝点头说道:“现在都打上门了,还能不打?只是,现在要讨论的,要怎么打?”
“候尚书,你是兵部尚书,也负责对吐蕃一应事务,怎么发生这么大的事情都不知道,你对此有什么解释?”长孙无忌在问责了,二十万大军压境,大唐竟然对些一无所知,在这里可以看出,兵部在对吐蕃的情报是多么缺乏,简直就是失职。
候君集面色有点尴尬,跪下认错道:“请皇上责罚,这次情报工作出现如此大的纰漏,这是臣的失职。”
李二挥挥手说:“起来吧,现在不是追究责任之时,救“兵”如救火,当务之急,是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对应之策,朕问你,为何吐蕃突然在松州,而兵部却一无所知?”
“皇上”候君集解释道:“吐蕃乃诅咒之地,吐番人和中原人有明显的差异,陌生人一到吐蕃,无论干什么,都很引人注意,所以很难派遣细作打入,而且他们都信奉他们本土的宗教,极难策反,军部的情报,多是用让细作装扮成商旅搜集,近期与吐番交恶,情报工作更难开展,这是其一,其次是吐蕃出兵,都是选在天气凉爽入秋季节,没有冬季出兵之先例,所以在情报上也有所松懈。”
吐蕃位于高原,平均海拨高达三千五千,对普通人有强烈的高原反应,就是大唐的士兵,也不能适应,只能“望蕃兴叹”,而吐蕃也极不习惯中原那温热的天气,特别是夏季,往往一病就是病倒一大片,不利于作战;而冬季行军不便,青草被白雪覆盖,不利于牲畜找食,这对习惯出兵时驱牲口跟随,随时宰杀充饥的吐蕃人来说,非常不便,所以出兵多选择在春秋两季,具有很强的局限性。
可是,没想到,松赞干布竟然在冬季提兵犯境,倒是出乎所有人的意外。
在漫天雪野里这么大规模的行军,就是对吐蕃来说,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就是候君集听闻此时吐蕃的大军出现在松州,也不由对松赞干布的魄力表示敬佩。
尉迟敬德有点为难地说:“此次提兵二十万犯边,皇上,此事恐怕难以善后,来者不善啊。”
候君集摇摇头说:“号称二十万大军,也只是自吹自雷,吐蕃近期连年征战,收编周围的部落,劳民伤财,国库空虚,国内厌战的情绪很高涨,需要休养生息,再说他刚打下来的地盘,也需要时间消化,很难有什么大的作为,微臣估计,能有三分之一的人数就不错了。”
作为兵部尚书,候君集这点情报也是有的,虽说吐蕃打破常规,在冬季出兵,让自己措手不及,其实,冬季漫天雪地的,也没商旅行商,而松赞干布肯定也做了
精密的布署,如关闭关卡、封锁要道等措施,从而做到出奇不备的作用。
虽说发生了这么重大的变数,但御书房内的李二等人,脸色还是从容的,吐蕃这眼中刺,一早就想拨掉了,也秘密训练了专门对付吐蕃的新军,只不过,那吐蕃的军队比众人想像中来得早了。
“战!”李二毫不犹豫地说:“绝对不能退缩,现在我们商量,此仗怎么打?”
候君集犹豫了一下,便坚定对李二说:“皇上,用孤狼计划吧,虽说不是最好的时机,但这机会也很难得。”
“孤狼计划?”李二眼前一亮,想了一下,点点头说:“也好,准备了那么久,刚好验一验这支新军的成色。”
“皇上,那个,刘校尉现在孤身一人,身体还单薄,那种苦寒之地,不知他能不能受得了,对了,还有长孙少卿大人,这个也太危险了,比我们原来的计划差得太多,增加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是不是要重新审示一下?”候君集有点担心地说。
李二摆摆手说:“玉不啄,不成器,新兵之计,主是刘远所献,而他对吐蕃之地有颇多了解,带上他,很有必要,至于冲儿,倒要好好斟酌一番。”
本想让长孙冲跟着刷点军功,让他能更昂首挺胸,不过作战的计划是在春季之后,现在提前到了冬季,增加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长孙冲是长孙无忌的长子,战场上刀枪无眼,冷箭难防,就是李二,也不敢随便敢替长孙冲作主。
“皇上”长孙无忌坚定地说:“就让冲儿跟随大军出发吧,越是困难,就要迎难而上,这是一个证明他自己的机会,长孙家,也绝无贪生怕死之徒。”
“说得好,只要计划得好,我们就能狠狠地教训吐蕃,打到它痛,打到它服。”李二赞了一句,扭头对候君集说:“候爱卿,提前执行孤狼计划。”
“是,皇上”候君集连忙领命。
李二亲自拿出一幅地图,招呼众人走近,一脸谨慎地说:“计划提前,情况也有变,我们好好商量一下各个细节和环节,对了,派人把昭武校尉刘远给朕找来。”
ps:这一章,足足写了四个小时,寒一个满唐春_299 战场召唤(求票票)_全本全文免费阅读   “刘远,给你。”杜三娘把一盏漂亮的宫灯递到刘远的手里,那眼眉笑得弯弯的,就像一抹新月。
那笑容,总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让人不自觉就倍感亲近。
“干嘛给我这个?”刘远一边嚷嚷,一边还是高兴接过了灯笼。
现在一行人个个手里都有灯笼,只有刘远手里的空空的,早就想要一个了,只是不好意思开口,其实刚才也猜中一个,不过那个是给童子准备的,刘远就是猜中,也实在不好意思拿走啊,现在看到杜三娘塞一个给自己,心里还是挺欢喜的。
杜三娘微笑如花地说:“我太多了,提着手有点酸,让你替我先提一会。”
什么?
只是替她拿的?这个三娘,冰雪聪明,猜中了八个,实在拿不了,这才不再猜,小蝶两个手上都提着几个灯笼,也不知送一个过来,现在给了一个,还只是替她提一会?
“嘻嘻,逗你玩的,拿着吧,我的就是你的,还用分吗?”杜三娘突然娇滴滴地说。
汗一个,这翻脸比翻书还快啊,刘远都有点郁闷了,不过那软绵绵的话,还是挺受用的。
这时春儿也拿了一个莲花灯塞到刘远手里,有点不悦地说:“拿着,我家小姐送你的。”
不用说,肯定心里又不爽了,崔梦瑶是名门闺秀,修养极好,虽说知道刘远和小娘还有杜三娘关系暧昧,那是要跟自己分享同一个男子。不过她知道本来就是她们和刘远相识在先,自己阴差阳错横刀夺爱在后。不仅心里没抗拒,反而有一丝愧对她们的感觉,相当的知情达理;但春儿就不同了,看到刘远有了自己小姐那么优秀、甚至说是完美的女子,本己是攀了高枝,现在还不知好歹,当着小姐的面和那“狐狸精”勾勾搭搭,就是做丫环的。看到都替自己小姐不值。
于是,对刘远的态度并不是友好,凶巴巴的,像辣椒一样。
刘远一手拿着一盏花灯,心里那可是得意满满,能不得意吗?这两个女子都是如此冰雪聪明,如此的可爱。都是打着自己烙印、等着自己推倒的,自己这也算是有福了。
“逛了这么久,你们饿了吗?要不,一起吃点东西怎么样?”刘远提议道。
小娘是刘远的应声虫,闻言笑着说:“师兄说吃东西,那就吃东西吧”
“吃点什么好呢?”杜三娘想了想。一脸高兴地说:“我们吃点清淡的东西吧,最近吃得太好,人好像都有点一点油腻了。”
“梦瑶,你呢?”
崔梦瑶有点为难地说:“那个,你们去吧。我出来只能陪你们逛一会儿,现在我要走了。因为老太太还在家里等着我呢,我得和你们告辞了。”
刘远点点头说:“去吧,陪老人家也很重要。”
老人家,最喜欢的就是一家团圆,现在能放崔梦瑶出来这么久,己属不易,刘远哪敢挑肥拣瘦,只好把崔梦瑶送上了崔府的马车,依依惜别,也不知是不是怕出来久了要出事,有点像后世规定女孩子要在规定时间内回家一般。
崔梦瑶走后,刘远又携着两女到一小吃摊上吃起东西来,反正时间有的是,也没什么事好做,几人己经决定,今晚不回家,一直游玩到天亮,反正到处都那么热闹,眼花缭乱,长安这么大,到处都张灯结彩,很多地方还没看呢。
刚出炉的芝麻胡饼金黄酥亮又香又脆,带馅的蒸饼一咬顺嘴流油,那些美叶的糕点吃得人停不了口,一边吃一边看着人来人往,繁华似锦,好像天上人间一般,几个人都是第一次看到这般繁华的景象,看得流连忘返,真希望这样美好的景像一直持续下去。
吃完后,刘远擦擦嘴,付清了帐,刚准备带着几个女去祟仕坊看看花灯,刚才吃东西之时听其他游人说的,说哪里达官贵人云集,出钱出力,做了很多精美的花灯供游人欣赏,小娘和杜三娘闻言,就拉着刘远要去看热闹,看看富贵人家的花灯做得多精致。
寒一个,好像不用妒忌别人吧,自己还不是富贵人家?
“走,出发,我们去祟仁坊。”刘远大手一挥,准备带队出发。
“刘校尉、刘校尉请慢”刚想走,就是听到一把尖细的声音叫自己,声音还有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扭头一看,原来是老熟人黄公公,带着两位侍卫急急忙忙地跑了过来。
刘远吃惊地说:“黄公公,你找我有事?”
黄公公连喘了几下大气,这才焦急地说:“刘校尉,咱家每.每次找你,都是一顿好找,咱家的腿都跑细了。”
&nbsp
;   “黄公公,不急,慢慢说。”
“快,刘校尉随咱家走,皇上急召。”
刘远心中一动,不由想起那个闹市纵马的士兵,李二现在这么急着召见自己,十有八九是边境出了什么变故,不由点点头:“好,黄公公,稍候一会,我先告别一下。”
说完,刘远和诸女叮嘱了几句,让她们注意安全,别玩太久一类,叮嘱完了,这才跟着黄公公急忙往皇宫走,不过这次倒不用走多远,刘远现在就在朱雀大街之下,前面就是高高的宫墙。
“咦,皇姐,你看,那不是刘校尉吗?”清河公主李敬突然眼前一亮,看到有太监带着刘远往宫里走,那脚步,走得倒时挺急的,李敬在朱雀门的宫墙上刚好看个仔细。
李丽质闻言一看,果然是刘远,不由奇怪地问:“这么晚了,怎么还让他进宫的?奇怪。”
“你问我,我问谁?”李敬双手一摊。笑着说:“不过他一个六品小官,还能常进皇宫。这倒是稀奇,啊,对了,你说会不会修好首饰了,特意选个时候送进来呢?”
“不会,刘校尉不是这样的人,再说我前天才派人问过了,那首饰尚未完工。估计还要一二天,估计是父皇有事召他吧。”李丽质淡淡地说。
就在她说话之时,刘远己进走进了宫门,消失在两女的视线之外。
“昭武校尉刘远,参见皇上。”刘远一进御书房时,吓了一跳,没想到里面有这么多人。特别是军中的重臣,差不多都到齐了,一群人正围着一张地图,正在热烈地讨论着什么,刘远更肯定自己刚才的想法,肯定是边境出了问题。现时能让李二如此焦急,还急召自己进宫的,十有八九是吐蕃方面出了境况。
据自己所知,吐蕃和大唐,今年的确有战事发生。
“来了?平身吧。一切俗套免了。”李二一脸沉色地吩咐道。
“是,皇上。”
李二放下手中的地图。盯着刘远问道:“刘远,你知不知本皇这么急召你,所为何事?”
“微臣在朱雀大街观看花灯之时,看到有士兵飞奔送信,而皇上又在这个关头召见,如没猜错,应是边境出了问题,很大可能,是吐蕃方面出了变数。”刘远不慌不忙地应着。
“你猜得不错”李二满意地点点头,然后一脸严肃地说:“刚才边境传来八百里加急,吐番赞普松赞干布,提兵二十万犯境,现在兵锋己到了松州,朕己决定一定要狠狠教训这个狂妄的无知小子。”
“祝皇上马上功成,让那可恶的吐蕃人,有去无回!”刘远连忙祝福道。
果然是吐蕃人,刘远心里暗暗吃惊,如果自己记得不错,吐蕃应是先打吐谷浑,然后再在大唐的边境耀武扬威,怎么今儿这么怪,搞了个本末倒置,竟然提兵先来大唐了,还是在上元节时犯境,看来历史还是出现了一丝偏差,蝴蝶效应的作用还在持发酵着。
“错了,应是朕祝你马到功成。”李二一脸认真地说。
“啊,我?”
“对,朕决定让你随军出征,如你所说,让吐蕃人有来无回。”
不会吧,让自己去战场?刘远一下子傻眼了,自己来到大唐,几经辛苦才有现在的成就,那如花似玉的女子等着自己去推倒,而库房里堆积如山的银子等着自己去花,多美好,多美妙,可是现在却要自己上战场,上战扬,那会死人的,刀枪无眼,冷箭难防,自己细胳膊细腿的,那不是拿自己的小命去玩吗?
晕死,自己只想做一个快乐的盛世富翁,不想做一个拿生命拼搏的英雄啊。
刘远:“皇上,微臣没有参加操练,对战场上之事,一无所知,派小人上战场,就怕拖大军的后腿.”
候君集在一旁开声道:“刘远,你肩负昭武校尉一职,现在国家有难,身为军人,自然有守护疆土的义务,你当那是闹着玩的不成?”
“不,不”刘远连忙解释说:“只是感觉有很多人比我更合适,看我细胳膊细腿的,就怕到时连武器也扛不起。”
李二和长孙无忌面面相觑,眼里都有点无奈,皇上都亲自点将了,换作别人,早就感激流涕,连连保证说什么死而后己的漂亮话了,可是刘远这个家伙竟然推三推四,貌似很不乐意一般,还真是奇了,大好少年,就没一腔建功立业的热血?
长孙无忌一脸正色地说:“刘校尉莫要推了,不瞒你说,这次出征吐蕃的主角是新军,你对吐蕃那么熟悉,那是最好的智囊,好儿郎,沙场杀敌,建功立业,此乃大丈夫所为,吾儿长孙冲,虽说一介书生,弱不禁风,但也怀着报国之心,也随军出征,刘校尉还比不上一介书生?”
ps:求月票,特别是推荐票,快百万了,推荐票还不够三万,很想拿下三万推荐票那个荣誉,谢谢,请投一下,也就是点一下就行的。满唐春_3oo 孤狼战术_全本全文免费阅读   李二一锤定音地说:“这事就这样定了,刘远,虽说你昭武校尉是个闲职,但你对吐蕃之事知之甚详,有你随军出征,有备无患,你放心,你只负责谋略,冲锋陷阵之事,不需要用到你这细胳膊细腿,到时凯旋归来,朕自当会行功论赏。”
“小子,别怕,我家怀亮那熊孩子也随军出征,到时我让他看住你,哈哈哈”程咬金也大咧咧地说。
“是,皇上,微臣领旨!”刘远恭恭敬敬地应道。
自己身负军职,官拜六品昭武校尉,战时上战场,那是理所当然,长孙冲那酸书生都上前线了,比身板,还比不上刘远;说官职,人家是文职,按理说不用上战场,自己是武职,上战场是天经地义;论身份,自己只是半吊子士子,六品小官,而长孙冲官至少卿、驸马爷,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比自己高贵百倍不己。
现在长孙冲还有程怀亮也随军出发,很明显,这一趟任务危险性不大,要是危险性大,这些人精哪里肯让宝贝儿子送命呢?就是程咬金舍得,长孙无忌那老狐狸也舍不得把长子送死啊,肯定是去刷军功,难怪年前长孙冲莫明其妙说跟自己并肩作战,看来一早就收到消息,对了,也难怪崔家对自己和崔梦瑶拜堂成亲之事左推右推,含糊其词,原来一早就收到自己要出征吐蕃的消息,出征立了战功还好,要是战死沙场。那崔梦瑶还不得守寡?
难怪崔敬那老小子咬死不松口,那算盘打得还真响。
不过李二的金口己开。刘远就是想不去都不行了,不过幸好,李二说了,自己只是智囊,不用冲锋陷阵,刘远这才安心一些。
要不是要用到自己,自己这番推搪,没准早就吃罪了。刘远也不敢托大。
“好了,刘远,过来吧,我们现在商议一下出兵的大计,你也帮忙参详一下。”李二挥手让刘远走近来。
刘远走近一看,吃了一惊,这是一幅军事地图。不光标了地形
环境,连大唐的军力布置也标得清清楚楚,这幅军事地图要是让吐蕃得到,大唐那就多灾多难了,这也算是大唐的最高机密,只是看了一下地图。刘远惊奇地发现,像河西、剑南、陇右等地区,部署防御吐蕃的兵力,己占了府兵的过半,由此可以说明。吐蕃是大唐的头腹大患。
有机会参与这么重要的会议,刘远心中也升一股难以名言激情。这里一个小小的决定,有可能就是决定几十万人的生死,绝对不能有丝毫的差错。
“候爱卿,你负责这次行动,刚才总结了这么多,现在你把改良的计划描述一遍,让众位卿家看看哪里还有什么纰漏,顺便听听刘校尉的意见,争取在出发前,把问题都解决。”
“是,皇上。”候君集应了一声,就指着地图开始讲解起来>
“这是兵部制定的孤狼战术,简而言之,就是先想办法把吐蕃的兵力吸引到一个点对峙时,候某亲率五千新军,秘密潜入吐蕃腹地,尽最大可能破坏,扰乱,扩大战果,逼松赞干布回兵,然后就内外夹击,狠狠地打击一下吐蕃的嚣张气焰。”
“现在不用引,松赞干布提兵犯境,屯兵淞州,对大唐来说,是危机,也是良机,由此我军不用故作动静,就可以达到战略牵敌的第一步,而吐蕃一向骄纵,认为我大唐只能守不能攻,不敢提兵进入诅咒之地,从以往的得到的情报,吐蕃对防御一事也是非常放松,精壮抽调一空,以往我军的确不敢轻易踏入诅咒之地,但今非昔比,有了刘校尉的献策,吐蕃对我大唐军士不再只是恶梦,虽说我军只有区区五千虎狼之士,但微臣可以确信,这五千虎狼之士,定能长策直入,直捣黄龙,以显示我大唐赫赫武功,计划是这样的,我们在岷州集结”
候君集开始滔滔不绝讲解着他的计划,哪里出发,哪里休息,哪里利用有利之地势歼敌,刘远在下面听入神,心里暗暗佩服,越听对这个计谋越有信心。
吐蕃,一个建立在高原上的国家,环境恶劣,生产力非常低下,老百姓一年能种植,只是一些豆、高梁等作物,像冶炼、医疗、文化的水平很低,别说兵器,就是做饭的锅,也要从中原地区购买,而高原地区,常年缺氧,都说吐蕃人是一根筋,对首领非常忠诚,反而容易控制,可就是这样一个落后而贫穷的地方,竟然建立起一个高原上的帝国,不得不让人称奇。
不过不能否决的是,吐蕃在地利上,占尽了优势,因为高原缺氧,别人一到了高原地区,就因缺氧而丧失战斗力,不敢轻易犯境,而吐蕃人从高原下到平原,因氧气充足反而像打了鸡血一样精神,也就是这样,吐蕃出兵时,敢倾尽一国之力,而不像其它国家,就是出兵打仗,也得留够足够的兵力,防止四邻趁虚而入,兵员是众,但可用机动的少。
一个疏于防守的国度,甚至可以说是没有防守的国度,长驱直入,不是很轻而易举吗?再说了,这次还是候君集这个军事天才亲自带队,胜率更是大大提高。
刷军功啊,刷军功,升官发财啊升官发财,想到这里,刘远的双眼开始发亮了。
候君集介绍完,众人又提了一些意见,刘远皱着眉头,因为整个会议,听到的都是怎么迂回,怎样御敌,但对补给方面,提得甚至少,好像每人只带十天的干粮,刘远一听急了,三军未行,粮草先动,没粮草怎么能行?到时吃树皮还是啃草根?
刘远忍不住问道:“那粮草补给怎么办?”
一众将领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候君集沉声说:“这次奇袭,人数不宜过多,更不能带上行动不便的辎重兵,我军的补给是,没有补给,就地解决!”
很明显的以战养战,就地抢掠。
刘远闻言,轻轻点点头,没有反对,现在进军吐蕃,是破坏、是扰乱、是尽可能削弱他的有生力量,不是做慈善,对敌人仁慈,那就是对自己残忍,像吐蕃历来从大唐掠夺的人口,无论男女,都视在随意践踏的奴隶,女的还充作性奴,供吐蕃士兵泄欲,活活折磨而死的,都不知有多少,吐蕃人认为红色是权力的象征,是英勇善战、斗志旺盛的刺激色,并以红色为尊,赞普史臣及左右官员皆以面涂红为威严,据说有蕃臣以大唐子民之血来涂面,极为残忍。
对于这些人,刘远自然不会客气。
又商议了大半个时辰,这才算商议妥当,李二揉了揉脑门,有点疲倦地说:“诸位爱卿,今晚就商议到此,就按刚才商量好的,各去准备,都散了吧。”
“是,皇上。”
众人向李二行礼后,依次有序地退出御书房,刘远走了十多步,回头张望,只见李二房间的灯还亮着,好像还不准备就寝,作为一个皇帝,也许是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吧,刘远感到,李二的血性,因吐蕃的犯境,又开始沸腾了起来。
“刘远,在想什么?”候君集突然问道,不过只呼其名,不唤其职,这是一种亲密的表现了。
“没什么,尚书大人,只是在想有关吐蕃的事。”
候君集笑着说:“别想太多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到时随机应变就好,回去吧,现在己是巳时三刻,我们申时三刻出发,你还有几个时辰和亲人告别,嗯,知你身边有几个国色天香的女子,抓紧时间享乐吧,战场之事,谁也不好说。”
“什么,这么急?”
“不算急了,兵贵神速,机会稍纵即逝,申时三刻,在安化门集合,对了,记得保密,就说上前线即可,保密你懂吧?”
刘远点点头说:“明白,请候尚书放心,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卑职心里有数。”
“那就好,去吧,老夫也要回家准备一下,申时见。”
“申时见。”
刘远本想带上黛绮丝,因为她是一幅活地图,但一听到候君集的话,犹豫了一下,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这是去打仗,不能游山玩水,要是被抓住,那会很悲惨的,自己不能以一己之私,置黛绮丝于危险之中,再说现在是打仗,还是奇袭,连辎重兵都不带,就更别说带上自己的女眷了。
没想到,自己也有上战场的一天,还是没援军、没有后援、没有补给的一场战斗,出了宫门,看看依旧热闹的人群、漂亮的灯笼、还有那一张张由心里发出微笑的笑脸,再看看天空那一轮明亮皎洁的明月,刘远不由感叹一句,多美妙的景像,多美好的河山,但是这一却,需要有人来守护,而自己,马上就要为守护它而奔赴千里之外的战场了。
半年前,自己还为温饱而努力,而现在,自己却把大唐扛在肩上,成为守护大唐的一员。
刘远心中突然升起一般豪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既然避无可避,那就战吧,就像长孙无忌说的,好儿郎,志在四方,建功立业,既然来了,那就奋力向前,好好建立一番功业,让历史的汗青上,也有属于自己的浓重一笔。
心中决议己定,刘远迈着坚定的步子,往家里大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