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春_448 长安纸贵(一)_全本全文免费阅读 “几位公主,刘某有公务在身,在这个时候离开,实在抱歉,发行之事就拜托你们了。”刘远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昨晚听到程魔王的征召,今天需要到军营报到,做了程老魔王的副手,除了前面给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刘远一直都是置身事外,像挑选、考核这些都没有到场,全是程魔王一力承担,这本来就不合情理,有点本末倒置。
没什么事,程老魔王也不会征召自己,十有八九挑选结束,要进入下一个阶段,于是就把刘远给征召回去商议,虽说这是长安报第一期发售时刻,但刘远还真的不敢无视程魔王的命令,于是,一大早,刘远在带着荒狼和血刀两名私卫,先来报馆和众人告个别,一会还要出发。
刘远的股东,长乐公主李丽质、清河公主李敬、豫章公主、临川公主一行四人,早早己经找好理由出宫,打理自己参与的这份新产业了。
“你的是军务,军务为重,拖沓不得,现在一切都己完工,也就坐在这里等销售的反应,我们几个能应付了,你就安心去吧,。”李丽质笑着说。
“刘远”清河公主李敬问道:“这才刚刚发行了一期就有事走了,那以后的怎么办?”
刘远解释道:“不用担心,那扬威军的军营就是长安城外二十里处,即使我去了军营,也是早出晚归,一样可以回来协助工作。”
“哦,那还好。”
看到天气己不早。刘远也怕耽误了行情,于是翻身上马。和众人告别后,策马扬鞭,扬长而去。
走的时候,和一群骑着马的武候擦身而过,刘远微微笑了笑,他知道,这些就是替自己出售报纸的主力,长安武候铺的武候。有了上次卖彩票的合作经历,那些薪水低微的武候,自然很乐意继续合作,赚点外快,这事也算是一拍即合。
希望能卖一个满堂红吧,不过情况怎么样,那得等自己晚上回来才知道。抬头看看天色不早,刘远也不敢怠慢,连忙快马加鞭,一阵风朝城外跑去。
一秒记住https://m.xswang.com
此时,在长安报馆里,老古师傅把一捆捆己经包扎好的报纸。递给来自长安各坊的武候。
“都发出去了吗?”长乐公主李丽质从馆舍内优雅的走出来询问道。
老古师傅连忙应道:“都发出去了,长孙大人还有皇上要的那份,也交给公主的侍卫送去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这里等。等那些武候回来交差即可。”
李丽质闻言一松,这样也好。她那双灵动的眼睛转了几下,回报馆叫上三位皇妹,一起到长安的街道上,亲眼看看的那报纸的销售情况和顾客的反应,反正刘远不在这里,闲着也是闲事,总不能在这里干等一天吧。
这次数量有限,第一期只印了三千份作为试水所用,而长安城一共有一百多个坊,僧多粥少,最后只有挑了三十间武候铺作为试点,每人拿了一百份报纸回去售卖,每一份十文,而武候每卖出一份,可以分得两文作为跑腿费,卖得多,自然就提得多。
谭小威是大业坊的武候,他拿着一捆厚厚报纸,心里高兴之余又有一丝担忧:高兴的是自己这次运气不错,选中这一个肥差,每卖一份,那就多二文钱的收入,武候看似威风,可是在京都,那可以最小最底层的公务人员,京城重地,亲王多如狗、侍郎满地走,在武候上面,还有雍州府的步兵衙门、禁卫军、御林军、秘卫等等,可以说是职低薪薄,一家老小全指着这点月俸吃饭,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上次卖彩票不错,谭小威也有参与,一月到头,也以分不少钱银,可是收归国有后,原来的分成为了例行工作,那份提成没了,好在这次又推出了报纸,还是找武候铺合作,又可有提成了,不过担心的是,这些报纸能卖出去吗?十文一份,贵啊,都可以买三个大肉包子还有余呢。
换作谭小威,肯定是舍不得买。
“这位官差大哥,稍等一下。”就在谭小威正想着事情的时候,突然有二人在面前拦住了去路。
“两位公子,不知拦住小的,所为何事呢?”突然有人出现在马前,吓了谭武候一跳,要是平头老百姓或胡人,谭不定就发火,轻斥几句、踢几脚,那还是轻的,不过谭小威不但不敢发火,还得低声地询问。
这两个穿着国子监的服饰,是两位士子,现在是士族天下,能就读太子监的,非富则贵,一个小小的武候,哪敢跟这些天之骄子叫板呢。
这二人,正是国子监太学馆里的陈素川和周昂,得知今天是发行的日子,一大早就寻了个借口出来购买长安报,到时回去也好显摆一番,反正陈家富有,陈素川一个月的花销也有三五十两,十文铜钱,简直就不是钱,估计在路上碰见,陈大少爷还懒得弯腰呢。
“这位官差大哥,你手中抱着的,可是长安报?”陈素川指着谭小威怀里那捆报纸问道。
“正是”
陈素川闻言一喜,他从那个送稿酬的下人哪里打听到报纸是像彩票一样交由武候铺发行,所以看到谭小威怀中的报纸,就忍不住发问,没想到还真让他问对了。
”售价几何?”
“十文”
“你哪里一共多少份?”
“一百份。”
陈素川摸出一块大约一两二重的碎银子递给他,高兴地说:“不用找了,你的报纸我全包了。”
“这位公子,您的意思是,这一百份你一个人全要了?”谭小威有点不相信地问道。
周昂笑了笑,自己的这位兄弟,还真是大方,一千文的东西,一直子就给了一千二百文,不过他老爹会赚钱,不是一匹良马转手也有好几两的赚头,陈家就这么一个独子,现在看到自己写的文章有机让皇上读到,能不兴奋吗?这一高兴,二百文的赏钱眼都不眨就派出去了。
“怎么?不行?”
“行,行”谭小威高高兴兴把的那一捆报纸全部给了周昂,嘴角都笑出了花。
反正也没规定卖给谁,也没按规定每人能买几份,手里那块碎银子那是实实在在的、上等的雪花银,一两银子是报纸的,自己能提二百文,再加上那二百文赏钱。就这一会儿的功夫,这四百文就到手了,谭小威心里都乐花开花了。
对了,媳妇对着那扬州的大红花布馋了很久,一直没舍得买,今天赚了四百文,给她扯几尺去,免得她天天在自己耳边唠叨自己没本事,刚想去扯布,谭小威一下子犹豫了,接着调过马头,径直朝长安报馆跑去。
既然这么好卖,再去让那掌柜再印,自己好拿去出售,多劳多得,赚银子要紧,至于那花布,有银子还怕没布吗?
陈素川和周昂懒得理会,一拿到报纸,马上拆开,一人一份,当场就看了起来,其中陈素川最为着急,一拿到那报纸就急忙翻看起来,终于在第二页的诗文品赏中找到自己所作的那篇文章,看着那熟练的语句,特别是文章后面正儿八经标上自己的大名,陈素川都高兴得小心脏扑嗵扑嗵的跳得老欢。
诗文品赏,一看就知受到重视,到时皇上还有长孙司空看到,不知他们会不会对自己另想相看呢?
说不定一飞冲天呢。
周昂看了,忍不住赞道:“不错,不错,这纸质上乘、墨韵飘看,从字样和排版,都了不少心思,看起来赏心悦目,咦,还分为多个栏目,我要好好品读一番才行。”
“对,我正在看千奇百怪呢,真是有趣,难怪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两人嘴上说着,可是眼睛可没停下来,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上面的文字:诗文品赏有好的诗和文章欣赏、咬文嚼字有一些很有趣的学问、名师风流有大儒讲解学问沙场点兵里描述镇蕃军出征吐蕃时,长孙将军的战场喋血
、在沙场上英勇杀敌,让人看到热血沸腾、长安资迅有很多重要,全新的信息、那故事连载更是出彩,如此精彩婉转的故事,让人看到欲罢不能,可惜看到关键处没了,只有一个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字样.
“好,好”陈素川高兴地说:“这份报纸己经远远超出我的期待,此报必火,我的拙作能登上第一期,简直就是天大的荣幸,哈哈”
“果真是奇思妙想,佩服、佩服,有这等才情、有这等背景,绝对能一炮而红,此报真是大义,看到没,剪下那徽号,到京华书斋购书,只需要九折,那里一本书少也要一二百文,这报纸简直就算是免费赠送了。”周昂闻言也深以为言地说道。
“周兄,走。”
“去哪?”
陈素川大手一挥,坚决地说:“小弟我如此出彩,要是没人知道,岂不是锦衣夜行?买回去显摆一下也好,再说了,有了这个优惠,对不少士子也有帮助,也是一件善举啊。”
“此言大善,陈兄,走,周某就舍命陪君子,陪你一起买报去。”周昂毅然应允。
ps:看到众书友的月票,炮包感到心里很温暧,只有用心写好书来回报大伙了。满唐春_449 长安纸贵(二)_全本全文免费阅读 “啊,那宁采臣怎么办呢?真是急死人了,这个黑山老妖真是可恶。”长孙皇后看着那份报纸,捏紧拳头,忍不住自言自语地说。
李二一下朝,就直奔立政殿,准备和他的观音婢一起享用糕点充饥,难得今天没多少奏折,正好夫妻二人可以一边吃一边聊聊,增过一下夫妇间的感情,因为李二专宠长孙皇后,在立政殿的时间比他在甘露殿宠幸其它嫔妃还要多,那些宫女没有通传,正好看到长孙皇后这么可爱的一面,令他会心一笑。
一向严格律己,以母仪天下的妻子有这样的举动,近年还真是少见了。
“哪个惹怒朕的观音婢?告诉朕,朕替你收拾他去。”李二突然出现长孙皇后的面前,一脸严肃地说。
“皇上?”长孙皇后楞了一下,然后连忙行礼道:“臣妾参见皇上。”
“好了,又没有外人在这里,老夫老妻,这些都免了吧。”李二马上扶起爱妻,一脸疼惜地说。
长孙皇后一脸正色地说:“皇上,无规矩阵不成方圆,这些礼节可不能荒废。”
“好了,好了,观音婢,你总是有理的,小兕子呢?”李二很喜欢那个眼睛大大的小女儿,回来看不到,忍不住问道。
一说起爱女,长孙皇后脸上就出现慈爱之色,笑着说:“兕子刚刚玩了一个多时辰,都累得睡着,臣妾让奶娘抱去睡了。”
李二点点头。看着高贵美艳的妻子,忍不住调侃道:“观音婢。刚才说什么宁采臣,又说什么黑山老妖,怎么,我大唐出了程咬金那个混世魔王,现在又出一个黑山老妖了?哈哈,你不会说整天脸黑如墨斗,那姓魏的田舍奴吧?”
一听什么黑山老妖,李二觉得魏征那大黑脸最神似。
长孙皇后不由苑尔一笑。然后有点无奈地说:“皇上,魏卿家那是忠臣,忠言虽逆耳,但有利于你的言行,不要这样背后骂魏卿家,这可是有失帝王的风范。”
一个皇上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大骂臣子是田舍奴。长孙皇后听了真是有点哭笑不得,虽说知道丈夫只是逞个口舌之利,不过作为一个贤惠的妻子,还是很认真地纠正贵为天子丈夫的错误。
“好,好,好。观音婢说得对,不说那个老匹夫也罢。”李二顺从长孙皇后的意思,然后在长孙皇后的对面坐下,笑着说:“那你告诉脱朕,刚才你自言自言什么?”
“皇上。质儿她们几个和刘远合办的那长安报出版了,一大早质儿就让人送了一份进宫。刚才臣妾空闲下来,随意一看,没想到一看就不可收拾,从头到尾一口气读完,刚才臣妾说的宁采臣还有黑山老妖,并不是说哪个人,而是故事连载中的人物,皇上,你看看吧,臣妾以为,办得还不错呢。”
长孙皇后说完,笑着把那报纸推给了李二。
“哦,听说他们折腾了好些天,那好,朕倒要看看,这个刘远,倒腾一些什么来。”李二一边说,一边拿起了报纸看了起来,没想到第一眼看到的,赫然是沙场点兵,说的还是自己那个可怜的侄儿。
李二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然后有点感叹地说:“这个好啊,把大唐的军威和精神写了出来,朕现在才知道,原来冲儿是这般英勇,唉,这孩子,福薄啊,这样也好,把这些故事写出来,也让人怀念一下,感受将士们的不易,那些文臣,老是说朕对武将太过于优抚,让他们看看也好。”
“皇上,臣妾刚看到哪里的时候,心冲儿也甚是挂念,不过看到他在吐蕃这般争气,心中也欢慰。”长孙皇后一脸骄傲地说:“真不愧是我长孙家的好儿郎。”
长孙一族,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以军事起家,不过自长孙无忌起,显得文长武短,长孙家好像弃武从文一般,这些年也没出一个好的将领了,看到侄儿这般争气,长孙皇后心中的悲戚,转化为骄傲了。
李二若有所思地说:“冲儿的灵柩好像还在运回京城的途中,看来此事也得运作一番,让冲儿走得荣光方可。”
长孙皇后没说什么,李二继续看了起来,一口气把整份长安报全部看完。
“还不错,看头挺多,没想到那刘远,鬼主意还真多,嗯,这都让他想得出来,可恨就是那故事写得这么精彩,就在关键处停了笔,真是吊人胃口,可恶,朕真想把写这故事之人抓起来,让他写完再放他走,哼哼。”
“皇上”长孙皇后笑着说:“那人你抓不得。”
“抓不得?朕的江山,还有人不能抓的?”
“那刘远要不鬼点子多,那能编出这么好的鬼故事?据臣妾所知,这故事是刘远口述,质儿代笔,这篇故事,正是出自我们女儿长乐之手,怎么,皇上,你要抓她吗?臣妾可不依。”
李二楞了一下,接着无奈地笑了,不过这样也好,知道长孙冲死后,女儿李丽质有一段时间很沉默,郁郁寡欢,李二夫妇还怕她出事呢,现在可好,看到女儿为了报纸之事忙得不可开交,整个人也活跃起来,似乎走出了未婚夫丧命的阴影,这样也好。
“观音婢,你跟着质儿说一声,以后有出版新报,都给宫里送一份。”李二一脸认真的说道。
长孙皇后深以为然地说:“这个自然,就是皇上不说,臣妾也会这么做的,这么好看,倩女幽魂臣妾打算一直追着看完呢。”
李二笑了笑,对他来说,这些故事只是一个调剂,刚才看报纸时。非常投入,情绪和想法也受到了影响。当时没觉什么,现在想起来,隐隐有点不妥,他隐隐察觉到,只要经营一下,很容易就会掌握兴论,不可不防。
他看得,比长孙皇后远太多了。
赵国公府。坐在大堂中看完的整份报纸的长孙无忌突然叫道:“通叔”
“老爷,老奴在”
长孙无忌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说:“去,把这长安报多买几份,给族中的儿郎都看看。”
“是,老爷。”
长孙阿通是老忠奴一样的人物,向来对主人的话言听计从,闻言二话不说。亲自带人买报去了。
而此时,长安的城门坊间,那武候正在热情地推售着手中的报纸。
“卖报,卖报,这位公子,要一份报纸吗?”朱雀大街上。一位武候对一位士子问道。
“哦,售价几何?”
“不贵,只需十文。”
“不会吧,几页纸
就要十文,你可真会狮子大开口。”那士子作势要离开。
那武候口才很不错。连忙说道:“这里很多东西看啊,千奇百怪专说大千世界的奇人奇事、沙场点兵有热血的故事。咬文嚼字说的是作文的技巧,哎,别走啊,这里还有名师讲解,当朝大儒姚思廉的讲解,还有”
“什么?姚思廉?他老人家竟然执笔”那个士字都快离开了,可是一听到姚思廉三个字,马上转过身回来,一脸兴奋地说。
这可是他的偶像,虽说不能当面聆听他的教导,但能看到他的讲义,他亲自执笔写的文章,也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
“是的,公子,要吗?只需要十文。”
“俗,真是俗,大儒的文章和教诲,岂是那些俗物可以相提并论的?这个银豆子赏你,不用找了。”千金难买心头好,刚才还说贵的士子,扔下一粒大约半钱重的银豆子,拿着一份长安报欢天喜地走了,留下那个欢喜得眉开眼笑的武候。
那银豆子有半钱重,值五十文呢,扣去需要上缴的八文,可以落得四十二文进自家口袋,小心翼翼放好银豆子后,武候又心满意足继续卖报了。
“这位官人,手里拿的是新买的彩票吧,要不,买一份报纸,里面有上次拨得头筹者介绍的方法,要不要看看,说不定也能摸到窍门,一索得中,不贵,也就是十文一份。”
“好,我要了。”
“这位官人要买书?刚好,买一份报纸吧,只要剪下那京华书斋的徽记,就可以九折优惠,相当于白送,有可能还倒贴呢,什么,你要两份,真是精明,好咧,您拿好。”
“长孙将军大发神威,杀得蕃奴尸横遍野,卖报了,卖报了,最热血的故事,只要十文一份啊。”
能在长安当武候的,一个个都是察颜观色的人精,一份报纸他们口说得天花开,地花落,总能找到卖点打动你,十文钱在高消费的长安根本不算是钱,士子大夫多,商贾富人众,古代娱乐少,听茶博士说一通故事,也得投几文铜钱呢,只有努力,总会找到市场和客人的。
“哈哈,杀得好,杀得好,大唐的军队真是好样的。”面馆内一个客人一边看报一边吃着汤面,突然大叫一声,引得众人都为之侧目。
在路边的凉亭边,一个士子有点不满地说:“陈兄,也就十文钱,至于吗?你我坐得这么近,别人还以为小弟有断袖之瘾呢,你也买一份吧。”
饭馆内,一个衣着体面的老者,向旁边两个食客抱手行了一个礼:“请恕小老唐突,听两位讨论,又是宁采臣,又是聂小倩,还有什么黑山老妖,听起来端的有趣,不知两位所说的,是什么故事呢,可否透露一二?”
“这位老丈好,这个故事叫倩女幽魂,是今日刚出长安报上刊载的,老丈若是有意,到街上花十文买上一份,一看便知。”
“好,好,谢两位告知,小老马上差人去买。”
ps:今天有点情绪,码完一章就到外面走走,回来一看,太感动了,啥也不说了,今天不码够一万字,炮兵就不洗澡睡觉了。满唐春_45o 长安纸贵(三)_全本全文免费阅读 ps:双倍期间,每一张月票都很重要,满春春的书友,借我五百月票,助我上云霄!
“长安报,新出炉的长安报啊,只剩最后一份了,手快有,手慢无啊。”祟化坊的武候小栓子扬着手里最后一份长安报,大声地叫卖着。
今天运气不错,一百份报纸,刚开始有点难买,为了让人接受一份报纸十文钱,还真费不了少口舌,直至后来越来越好卖,不少人明显是慕名而来的,二话不说,扔下十文钱拿起报纸就走,有大方的,零头都不要子,虽说还有一份没卖完,但是小栓子的口袋里,己经有差不多三百文的提成了。
要是一天三百文,那一个月,岂不是有六两银子吗?
还真希望天天都是这样的好日子。
“给我,我要了。”一个身着青衫的士子闻言一喜,大声叫道。
“我要了,给我。”另一个少年郎闻言,远远就大声叫道,小步跑了过来。
这时一个穿着下人衣裳的老者骑马跑了过来,一边跑,一边叫道:“都别抢,我要了。”
小栓子一下子呆住了,卖第一份开口说了半天,也就一个时辰不到,这最后一份却是几个人同时抢着要了。
“我的,我最先要”
“废话,是我先开的口”
“你们怎么不敬一下老,这份长安报我老头子要了。”
三人一边说,一边要举着钱银。要小栓子把他手中最后一份长安报卖给他们。
“这.三位客官,今天数量有限。只剩最后一份,你们三人能不能协商一下。”小栓子有点难地说。
“两位,请让一下,蟠某的朋友都有,要是没买一份,倒显得落套了。”那士子抱拳道。
那少年郎一脸不以为然地说:“你还好,朋友都买了,兄台你借阅一下即可。我的一位同窗买了此报,一回去就夸夸其谈,说的正是这报中之故事,小生借阅一下都吝啬,想反驳又不知说什么,还是让给我吧。”
那老者正是长孙阿通,长孙无忌吩咐他买报分给族中子弟阅览。没想到出来晚了,跑了好几个坊,一共才买了四份,长孙家族,人丁兴旺,少说也要二三十份。完不成任务,长孙阿通心里难受,以他的想法,要是完不成任务,都没脸回去见老爷了。一直在继续寻找,这不。远远听到卖长安报,不顾老态龙钟,策马跑了过来跟别人争了。
“你们怎么不敬一下老,这份报纸,老朽要了。”长孙阿通着急地说。
小栓子眼珠转了转,马上有了主意:“三位客官,报纸只有一份,估计其它地方都没有了,谁有诚心,那就谁拿去,以十文钱起价,价高者得。”
有钱赚,傻子才不赚呢,一看到有难得的发财机会,小栓子灵机一动,来个价高者得,反正卖得越高,自己就赚得越多,无论卖多少,只需上缴八文铜钱即可。
三人楞了一下,那士子最先反应过来,大声说:“我出十二文”
少年郎不甘示弱地说:“我出十五文”
“十六文”
“十八”
“我出二十。”
在小栓子惊讶色中,原来只卖出十文的报纸,一下子都翻了一倍了。
一旁的长孙阿通没有耐性了,拖得越久,那完成的任务难度就越高,要是都卖光了,自己拿什么回去交差?听闻二人在竞价,二话不说,拿出两颗银豆子,一下子塞在小栓子手里,大声说:“拿着,这报纸我要了。”
说远,二话不说,拿了报纸就翻身上马,一挟马背,那马就的得的得的跑开了。
虽说还在竞价,可是小栓子却一点也不在意了,还冲着长孙阿通的背影说:“谢客官,您老一路走好。”
说完,抛了一下手中两颗银豆子,也不理那两个刚刚还在竞价的士子和少年郎,一脸心满意足地走了,还理他们干什么,一钱重的银豆子二个,这里就是二百文钱,那两个穷酸估计竞价到明天,也到达不了这个价钱。
留下两人面面相觑.
“皇姐,你看,又一个卖完了。”清河公主李敬一脸兴奋地李丽质说。
李丽质一行,穿着便服,在侍卫的保护下,出来探听长安报的销售和口评,刚开始时她就在醉仙楼靠窗位置坐着看,看到醉仙楼门前那武候老半天了没卖几份,几位公主都有点沉默不言,甚至开始有些悲观失落,没想到了后面,越卖越快,李敬计算了一下,前半个时辰,只卖了
三十八份,而后面不到半个时候,七十二份销售一空。
现在又看到眼前的一幕,一份报纸,竟然有人原意出二百文的高价,一个个都信心十足了。
豫章公主笑着说:“刚知不知谁说自己看错人,白忙乎了呢?”
李敬俏脸一红,接着拉着李丽质说:“我眼光不好没关系,皇姐眼光好就行了,嘻嘻,现在销售越来越好,到时我们也可以分得多。”
李丽质也是一脸笑容,刚才在醉仙楼时,就听到很多好评,其中不少是赞成那倩女幽魂,这正是李丽质所执笔,看到自己的工作得到认可,那满足感,比赚了一大笔银子还要让她高兴。
兰陵公主李淑人小鬼大,拉着李丽质的手说:“皇姐,我们去京华,刚才听不少人说要去买书籍呢,我们看看生意好不好?”
京华书斋是几位公主联合的产业,没办法,李二厉行节约,长孙皇后作为后宫之主,更是身先士率,从她那件都戴坏、最后交与刘远修理的丹凤朝阳就知道了。不仅对自己严格,就是几个公主。也很节俭,以至她们得找人帮忙,合伙弄了一间京华书斋的产业来补帖一下,就是六岁大的李淑,也知京华书斋的重要性。
“好,我们走吧,反正走过两条街即是”李丽质也想看看,到底那广告有没有效果。
当时刘远说把最后空置那地方给自己的京华书斋做广告。一脸便宜自己的样子,现在倒要看看,刘远当时说得那么信心满满的,不知他是不是在吹牛?
当几位公主来到京华书斋门前一看,一个个都惊呆了:平时也就几个顾客的京华书斋,里面一下子挤满了人,那排队交款的长龙都排了二丈多远。不少人手里都拿着从报纸那剪下来的徽号,那书斋的伙计,一个个都忙得团团转,连汗都没顾得擦。
就是在上元佳节,也没有这般好生意啊。
这时负责替她们经营掌柜端木大娘看到几位尊贵的东家来了,连忙小跑着出来。
“民妇参见公主。”
“大娘不必多礼。李丽质笑着说:“本宫路过此地,随意看看而己。”
端木大娘兴奋说:“公主,今天的生意太好了,虽说不少是九折,但利润也不低。很多客人都是从长安报看到消息赶过来的,依民妇来看。那九折真是太值得了,很多客人冲着那九折优惠过来,可是一买就是几本,有的还带了朋友一起前来,那生意都给全面带动了。”
其实,不用她说,李丽质等人都看到了,在李敬眼中,一个个客人,就是一锭锭会活动的元宝呢。
“好了,你继续忙吧。”作为高高在的公主,又在众目睽睽之下,李丽质不想说得太多。
她虽不岐视商贾,自己也参与一份,虽说卖的书,在经营中,也算得上是一份少铜臭之味的书斋,但毕竟士、农、工、商的阶级观念深入人心,让那些御史看到,自己的父皇又得头疼了。
“是,民妇告退。”端木大娘闻言马上退下,继续替几个公主效劳。
李敬激动地说:“皇姐,我们回墨韵吧,我记得,那印刷还在,只需要印一下,那钱银就哗哗地流进我们的口袋,印得越多,我们就赚得越多。”
“走,我们回去。”
李丽质早就想这个问题了,闻言自然应声叫好。
心里都有些敬佩刘远了,一开始就坚持一个版面一块印板,印完之后,也不让的拆开,就放在哪里,这下好了,一刷上油墨,马上就可以印刷,不用重新排版,非常方便快捷,难道,这个刘远有未卜先知的本领,还是一开始就极有自信?
几位负责考察市场的公主再也坐不住了,刘远不在,就是她们拿主意,这是一个大好的商机,可万万不能错过,再说了,要是那报纸刷得越多,那京华书斋的宣传力度也就越大,而京华书斋的生意越好,最直接受益的,就是自己,几位公主哪能不心动呢?
等李丽质等人回到长安报馆,再次被眼前的这一幕给震惊了:几十个武候守在门前,吵着再要报纸,几个护卫正在死死地拦住,刘远和诸位公主不在,作为最高负责人的老古师傅,正在安抚众人,说正在全力开印中,这些人才勉强平静了下去,不过,很快又因要的数量的多少、印出报纸后谁先谁后的顺序又吵了起来。
这些事,李丽质等人自然不好出面,也不好从前门进入,幸亏报馆还有一个后门,几人悄然从后门进入。
一进报馆,就是一阵浓浓油墨之香、书卷之气,一个个下人,汗流浃背地卖力地工作着,这里可不是墨韵,可以光着膀子干活,因为有公主的参股,也不知什么时候来视察,于是刘远要求所有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光着膀子上身,免得引起公主们的不爽,现在那些下个,一个个干得衣服都湿透了。
“上墨”
“换纸”
“一、二、三,用力。”
一个个都非常卖力,为了应付门口那些人,也为了利益最大化,作为墨韵和长安报馆的双重执事,老古师傅果断从墨韵抽调人手,六个版同时开印,好像流水线一般,效率极高,也就是一会儿的功夫,就印了一小堆,而在墙角处,也堆了小山一般高的报纸。
看来,在众公主回来之前,这里己经开印了。
这些人看到李丽质,知道她们是公主,想行礼,不过都被李丽质阻止了,让他们继续干活。
大约过了半盏茶的功夫,老古师傅一边擦汗,一边走了回来,看样子,暂时算是摆平门口那些人了,一见到几位公主在里面,吓得他连忙前来请安。
“小人参见公主。”
“免礼”李丽质难得对一个匠师也笑了笑。
李敬急忙问道:“老古师傅,门口那些人怎么回事?”
老古师傅兴奋地说:“回公主的话,他们有些是商贾,有些是武候,都是来下订单的。”
“下订单?”李丽质好奇地问:“是下长安报的订单吗?”
“是的,一个个都要补货,东家不在,几位公主也不在,小的大胆,擅自拿了主意,现在己接下了五千六百份的订单。”老古。
李丽质吃了一惊:“什么?这么多?对了,怎么还有商贾的?不是武候包办的吗?”
“是,因为前面己经印了三千份,小人怕他们卖不了,乱开口,声言此次是先交钱,再拿货,要是卖剩,一概不退,那些人这才收敛一些,若不然,估计再印一万份也不够瞧,这五千多份,己经拒绝不少订单了,而那些商贾,他们都是走南闯北商人,捕捉到这个商机,不知哪里打探到报馆的位置,就主动上门要货,不过他们准备带到异地销售,并不在长安售卖,和那些武候并无冲突,所以还以和平共处。”
李敬最喜欢就是钱银,闻言皱着眉头说:“既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清,为什么还要拒绝订阅呢,想偷懒不成?”
“不,不,小人哪敢啊?”老古师傅苦笑道:“没想到这么好售,准备方面不足,特别四开的上乘纸张,馆内己经没有库存,小人己派人去收集,可是这么大的纸张平时少用,准备也不足,有些商家见得忘义,趁机涨价,现在的纸价,都比昨天贵上四成了,再涨的话,就没有多少利润了,那一份八文的售价是不能擅作更改的,也没有印刷的必要了。”
“哼,见利忘义,哄抬物价,这些人,就应把他们全部斩首。”李敬一脸凶巴巴地说,把说得正兴起的老古师傅吓得忍不住缩了一下脖子。
“昔日左思的《三都赋》一出,就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时洛阳纸贵,今长安报大热,竟然引至长安纸贵,难得,难得。”李丽质一时有感而发道。